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準備考南京師範大學的歷史學博士班了
2012/06/19 22:48:02瀏覽570|回應0|推薦3

 

我準備考南京師範大學的歷史學博士班了
李常生6/16/2012南京

我喜歡文學作品大約起自小學三年級,我開始摸索閱讀《藍與黑》《星星、月量、太陽》等抗戰小說,而且讀過不只一遍;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我看完了《精忠岳傳》、《紅樓夢》等好幾本古典小說;初中、高中時,我不但接著看了許多古典小說、章回小說,也看了許多華人作家撰寫的文學作品。

到了大學,我專挑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的翻譯作品來閱讀,也看了一些原文版作品。同時在大學(1970年左右),我修了一門《大陸問題研究》的課,因此有機會到專門規設的圖書館內閱讀許多大陸作家的小說,當時在台灣一般市面上是不能出版、銷售大陸作家的作品,而我們一般對大陸作家也不怎麼理解,有此機會,我才能看的到丁玲、魯迅、巴金等作家及其作品。當然這段時期我也喜歡看張愛玲、於梨華的作品,對於胡適之、徐志摩、朱志清、郁達夫的書也多涉獵,甚至”全部閱讀”。

高中唸的是台北商業職業學校,我原想大學時考中文系,但是由於教育部規定商業職業學校的學生只能考丁組的法商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綁在一起,教育部沒辦法讓商職畢業的學生避開法學院),所以我考上了台灣的政治大學,民國十六年政大借用南京中央大學(現為東南大學)校舍建校,後來搬到南京紅紙廊地區建立獨立校舍,1954年在台灣復校。政治大學以國貿系、企管系、外交系、新聞系在台灣出名,且在學術界佔有一定的地位。

我學的是企業管哩,但是我私下看的書多半為文學與哲學的書為主,當時外文系的簡政珍同學影響我很深,他平常不怎麼認真上課,也喜歡逃課,自己躲在外租的房子裡每天看英文小說,功課不怎麼好,但是畢業後以第一名成績考上台大外文系碩士班,後來留學美國德州奧斯丁大學獲類似西方文學的博士,我知道他後來在台灣中興大學當外文系主任。大學時我外租住的地方離他住的地方很近,常常會請教他一些外國文學的問題,因此也激發了我讀外國作家所寫小說的興趣,這興趣跟了我幾十年。

大學時我的作文基本上不怎麼出色,國文老師給我的作文打了六十分,這讓我沮喪了好幾年都不敢提筆,現在回憶起來老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鼓勵,而不是嚴酷的打擊,也不指出我在作文上所犯的錯誤。

開始就業後,自美商RCA公司人事部的工作開始,我漸漸發現我有很強的邏輯觀及撰寫能力,自此每個月在台灣的”管理月刊”上投稿,發表有關人事管理的文章,有一次為RCA公司企劃設計出”Resign interview離職面談”的制度,甚至獲得美國總公司的褒揚。當時並以二十幾歲的年齡在管理顧問公司教授”人事管理”,而來聽課的多半都是四、五十歲的各公司人事部經理。

後來有一大段時間從事房地產工作,特別是大社區、商場及購物中心的規劃、銷售及興建,期間我又在雜誌、報紙上投稿刊載過近百篇有關房地產、台灣各地商圈、各國購物中心等的文章。

對於蘇東坡的研究,大約從二十幾歲開始,先看了一本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中文翻譯版,就被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給牢牢吸引住了,幾十年間總計看過台灣與大陸出版的幾十個有關蘇東坡的傳記版本,愈看愈喜歡上了”蘇東坡”這個全天下的朋友、才子與樂觀主義者。

近十多年我的主要工作中都是在承接政府的相關規劃案,包括有鄉土性的、文學性的、旅遊性的、城鄉風貌性的、城市商業發展性的。此類工作必須撰寫大量的報告,我估計經常一年要寫上近兩百多萬字的文字。長年的累積,我在台灣相關的企劃、規劃領域中,大概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由於從事房地產開發行業的關係,我曾經在台灣各處、美國洛杉磯、泰國曼谷、馬來西亞沙巴州,以及大陸的連雲港、上海、武漢、廈門等地參與過房地產開發有關的企劃、銷售、規劃、工程監管、可行性分析等工作。後來由於經營房地產失敗,認為人生一無所獲,因而發憤圖強開始讀書。2002年考進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碩士班,2004年再考入南京東南大學(原中央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博士班,於2008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這二三十年來,我去過中國大陸近兩百個城市去研究”城市商業”、"中國建築與古蹟研究",同時基於對蘇東坡的喜愛,也到過蘇東坡走過的二十多個州府探訪過遺跡,對於蘇東坡的認識更加親切、熟悉與喜悅。先前也為了要撰寫一本"台灣商圈"的書以及承接台灣各縣市有關的規劃工作,因而跑遍了台灣的三百多個鄉鎮。讀博士期間還特地到美國跑了好多州、市去研究城市商業,也到過歐洲去研究許多城市,對於整個世界比較有了全面性的認識。

大約二十年前,我曾經參與過台灣苗栗客家文化園區與中興新村內台灣史蹟源流館的規劃,就此機會專門研究過台灣客家源流史與四百年的台灣史,也寫過一些這方面的研究文字、書籍等。由於參與其中的工作,逐漸奠定了我對中國歷史研究的興趣,見到有好的歷史書籍,就買回來看看。

台灣並不承認我讀的南京東南大學(原中央大學)的博士學歷,還好這幾年我的工作多是隨東南大學的中國建築權威朱光亞老師及旅遊系的前輩喻學才老師工作,內容多是中國建築群的規劃與各種各樣的旅遊規劃;在台灣我多是隨東海大學李逢時老師(同時也是逢甲大學建築系的老師)承接各地政府的建築、城鄉發展的規劃。由於這些工作,學歷證明對我而言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三十多年前我就經常寫新詩在台灣的專業雜誌上發表,這十年來,我在網路上建立了我自己的部落格(大陸稱博客),以撰寫文學相關的文章為主,主要的內容以新詩及散文等為主。我在台灣的yahoo部落格(大陸稱博客)已經有四十萬人次上去閱讀,聯合報的”李常生的文學世界”,也有二十多萬人上去閱讀。早先我在大陸的yahoo也設了一個文學的博客,也有數十萬人次進去點閱,後來Yahoo將博客網站關閉,我又開了一個網易的博客,但是大陸的文章刊登限制得很嚴,只要一碰觸到敏感字,文章立刻被刪除,經過了幾次教訓,我就不在大陸的博客上發表文章了。

七八年前,在大陸還可以看到台灣的部落格(博客),這幾年大陸封鎖了台灣的各個部落格(博客)網,同時大部分時間也封鎖了台灣與全球性的新聞網,我每次來大陸總覺得腦中的思想有一片門給封閉了,失去了與世界之間的聯繫,挺不習慣的。

年紀愈大也就愈會想要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情,近十年年來我的夢想就是寫一本與蘇東坡有關的書籍,看看自己的年齡與身體狀況,再不去認真研究,時間就不屬於我了,我也控制不住時間了。我收集到了各類有關蘇軾的書籍、論文等,準備開始好好研究時,我突然覺得,有下列困難因素牢牢地盯著我,讓我讀不下去也寫不下去。

我沒有奠定文史有關的科班教育,寫起來必然像是外行人在摸著石頭過河,抓不著頭緒。同時大陸各地政府對台灣人防範心理很強,如果問各地的文化單位要資料,只要說出自己是台灣人,大概就拿不到了,特別是要地形圖或城市總體規劃等資料,必然回絕。基於這兩項主要的因素,推動了我在大陸再讀一個宋代歷史或唐宋文學博士的想法。因為讀書期間可以累積對歷史與文學的底蘊;同時學校開公文,我到哪個地方政府找資料、找研究蘇東坡的專家,也都比較方便。

有想讀文學院的意思,又怕將來在寫東西時會被各種文字學、文法學(大陸稱語法)給框住,那就寫不出來,也會喪失了自由創作的開闊機會。於是,轉向歷史學中的”宋史”專業方面著手,我仔細探求了大陸各校現有歷史系中的研究”宋史”的博士導師,大約就只有七八所學校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絡溝通,南京師範大學的李天石老師肯收我當學生,學校也允許我參加明年的博士生招生考試。這次來南京,與李天石老師見面,李老師也肯定了我的學習態度。

剩下的就是我必須排出嚴謹的讀書計畫,準備明年的考試。要想達到寫出一本有關蘇東坡的書籍夢想,大概還得經過"過五關斬六將"的辛苦過程,這其中包括了:考得上、考不上?讀得下去、讀不下去?身體支持的了、支持不了?寫得出來、寫不出來?經濟上有沒有支撐能力等。

我不贊成躲在家裡無所事事,最後沮喪而去,我比較支持"武士以戰死沙場為榮"的觀念。只要我全力以赴,經歷過這個努力的過程,目標能不能達到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我因參與而喜、努力而雀躍。

我將在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以務實、誠懇的研究蘇東坡而覺得光彩。而讀兩個不同專業的博士,也希望給下一代的人一個榜樣,再一二十年,人的平均年齡都可以到一百歲了,如果五六十歲退休,再去讀一個不同專業的博士將會是人生的另一個開始,給自己打造另一個春天。

我喜歡寫東西、喜歡各種文化藝術,女兒學的是藝術,兒子專業是音樂,大概都有點遺傳基因吧!我自己清楚的知道文字與文化的表達以及對藝術、文化的喜愛是上帝給我的”gift天賦”,我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是辜負了上帝的意旨。

二三四十歲要為事業、家庭、生活而忙碌,退休以後再讀一個專業,就要學習為社會、地球、人類等做點貢獻、出點力氣了。

當我在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我希望在最後一剎那的人生回憶中,驕傲的說一聲”我努力的活過了,我一點都不後悔!”


附件:林語堂所撰寫的《蘇東坡傳》序中,所描繪蘇東坡的一段話

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對這種人的人品個性做解釋,一般而論,總是徒勞無功的。在一個多才多藝,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選出他若干使人敬愛的特點,倒是輕而易舉。

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些品質之薈萃於一身,是天地問的鳳毛麟角,不可數數見的。而蘇東坡正是此等人!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angsheng4444&aid=655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