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司馬觀點:聖人不能當檢察總長(江春男)
2010/01/29 08:36:09瀏覽415|回應0|推薦0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266143/IssueID/20100129

司馬觀點:聖人不能當檢察總長(江春男)

2010年01月29日蘋果日報

黃世銘被提名後,佳評如潮水湧現,要擋也擋不住。他鐵面無私、六親不認、嚴於自律,從不交際,默默苦幹,加上他女兒生前的作品「父親的名片」,令人感動。社會上一片頌歌,頗有「斯人不出,奈蒼生何」之嘆!

濫情吹捧不可取

這種造神現象,在媒體政治時代屢見不鮮,陳水扁、馬英九各領風騷,而今安在?還有一位王聖人,他的大公無私和嫉惡如仇,幾乎無人可比,當初大家以為他進入監察院之後,一定會有轟轟烈烈的作為。可惜,到現在還搞不出什麼名堂,「王聖人」變成嘲弄之詞。
其實在司法界像黃世銘這類型的人物不少,各界對他的讚譽,只在凸顯他與陳聰明的不同。如非對陳聰明十分厭惡,不會出現對黃世銘的濫情吹捧。當初對陳水扁的厭惡移情到馬英九身上,同一個劇本的翻版。
鐵面無私和自律嚴謹是檢察官的基本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否則要找總長,實在太容易了。其實,社會應該關心的是他過去辦案的紀錄,包括過程和結果,一件一件拿出來評價,從中找出他有無政黨色彩,他的司法觀念以及對人權法治和新聞自由的看法。
美國大法官通過任命之前,在國會聽證會上,以前辦過的案子,全部被掀出來。尤其涉及意識形態的案件,自由派和保守派都會磨刀霍霍。獨立檢察官的任命也是如此,過去經手的案子如被發現有明顯問題,必過不了關。
黃世銘經手的案件是否經得起考驗,例如帶隊搜索報社和起訴立委的案件,全部攤在桌上,讓事實和法理說話。他對司法改革的看法,對國務機要費統一解釋的態度,都是國會行使同意權之前必須面對的問題。輿論可以載舟,可以覆舟,捧得高,摔得重,造神運動是媒體的惡作劇,只有三分鐘熱度,千萬認真不得。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eking&aid=37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