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寫給朱老師的一封信----平板電腦的發明將顛覆下一個十年
2012/03/10 14:12:25瀏覽304|回應0|推薦0

 

 

 

朱老師:

 

由於平板電腦的發明,印刷品市場將起革命性的變化,也就是紙張書籍將會逐漸被電子書所取代。美國教育部計畫將小學生的課本全面電子化,從此一本電子書再加上適宜的軟體,可以裝上數千本書本的內容,這個趨勢將逐漸改變人們的讀書習慣,而其影響的項目將會無遠弗屆。

由於學生開始讀電子書(平板電腦IPad),必然導致出版界的震撼性革命,因為印刷市場將會逐漸被電子出版品所代替,而電子書本的製作方法與型態為了因應從小使用電腦長大的學生,必然也會起全然與革命性的變化。初步看來,電腦螢幕上的書籍,必然要增多圖片(包括攝影、錄影)並大量減少文字的使用。且動畫與靜止畫面相互並用,才能吸引到學生或讀書者(看電腦者)的興趣。

電子書籍的平板電腦化也將會觸動教學方法的大幅度改變,前二、三十年,教學的工具經過幻燈片式的投影機進而與電腦連接的單槍搭配使用,軟體則以Power point為主,但下一代的教學方法必然會大幅度的更新,投影機的螢幕可能換上大型的吊掛式平板電腦,文字清晰,也不需要在黑暗的房間才能放映使用,而教授、老師也在操控一部與牆上大型平板電腦同步的小型平板電腦,局部放大縮小畫面,或部分滲入動畫以便增加學習者的興趣。

書本電子化以後,圖書館將會遭到很大的打擊,本來需要一個大房間才能裝得下的《四庫全書》,現在只是需要幾個G的電腦容量,當所有的古老書籍都加以改型成電子化以後,再加上新的出版物逐步改為新型的電子書(有動畫,並含有大量圖片)以後,圖書館真的就變成了讀電子書的地方,大量的紙張書籍將逐漸消失,只能作為一些原稿老書的保存之地。

目前電子硬體專業的人才比較多,而新的電子書的編輯與出版都需要結合作者、編輯軟體、編輯高手、電子專才等,才能逐步實現,只是目前社會上電子精英多,而電子書的編輯需要美工、攝影、繪圖、動畫等各種專才的組合(結合),這方面的人才不多,也可以說還沒有,世界上其實是急需這樣的人才。過去只要有作者與編輯美工,再加上印刷廠就可以出版書了,今後則需要各種大量專業的組合,才能製作出一套好的、大家喜歡看的電子書。

平板電腦還會繼續改良,也許會改變得更像一本書的樣子,翻頁的觸摸方式也更像是在讀一本書,進而所顯現的資料可能立體化(包括圖面、動畫與文字),而平板電腦結合手機、GPS、網路,甚至電器產品的觸控系統更是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在平板電腦上的購物、閱讀、訂票(飛機、火車、汽車等)、轉帳付費、電腦電話等更是會大量被使用。平板電腦會不會完全替代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等還不敢完全肯定,但至少會逐漸占據大量的電腦市場。

由於電子產品進步的太快,我們必須寬容面對,除了不斷的學習使用,參與研發軟硬體的製作,也要面對新的就業趨勢。而身為教授、老師、學校,甚至教育單位都必須要先打預防針,並且積極的學習創作使用這種新教學工具、教學方法,並且改造教室空間與設備,方得加速學生的學習速度,並且引導學生的學習志趣。當然在此新世紀的教學課程中,專業的設定和分類都得時時檢討,以免與社會脫節,依我個人的看法,不論在台灣、大陸,海峽兩岸專業課程的分類早已與電子時代脫節,趕不上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也不了解現代閱讀電腦書的學生其基本讀書和學習心態;更不了解社會人才的需求。

我們不能排斥或逃避新的觀念,我們必須順著世界新發展趨勢而邁進,不論我們是站在什麼樣的年齡。

朱老師希望我編篡一套《圖片中國建築文化史》,其實我是很有興趣的,因為這件事剛好符合了未來的電子化教學方式與技巧。編篡的人必須有一定的中國建築文化素養,必須跑到各處去攝影(專業攝影,甚至錄影),必須要有興趣和使命感(企圖心),也還要有時間,當然也還需要有財力支援,最重要的也還要有再研究的企圖心和學習精神。我知道我很適合做這件工作,最主要的是我有先進的觀念、文化底蘊和想要再學習的一種態度。我不會想要為這件工作去求個一官半職,只覺得目前這件事真要做,我比東南大學的其他老師和學生都更適合。如果朱老師還繼續當博導,我就再去考朱老師的博士生,我對這件事抱著極大的幻想,雖然只是個荒謬的夢。

前幾日我與台大醫生花了比較常的時間徹底談了一下我的身體狀況,包括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肝的惡化問題、腎的問題、眼睛逐漸退化(等待動手術)的問題,醫生對我的暗示和忠告讓我更清楚了自己還剩下的健康時間,應該說是比預期來得少,不是(不可能)可以持續不斷的能繼續做我想做的各種工作。

如果我能在大陸讀歷史系博士,則有機會順著學校排定的緊湊進度,寫出我夢寐以求的《蘇東坡全傳》,否則,各種事務煩身,病情與財務的壓力以及個人的意志力都不允許依著進度編寫這本書,何況這本書如是只寫寫文章,加幾張照片,絕對成不了未來讀者喜好的電子化《蘇東坡全傳》。

要能寫出一本真正的專業書籍,並能讓新時代的人願意看,至少需要做到下列幾項工作:第一、將蘇東坡的文章(詩、信、文扎)全部看完且全部看懂。第二、將蘇洵、蘇轍,甚至王安石、歐陽修的文章(詩、信、文扎)全部看完且全部看懂。第三、將宋史、遼金夏史全部看完並全部看懂。第四、蘇東坡去過的地方(大約二、三十個)再走一遍,每個地方停留十餘天,所做的事包括照相(專業攝影,最好還有錄影),與當地研究文化研究會洽談,翻閱當地的古地方誌和古代地圖,尋找當地各處的遺跡並體會蘇東坡在此寫這首詩、文扎的感觸。

很可能是研究的過程比較重要,也比較有成就感,我會依著進度持續去做,身體一旦差下來,或者財務接濟不上就停止進行,最後若只有能力寫一篇五千字的感想,也算是對自己有所交待了。

近期我所製作的PPS,包括中國各古城市史、中外藝術史等,獲得很多中外人士的好評,那也是在作一種實驗,讓讀者願意從中學習,至少培養了願意閱讀的人之文化底蘊。

如過真要製作一套《圖片中國建築文化史》,那可就是一件大工作了,我將所有的事一併衡量看看吧!

 

學生  李常生  台北  3/10/2012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angsheng4444&aid=619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