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開始騎單車在城市遊走,尤其是清早天未明的時刻。2004年我發現天亮前像一本書,記載自己遺忘的過去。走到台北城市某個地方,隨手一翻,書頁裡,都是成長歲月的影子。 後來我開始寫日記,深怕那些被想起的過去,會因為漸漸陳舊的腦子,再度被老去的塵埃覆蓋。 上個月去安康農場拍荷花,遇見一位攝友,問我哪裡還有荷花可以拍。我們倆腦力激盪一番,台北附近可以拍攝的地點,幾乎在口中繞了一遍。他也是個不喜歡跑遠的人,在這些重複攝點,拍到有些煩悶。 我雖然也在台北城的周圍遊走,可我一點也沒有因為日復一日的行程而感到厭煩。打開每一次晨光自行車日記,歡笑與淚水、憂愁與興奮,都在天明前一刻,書寫成一頁頁美麗回憶,收藏於心中。 今年荷花拍得多一些,原因無它,主要是工作生活時間調配問題。工作多了,旅行的時就會更短。離家半小時距離的荷花池,似乎比較符合忙碌的星期天早晨。 日出 三個小時的晨光小旅行,選擇去植物園拍荷花。 還是路過華中橋,今天的日出是濃郁的金黄。剛上橋,新店溪水像一面大鏡子,映著才上樓房的朝陽。再往前一百公尺,金黃色陽光灑落,溪水滿是波光粼粼的耀眼漣漪。自行車道就行進在金黃色閃爍的河水邊,從橋上俯視,是一幅美麗的晨畫。 由中和到萬華,最便捷的橋梁就屬華中橋。民國64年動工,65年通車,長度1600公尺左右。71年,Andy颱風過境台灣,那年我剛好參加台北市立高職聯召,一大早,爸爸騎著機車陪我過橋到萬華考試。平常河風不小的橋上,颱風時候更是狂風暴雨。 想起這段往事,每每走過華中橋,總是覺得風平浪靜的早晨,特別美麗。 荷花池 我習慣從南海路上的南海學園走進植物園,這個小習慣從國小就養成了。可能心中一直繾綣小學生的往日時光吧!歷史博物館、科學教育館、藝術教育館... 慢步走過濃厚的文藝氣息,順手推開斑駁的旋轉鐵門,踏進荷花池也踩進某些悸動。 去年荷花池失去生態平衡,花況一直到秋天,才以人工方式恢復。對於把精神寄託於池塘花間的攝影人來說,不免大失所望。今年夏天,倒是準時開花了。較於往年,荷花植株密度稍有不足,但仍不失慣有的閒情逸致。透過某些樹葉光影,粉紅色花朵更加夢幻引人愛憐。 時光再往前推個三四十年,想起了一段旅行往事。小學每年都會舉辦遠足旅行,植物園是常來的地方。以前照相機可不比現在普遍,外出旅遊照片彌足珍貴。媽媽生性節檢,覺得買照片是浪費之事,遠足回校沖洗照片,我一定沒錢繳交費用,而失去機會留存過往的青春回憶。 在我的心裡,永遠都少了一張植物園的照片,有青春足跡與童年歡笑的照片。 因為如此,植物園荷花池走起來,總是有些美美的缺角。 阿勃勒 回程時不到九點,頭上的太陽明豔熱烈。一身微汗踩著單著準備上華中橋。無意間看見環河南路的大花紫薇,多采多姿開滿樹梢。 調頭拍下幾張大花紫薇,又遇見水門外阿勃勒垂下黃色花瀑。轉進河堤外,發現阿勃勒非常高大,幾乎已達橋面高度。我又順著自行車引道至橋上駐足,取得不同角度拍攝黃花。 高點下望樹花情況不多,光線充足以外,又是順光情況,比起一般向上引角的背光效果完全不同。小黃花各個色彩飽合,又可以搭配遠方城市背景,真是像足了美麗的花瀑。 平常人說鳳凰花開時,是學校畢業的離別季節,這時也剛好是阿勃勒花季;新公園的音樂台觀眾席,入夏後,阿勃勒小黃花總是灑落一地美麗。以前在南陽街補習的日子,午休時間喜歡提著便當在樹下吃午飯。小黃花曾經陪自己走過努力看書,用功考試的日子。那日子再苦再有壓力,也比不上今日工作與生活上的無奈。 看見阿勃勒開花,我想起聯考又到了,還有以前覺得痛苦茫然的季節,現在卻懷念起在樹下吃便當的美麗情境。 遇見美麗 結束一大早的單車小旅行,我不膩煩同樣的旅程,因為每次打開晨光日記,一定會遇見清早的美麗,寫在心海的書頁裡。 自行車小旅行路線 錦和國小 → 錦和路 → 連城路 → 景平路 → 華中橋 → 萬大路 → 青年路 → 南海路 → 南海學園 → 植物園 → 荷塘 → 拍荷花 → 原路回程 → 華中橋下 → 環河南路 → 拍大花紫薇路樹 → 橋下水門 入堤外 → 拍阿勃勒 → 自行車引道 → 華中橋上 → 拍阿勃勒 → 過橋 → 中和 → 錦和國小 里程: 約 14 公里 / 旅行時間: 3 小時左右 路況: ★☆☆☆☆ 休閒 (市區道路) 季節景觀風情 台北植物園官網: http://tpbg.tfri.gov.tw/ 有關茶花的早安自行車日記: 2002年開始,茶花開始在天亮前騎單車遊走台北,2004年開始寫日記,2007年出版: 早安自行車 城市騎士日記。後因精神病症多年,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停止了出書計畫。目前大致恢復,偶爾小有發作。 攝影、文: 茶花小屋 2011.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