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0 10:25:58瀏覽358|回應0|推薦5 | |
五成以上弱勢家庭子女沒有零用錢 46%弱勢家庭子女表示沒有足夠錢用時會感到很焦慮 28%表示覺得有錢就可以獲得較多的滿足感, 20%越有錢越覺得有安全感 五成以上弱勢家庭子女沒有零用錢 但七成弱勢家庭子女有儲蓄的習慣 過去這一年多的經濟寒冬,適逢全球金融風暴,美國次級房貸的危機、雷曼兄弟破產的震撼,98年6月主計處調查結果失業率攀升到5.82%,在全球金融海嘯與失業浪潮衝擊下弱勢家庭更容易陷入困境,一項針對87位桃園縣弱勢家庭高中職子女(高職72人、高中12人、其他3人)的一份金錢運用調查發現: 一、74%的弱勢家庭的子女有儲蓄的習慣,但只有24%的學生有記帳的習慣。值得欣慰弱勢家庭的子女有儲蓄的習慣,根據專家建議儲蓄與記帳是理財的第一步。 二、僅有18%弱勢家庭的子女有打工經驗,其餘82%的無打工經驗或機會,進一步發現一個月平均可賺取3,000元以下佔39%,平均時數最少每月10小時,最高近0小時。 三、73%弱勢家庭子女表示主要的金錢來源是父母或家人給予零用錢,但51%的表示沒有零用錢,而58%有零用錢每月的零用錢為1,000元以下,可見處於高中職階段的弱勢家庭子女可支配的金錢有限。 四、68%弱勢家庭子女表示零用錢用於飲食上,其餘用於購買文具、書籍及用於儲蓄;較少用於人際交友及用於休閒娛樂,其中沒有人將零用錢用於幫助慈善團體。青少年階段重視同儕關係但對於弱勢家庭子女在有限的金錢之下,大多只能滿足基本需求為主。 另一方面在金錢概念上發析發現: 一、46%弱勢家庭子女表示沒有足夠錢用時,會感到很焦慮;33%表示常覺得錢不夠用。 二、98%不認為有錢可以結交到更多朋友;92%不認為有錢可以增加個人的吸引力。 三、64%表示買東西時,不管目的為何以價格為優先考量。 四、61%表示會為了未來的生活,現在就存錢做規劃;61%表示清楚自己身上或存款帳戶有多少錢。 五、28%表示覺得有錢就可以獲得較多的滿足感、20%越有錢越覺得有安全感,18%願意花錢讓自己快樂。 六、22%相信錢可以解決所有問題:17%認為一個人賺得錢越多就代表越成功。 我們欣慰弱勢家庭子女對於金錢的使用上能有計畫且不作過度花費,但調查發現近三成的弱勢家庭的子女在金錢的概念上「有錢」與「成功」關連有獨特的見解。 為協助弱勢家庭的子女,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桃園縣政府、 將藉由簡易的遊戲、課程設計和分組活動,獲得正確的理財知識和金錢管理概念。同時在課堂中,學生會有一筆虛擬資金,在投資和購物前,須謹慎思索「想要、需要、必要」之別,希望藉由金錢教育課程協助他們「思想脫貧」,冀望能為桃園縣弱勢家庭的第二代帶來希望,帶來夢想讓溫暖無限。 |
|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