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6/04 15:40:41瀏覽667|回應0|推薦5 | |
. 台灣的政治情勢變化太快,五月之前,沒有人預見第一家庭的趙建銘會涉入弊案,而且越挖越大,居然造成扁政權的深刻危機。 泛藍平常不太對泛綠做功課,沒有看出泛綠內部的重大變化﹕一,泛綠的基層早已 高雄市是民進黨的最後一塊地盤,是輸不得。蘇貞昌堅持黨的初選機制,與謝長廷對幹,想透過同受新潮流系支持的陳菊,出來代表民進黨選高雄市長,陳菊如果選上,新潮流系的人馬將全面進駐高雄市政府,把謝長廷的勢力徹底清除,所以,謝系人馬有高度危機意識,被逼到背水一戰,終於間接拋出台開案,來發出倒扁的第一槍。 蘇貞昌現在可以管到檢調。但是,他對台開案可以壓下來而放手不管,等於是默許台開案這一把火燒起來。阿扁一驚,暗中意識到蘇貞昌角色可疑,蘇其實才是大黑手,他利用謝系的爆料,來借力使力打扁,再利用阿扁權力下放後,意思一下,也稍微打一下謝長廷給阿扁看,把早已查到的高捷案中的公辦六標之中的賄款,可能流向謝長廷一事,給抖了出來。(附註1) 換句話說,我們不妨這麼說,是蘇貞昌暗中加油加料,左打阿扁,右打謝系,來一 阿扁在發現蘇貞昌暗中亮綠燈,讓台開案越燒越大之後,認定倒扁的根子其實是在 阿扁不會下台,因為他準備讓馬英九與蘇貞昌提前對壘(附註2),以此來分散炮火,也以這個新的藍綠對抗來轉移焦點。 台灣的政治變得太快,從現在到2008,還有很長的時間,足夠給馬英九出狀況。馬 馬英九當然不樂於看到蘇貞昌利用阿扁的危機,成功地整合綠營。所以,馬英九的 附註﹕ 1. 老饕宴 3200萬疑給謝長廷好友
高雄檢調單位偵辦高雄捷運弊案,發現一筆三千兩百萬元的費用,由得標的日本廠商合作廠商日安公司協理陳建廷,轉交謝長廷友人張志榮,疑涉利益輸送。檢方不排除近日再傳訊已獲交保的張志榮,查明這筆錢的流向。 公辦六標案之一的CR5車站得標日本廠商華大成營造公司,九十二年間給付日安公司一億兩千八百萬元的「備標及顧問諮詢業務費」,其中三千二百萬元透過陳建廷轉交張志榮。高雄檢調單位上月十七日約談張志榮、陳建廷及華大成日籍副總經理木川良二,經向高雄地方法院聲請羈押,法官裁定張志榮以卅萬元交保,另兩人收押。 (筆者註﹕上月十七日就查到的事,為什麼到了阿扁權力下放之後才抖出來呢﹖是向阿扁表一下態嗎﹖) 張志榮是新文化基金會第二任董事長,創會董事長為謝長廷。 檢調指出,陳建廷是高雄市前議長陳田錨的姪兒,他的父親陳田仁為日安公司的負責人。陳建廷除了在日安公司任職,還兼任雅興公司負責人。九十一年十月間,華大成公司以四十七億二千萬元取得CR5標後,依約支付日安公司一億二千八百萬元「備標及顧問諮詢業務費」,因日安公司同時與雅興公司簽約,華大成與雅興公司為債權問題興訟,後扯出「公關費」疑雲。高雄高分檢特偵組檢察官吳文忠認為可疑,去年十二月間分案調查。 當過會計師的特偵組檢察事務官吳俊,在清查這一億二千八百萬元的支金流向時,查出有三千兩百萬元,於九十二年七、八月間從陳建廷在十多家銀行及其分行共約卅個戶頭中,以每筆約一百萬元,分批提領現金,疑似交給新文化基金會第二任董事長張志榮。 檢調一度以為這三千兩百萬元流入基金會,經清查發現基金會只有小額捐款,一年進帳約三、四百萬元。 檢調傳喚陳建廷、木川良二等後發現,九十一年六月間,陳建廷曾在台北市老饕餐廳,設宴招待張志榮等人。在場除了陳田仁、木川良二及其台籍翻譯林正智,還有公辦六標評決小組成員的前交通部主任秘書鍾善藤及高雄市前工務局長吳孟德。 檢調表示,席間木川良二可能因為有公辦六標評決小組成員在場,認為CR5標可以搞定,酒喝很痛快,一再乾杯。 張志榮在偵訊時,否認擔任高捷案白手套受收陳建廷三千二百萬元。但因他與時任高雄市長謝長廷的交情,以及「老饕宴」時兩名評決小組成員的出席,都令檢調認為此案不單純,正深入追查。 ------------------------ 2. 馬喊倒閣 蘇貞昌政治危機才剛開始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這兩天高喊倒閣案,倒閣似乎成為國民黨政治攻防的最新選項。馬英九心裡很清楚,罷免案是衝著扁,倒閣卻是衝著蘇貞昌;馬英九近日態度轉趨強硬,讓蘇馬間二○○八戰爭提前開打。 聰明如蘇貞昌,不會不知道此一形勢;蘇在黨內已腹背受敵,副總統呂秀蓮及諸多非新系力量,暗潮洶湧,如今馬英九又直接挑上蘇貞昌,雖顯示蘇貞昌在接班人中地位已無人可敵,但也顯示政治上反對力量將紛至沓來,部分形勢更非操之在己,蘇貞昌政治危機才剛開始。 蘇貞昌在這樣的形勢下,顯得比以往更低調。端午節當天晚上,蘇幕僚不肯對扁釋放權力問題做出評論,蘇院長原本打算次日發表談話,但有感於氣氛險惡,第二天蘇在各種公開場合仍不願多談;連他拜訪立法院長王金平時露出笑容,也被同志批評「拿到權力好像很開心」,樹大招風,蘇貞昌近日更加小心謹慎。 另外,曾有民進黨人士向蘇建議,現階段千萬不要進行內閣改組;蘇從善如流,馬上做出宣示。事實上,蘇對部分閣員的表現並非沒有意見,因台開案遭約談的財政部長呂桔誠,更是蘇貞昌觀察中的指標,但因蘇政治勢力不穩固,若貿然動手,扁系成員鐵定翻臉,這樣的政治代價太大;且恐怕也沒有人願意到目前這個「火坑」內閣服務,蘇貞昌一切都以安定、低調為上。 蘇貞昌與新潮流的關係,一直是外界批評的重點。近日來新潮流更加小心,對於外界批評鮮少回應,且新系內部也有共識,新系成員現在絕對不會再入閣;免得替新潮流添麻煩。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