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4 10:22:09瀏覽1103|回應1|推薦13 | |
親愛的母親 自拿波里上船後,穿過蘇彝士運河,陸續經過北非、印度孟買、雅加達、新加坡、香港,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兼程,我與其他會士弟兄終於抵達了台灣的東部。眼前這片美景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啊!青翠的海岸山脈與瑞士的高山差不多,但美麗的太平洋卻是家鄉所沒有的。 天氣很悶熱,熱得讓人受不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快被烤焦了,而且這裡沒有會院,我們住的地方相當簡陋,更別提伙食了,為了控制預算,我們的長上讓我們真的是吃不飽也喝不好,完全無法與在瑞士時相比擬;不過,這裡的人很窮,很多人都沒有鞋穿,相較之下,我們小小的犧牲刻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節錄自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一封白冷會教士的家書 如皇冠造型般的天主教堂設計 之前曾經追尋著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一書,探訪好幾間位在台東海邊的迷人教堂,寫下了好幾篇與台東海邊教堂的文章。 尋找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都蘭、小馬、都歷、八桑安天主教堂。想念台東--教堂巡禮(2)方舟與卡片教堂。 然而就在宜灣卡片教堂附近,還有一座有著感人故事的教堂,就是宜灣天主教堂,教堂的位置可以從置高點望見整個宜灣海灣,教堂有著如同王冠一般的造型,簡潔又有設計感,也十分莊嚴。不過在瑞士神父姚秉彝神父於1953年奉派至此傳教時,這裡一開始只是一座茅草蓋的教堂罷了。 宜灣天主教堂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史泰南神父,史神父在宜灣天主教堂服務的時間相當長,他在這裡無私奉獻自己,他也是一位默默耕耘的農夫,凡事不假他人,自食其力,十分受到教友的喜愛,後來雖然宜灣天主教堂換過幾位本堂神父,但史神父卻始終都還是在這裡奔波,為部落與教堂教友服務,這位遠渡重洋離家千里的外國神父,一直到過世前都幾乎在宜灣奉獻自我,沒有再回到家鄉。2002年,史神父病逝,過世前曾有教友問他是否要回去故鄉看看親友,史神父仍說:「台灣就是我的故鄉,我希望死後可以葬在這裡。」 教堂旁的大樹彷彿史神父的親切 史神父過世後,就葬在宜灣天主教堂後方的墓園,看到那一座繞著白色十字架的迷人墓地,一旁就是一棵令人可以休憩的大樹和座椅,就像親民的史神父一般。來到宜灣天主教堂,除了可以欣賞精巧莊嚴的王冠教堂,這裡更因為有著史神父感人的故事,散發出更動人的光芒,有機會不妨也走進墓園,看看這位遠離家園為台灣奉獻的偉大神父。 墓園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