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佛法中,如何破「妄執」,以能更接近佛法?
答:發大願度眾生、隱大我--這要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練習。
問:何意才是「大願」?「我」在那裏?
答:因為心中滿滿的我,才會妄執叢生--自我愛、主觀意識強、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心中裝滿眾生,處處為眾生設想,「我」就會慢慢縮小了。
有妄執時,「我」就出來了。
問:妄執如何破?
答:因為把人我事看得太重了,總強人以從己,不愉快就發生了,這個我就是妄執, 學著從生活中的人事對待上來學習縮小、放下自我,觀照世間的緣起無常相與無我相,善觀金剛經中的「無住生心」,心有所著,煩惱就來囉!
問:修行的目的:把「我」放下,才不會與人有對立、口角是嗎?
答:是啊?在「非善法」上是如此,沒有正確的知見,沒有正確的思惟,衝突就發生啦!
釋:「妄執」的意義,要很深刻的明白、體悟,才能與佛法更接近,自古來小乘、大乘 各宗對「妄執」的釋義很多種,所以修法是有多樣性的。
答:所以修行的多樣性都是為了要伏妄執,進而斷煩惱。
問:斷妄執這目的與發大願會相互矛盾嗎?
答:不衝突,發大願是在世間有為法世俗諦上使用的方便法,深解經義,善觀世間緣起,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才能漸伏煩惱,進而斷煩惱,證空性。
能「當下」助眾生離苦得樂,解疑釋惑,深解空義,這種大願才比較真實吧!
以上是在講堂上課時,兩位師兄弟沒有專心上課的妄執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