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簡約過日子 很難嗎?
2022/09/09 07:23:21瀏覽1609|回應4|推薦38

 桂林是母親的故鄉 多年前曾和小妹有一尋根之~

今天的照片 是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之後

轉赴山水甲桂林的陽朔遊玩時拍的~

 

記得在陽朔 我們特意挑了一家視野絕佳的旅館

它的陽台 就是人民幣上陽朔山水取景的位置......

那時遊客不多 尋幽探勝很自在 也無觀光汙染

自然玩得開心 拍得興高采烈!

 

一日黃昏 我們沿著灕江竹影搖曳的岸邊悠閒溜達

很幸運地 巧遇一群攝影玩家在河床沙洲中

正在拍漁夫用魚鷹捕魚的場景

河面很寬 站在岸上距離很遠 看不清人物的表情~

不過還是沾了光 拍了不少的照片.....

 

 

前幾天 無意間在檔案中發現

感覺還很不錯 隨緣挑幾張出來用 算是一個紀錄

也是一種自我交代吧......

 

標題用“少即是多” 是因為有感相對“多就是少~”

~甚至是“多等於無!”

只因中秋節又到了 原想找些海上皓月當空的應景照

沒想到居然遍尋不著!

能找到的 幾乎全是日出和晚霞夕陽 .....

而且好像大同小異 沒有什麼特別的佳作

看來拍得再多 也等於白忙了?

 

 

話說“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這句話 出自德國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的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曾經蔚為世界風潮的玻璃帷幕大樓建築

就是他在1919年在紐約推出的大膽創新的設計~

西格蘭姆 Seagram Building大樓

也是世界上第一棟高層的玻璃帷幕大樓~

 

然而玻璃帷幕大樓 也並非各地都適用

在寒冷的高緯度的地區 因透光讓大樓室內自然溫暖 可節省能源

反之在熱帶或亞熱帶的地區 夏天已經夠熱了

玻璃帷幕的建築 就如同貴婦在夏天穿了貂皮大衣.....

必須耗費大量的冷氣降溫 維持儀態的優雅~

所以不環保.....甚至變成生態殺手!

《有關原因 下面再作說明》

 

 雖然玻璃帷幕建築的外牆 比磚牆容易施工 成本也較低

但是 它也沒有傳統磚牆那麼牢固

而且為了改善隔熱不佳 降低空調的成本

設計師只好改用Low~E玻璃 或者採雙層隔熱玻璃

於是又墊高了建築的成本了......

 

還有玻璃帷幕的大樓 是沒有窗子的密閉空間

如果空調不足 人在裡面活動 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何況 大樓通常只有少數的逃生窗口

也隱藏了不少的安全與防災的疑慮!

 

 

在台北 也有不少的玻璃帷幕大樓

個人對其唯一的好感是~

當天氣晴朗氣溫宜人 有些微風時

玻璃帷幕的大樓牆面 就映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尤其是藍天白雲的影像 特別的討喜~

真是城市最生動的風景了!

 

不過 這個景象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好景象

鳥類團體紐約市奧都邦學會New York City Audubon

2013年曾發表一項報告 指出:

每年估計有數百萬隻侯鳥途經紐約

其中大約有九萬隻會在飛越大西洋的過程中

因為不慎撞上建築物而死亡.....

撞擊死亡的高峰期 通常是在清晨的時分

侯鳥在經過長達十小時的夜間持續飛行之後

看見玻璃帷幕的大樓反射出藍天白雲和綠色的樹木~

很容易誤判而一頭撞上 命喪黃泉!

這種意外 純屬“伯仁因我而死”的無妄之災~

但也是玻璃帷幕大廈 難逃的一大缺點了!

 

2019年紐約市長白思豪宣布的新能源規範標準中

有一條就是要禁止再興建玻璃帷幕的大樓

而現有的建築也必須改造 以符更嚴格的環保標準.....

 

 

Less Is More~ 這句名言 則是大師1928年提出的觀念

他主張以最簡約的手法 忠於建材特性

設計經濟實用 在美感上又超越了時間潮流的侷限.....

他大概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後遺症吧?

 

說到建築的美感 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經驗

在此順便提一下自己的吧~

早年第一次出國 是選擇到神祕古老的印度

遇到第一個讓我感動到起雞皮疙瘩的美麗建築~泰姬瑪哈陵

那是一個黃昏~一輪橘紅的夕陽

在純白無瑕的建築後方光芒 像母親溫柔疼惜的吻~

尤其背後又有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美得讓人感動落淚......

 

第二個讓我動容的建築 是巴塞隆納的聖家堂

那是西班牙大師高第的曠世巨作

不是因它蓋了一百多年 沒有完工就被認定是世界文化遺產等等

我受感動的是 走在教堂內強烈感染到一種信仰與愛

一種心靈昇華到平日難以達到的境界~

同遊的一位女士說了我心中閃過的念頭

她說那一刻 聖家堂讓她很想成為天主教徒.......

 

最後一個建築是貝聿銘的作品

但不是他設計的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也不是他家鄉的蘇州博物館

而是香港曾經的第一高樓~香港中銀大廈

記得是坐車上太平山經過

由下往上望 看到那棟建築的尖頂 直直往上伸展到天際

有如無言的告白或申訴 讓人肅然起敬!

 

 

回到我們的主題“少即是多”~

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不管衣服有多少

常常穿的 就只有那幾件.......

即便衣櫃塞得滿滿的 即便才買了一堆新衣服

我們還是會習慣穿同樣的那幾件~

不用多說 這就是“多即是少”的明證了.......

同理“少即是多” 也無須多加說明吧?

 

簡言之 無論是設計 是建築風格 或生活的態度

“少即是多”乍聽頗有抽象的寓意

但越是不明確 越抽象 就蘊含有更多的可能

存在發人深省的哲思之中

禪述了精簡的理念~ 擁有得少 卻活得更自在更好.....

 

當沒有物慾 不追求世俗財富權勢的時候

人便有更充裕的精神和時間 去尋求內在與心靈的圓滿

也許生活看似單調樸素 卻是更豐富的.....

 

 

甘地說:

文明的本質 不在於數量上無限擴張繁衍

而在於對人類需求的反思與減量~

經過這麼多年了 甘地的觀念還是合乎時代潮流的

 

擁有更少 ~活得更好!

人人都這樣想 都肯簡單的過日子 不貪得無厭~

那麼病入膏肓的 可憐的地球

也許得以喘一口氣 也許還可以好好休生養息?

大概也不會四處反撲作亂了?

人類也得以再過幾天的安穩的日子了?

 

可嘆的是 世界各國強權 都還忙著你爭我奪

還在打仗 拉幫結派搞各種經濟制裁~

還在製造汙染 破壞環境......一點都沒有反省覺悟之心

真讓人感到憤怒 沮喪 感到絕望啊!

 

清心寡慾 簡簡單單的過日子~

有什麼不好呢?很難嗎?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lianyi&aid=177057452

 回應文章

林書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9/12 04:22

我最近看了一些直播主的視頻,多數是來自廣西, 每每看到他們在山高綠水人稀的自然風光裡過日子, 著實令人豔羨, 令堂的故鄉風光如此明媚, 想來也是時時刻刻放在心裡想念吧!

照片裡正好說著"孤影,扁舟,落霞,水流,孤鳥,靜默".....多像一幅水墨畫, 美的.....

趁著美麗的月光,祝 lillian 一切安好

lillian(lillianyi) 於 2022-09-12 06:31 回覆:

書玉 早安~

是的 母親生前會跟我們講述故鄉的事

那種回不去的思念 卻是隱藏起來的

她過世之後 我們姊妹也是為了她才去尋根的~

確實也很喜歡陽朔山水的意境

純粹的鄉野 與世無爭的桃花源啊!

謝謝分享 祝福

身心平安 快樂幸福~


愛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9/09 11:19

我就是衣櫃不虞匱乏(還好不到滿滿的程度大笑),卻穿來穿去就是那幾件的人。

更誇張的,就算買新衣也就是那幾個類似的款式。

頓悟之後,就節制了。

畢竟賺錢很辛苦,實在沒必要爲了幾件把衣櫃擠爆,卻又沒穿幾次的衣裳,跟自己過不去呀。

 

lillian(lillianyi) 於 2022-09-09 14:05 回覆:
謝謝愛馬捧場了!
多次登門拜訪 未見新作 正想留言呢~
還是讓你搶先一步了.....

不瞞你說~
一直喜歡買胖瘦皆可穿
且不易過時的衣服
又因為捨不得拋棄
所以衣櫃和箱子都塞滿
有點氾濫成災了~
不過還是老穿那幾件呢~
現在大澈大悟
已經很久沒買新衣了
呵呵~

你過中秋節嗎?
祝福
中秋節快樂!

阿妮子Anni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9/09 10:09
近年, 自己也是"less is more"的力行者, 很有感觸, 從外物的到心靈的斷捨離, 覺得從複雜變簡單後, 才能更專注在自己真正想要的~ 文中提到的巴塞隆納高第建築也是我之前到歐洲最難忘之一, 感謝,在中秋節讓我重溫了美好回憶...祝福中秋佳節愉快, 平安喜樂!!
lillian(lillianyi) 於 2022-09-09 14:16 回覆:
謝謝阿妮子!

很高興知道
對聖家堂的喜愛
我們有同樣的感受
真好 ~

尤其你說
是“Less Is More”的力行者
非常佩服 要多多向你學習啊~

中秋節平安快樂!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秋愉快
2022/09/09 08:20

lillian(lillianyi) 於 2022-09-09 09:31 回覆:
謝謝先生送來好吃的月餅~
感恩!

也祝福您
中秋快樂闔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