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如果我們還無法從過去這麼多的殘殺屠殺事件獲得教訓,那麼我們又將如何保證自己的下一代不會受到未來獨裁者的殘殺與迫害呢?
2011/03/01 06:08:54瀏覽402|回應0|推薦1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Posted by Black Rain on 2011-02-28 20:47

多年前,當台灣舉辦第一次兵馬俑展覽時,台灣統派歡喜莫名,但 BBS 上有位網友曾問到:「那些製作兵馬俑的工匠下場為何?」當時的 TVBS電視台有幾個尚有良心的記者打電話到中國兵馬俑管理單位,在新聞中播出了答案:距離兵馬俑挖掘坑不過幾百公尺處,有另一個坑洞,裡面埋的都是被殘殺的工匠屍骨。看到那則新聞,我的腦海中隨即浮現金庸倚天屠龍記裡明教的聖歌:「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西元前 260 年中國的戰國末期,秦國攻趙,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虜共 40 萬人,消息傳至趙國,舉國哭聲震天。


我在以前的文章也提過,唐朝安祿山叛變時,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李亨為了平定安祿山之亂向回紇借兵,答應「收復長安時,所有美女與財產,任憑回紇姦淫燒殺和擄掠回國」。後來,李亨的兒子李豫要求回紇等收復洛陽時再「屢約」,於是,洛陽百姓被屠城。西元762年,為了平定史思明之亂,唐朝再向回紇借兵,回紇軍隊距上次五年後再次收復洛陽,洛陽百姓遭到第二次惡運,再次被屠城。更慘的是,「唐朝的軍隊也效法回紇,兵鋒所至,對自己的同胞,比回紇軍團更還要兇暴」、「黃河流域數百公里,殘存的人民,用紙張糊作衣服,苟延求生


西元1864年,曾國藩領軍的湘軍攻入太平天國所佔領的南京,「見人就殺,見屋就燒,見財物與女子就搶。 直殺得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屍體湧進長江,幾乎使江水不流。 據曾國藩記載,湘軍『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


西元1949年,八千多名煙台聯中學生隨著蔣介石軍隊退到澎湖。「軍方因內戰兵員漸耗,強要接收這群中學生為兵,送回中國充當砲灰。張校長為維護學生受教權,挺身抗爭,軍方竟以莫須有的「匪諜」入罪,他和一百多名師生被槍決,數千名學生被充軍後受盡凌虐,另有不知人數、不詳姓名學生被投入海中溺斃」


西元1947年2月28日,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將近兩萬台灣人被蔣介石所派的軍隊屠殺,其中有許多人是被刻意挑選、以莫名之罪殺害的台灣菁英,很多更僅是擔任調解委員會、希望和平的仕紳,也被一併槍斃。花蓮醫師張七郎與兩子被十餘名士兵押出,數天後發現屍體,張宗仁身上「眼眶有層層密密的刀劍刺割的傷痕」、張果仁「腹部受劍刺,致大腸外露」。台大電器工程系學生林麗鏘被突然抓走,從此消失人間。台大法律系學生余仁德也被抓,在岡山街頭被當場槍殺。其餘的,還有更多無數的悲傷故事。


西元1989年六月四日,中國共產黨出動軍隊屠殺天安門廣場上以及全國各地示威的抗議學生,死亡人數數千人。


不管是2000多年前趙國40萬降兵被殺、澎湖慘案、還是二二八,不管受害者是中國人、外省人、還是台灣人,我們都明顯看到,中國歷史上的殘暴政權對於「屠殺人民」這種殘忍行為是多麼地熱衷。然而,近代的中國人最喜歡提的,卻僅是日本人所做的南京大屠殺,對於上述其他事件以及更多屠殺事件往往噤聲不語。


關於二二八的記載與史料非常的多,我比較在意的是那些至今企圖否認二二八、或是為獨裁者圓謊的人:他們的心理狀態已經到了什麼樣的扭曲程度?我更在意的是誰來詮釋二二八?是像馬英九那種至今仍崇拜獨裁者的威權貴族後代嗎?


如果納粹大屠殺的歷史是由仍舊崇拜希特勒的德國激進份子來寫,猶太人怎會不憤怒?如果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是由日本人來寫,馬英九不會「震怒」嗎?但諷刺的是,蔣介石遺留在台灣的這些徒子徒孫,卻能臉不紅氣不喘地意圖扭曲二二八的歷史、意圖重新為獨裁者塗脂抹粉,他們一點都不會覺得無恥與慚愧,可見這些人的精神狀態已經無可救藥。


二二八有沒有被平反?二二八什麼時候能夠被平反?我覺得最關鍵之處在於台北市正中央的「蔣介石紀念堂」。當一個所謂的「民主」國家至今仍能將犯下屠殺行為的獨裁者雕像大喇喇地擺在首都正中央而不覺羞愧時,二二八就不能算是已經平反。就算馬英九再鞠躬10000
次、就算國民黨再如何假裝多麼悲情,只要他們對蔣介石代表的中國屠殺思維還念念不忘引為光榮時,他們所有對於二二八的矯情道歉動作都是虛偽的。


雖然金庸已經背棄了他自己年輕的理想跑去投共,但是「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的感慨,不正是兩三千年中國歷史一直延續至今的真實血淚描繪嗎?不管我們自認是中國人、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或是台灣人,如果我們還無法從過去這麼多的殘殺屠殺事件獲得教訓、如果我們還無法體會民主與自由的重要的話,那麼我們又將如何保證自己的下一代不會受到未來獨裁者的殘殺與迫害呢?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eking&aid=493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