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10/19 14:30:57瀏覽118|回應0|推薦0 | |
![]() ─── 覺林菩薩偈 ──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神力,徧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有一群人等著要過河,船夫把渡船從沙灘上推到河裡, 河邊上的小魚、小蝦、小螃蟹,因為兩岸船隻的往來,都給壓死了。 等候乘船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位秀才和一位禪師。 秀才看到渡船壓死魚蝦的情況,就問禪師: 「和尚,你看船夫把船推下水的時候,壓死那麼多魚、蝦、螃蟹, 你說這是誰的罪過呢?是乘船的人,還是船夫的罪過? 將來這個殺生的罪業,是要歸於乘船的人,還是船夫?」 禪師指著秀才說: 「是你的罪過。」 秀才很生氣的說: 「怎麼會是我的罪過?我也不是船夫,我沒有乘船, 怎麼會是我的罪過呢?」 禪師喝斥說: 「因為你多管閒事!」 船夫只是渡人到河岸,心裡並沒有殺意; 乘船的旅客,也只是過河辦事,並沒有瞋恨、 殺生的惡念, 他們的無心,像虛空一樣,任白雲、烏雲遮蔽, 並不妨礙原本淨朗的天色。 秀才妄生是非分別,平添煩惱閒事, 人世間也有不少像「秀才」的人, 歡喜評論他人長短善惡, 卻不自知這好壞是非,讓自己的身心不得自在。 罪從心起將心滅 心若亡時罪亦滅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罪業由心造,這顆心像精於工畫的畫師,塗滿青紅紫綠的色彩, 想要回復心的純白無染,只要停住內心畫師的雙手, 那些五顏六色自然消褪。 誰的罪過?甲也好,乙也罷,都不干我們底事,何必平地起風波? 讓自己的心,朝也寒雨,晚也冷風,不得寧靜清明! 風來了,竹子的枝幹被風吹彎; 風走了,竹子又站得直直的,好像風沒來過一樣; 雲來了,在潭底留下一道影子; 雲走了,潭底乾乾淨淨的,好像雲沒來過一樣; 竹子不會因為被風吹過,就永遠直不起腰來; 清澈的潭水,也不會因為雲飄過,就永遠留住雲的影子。 同樣的,心胸寬大的人,不會因為別人兩句不禮貌的話, 就颳起永遠的狂風巨浪; 也不會因為別人不禮貌的行為, 就在心底刻下無法磨滅的傷痕。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