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20 16:21:10瀏覽488|回應0|推薦0 | |
法國Dijoin小鎮的街景與招牌處理:李常生攝影 我們的街頭店招為什麼這樣混亂 我常想,為什麼台灣、香港與大陸城市街上的商店招牌要做的那麼複雜與巨大?五顏六色的,各種花樣與材質都有,整個建築物快被招牌包起來了,一家比一家突出,一家比一家鮮豔,每一家都想高人一等,於是建築體秀面長成什麼樣子?可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只見到城市裡面一堆花花綠綠的各式各樣的招牌廣告,城市沒有什麼格調,只有誇大的商業招牌形成的巨獸,還有遇到颱風時招牌滿天飛的,像炸彈一樣恐怖的「天上飛來物」。 我在歐洲走過那麼多大小城市,總是看到美麗的建築物,商店招牌只是建築物附屬的一小部份,占的面積不大,但卻多有格調與品味。麥當勞到了台灣與大陸,也都是有樣學樣,掛著大大的、醒目的招牌,但是麥當勞到了歐洲進了古典建築內,也只敢掛一個小小的不明顯的標誌。 台灣、香港與大陸城市,作生意的人總認為,招牌掛的大才會有人看得到,殊不知生意是要口碑的,LV皮包只要放置一個不起眼的小mark,就會有人排隊買皮包。台灣、香港與大陸城市,大家都掛大招牌以後,客人眼花撩亂的,等於大家都沒掛招牌,還是得靠老客人的口碑。 一方面可能是東方人的傳統個性,從清明上河圖上就可以看到宋代時街上亂掛招牌的習慣,官府不去有秩序的管理,而東方的木製店面也只有靠花花綠綠的各式布條、招牌才能讓道路店面顯得生氣十足。而歐洲人近幾百年處於強盛時期,加上文藝復興與工業革命的推波助瀾,建築材料、式樣與施工方法一直在進步,人文水準與老百姓的素養一直在提高,因此在市集街上所表現出來的招牌標示即是充滿了格調與品味,東方的五花八門廣告招牌反而讓歐洲人看了有些奇怪,且有一種暗中鄙視的心態。 東方國家建築與招牌標示系統,懸掛條件的不夠嚴謹,也是造成城市亂像的根源之一。我以法國東南部一個二十萬人的小鎮DJoin為例,整個商業街上看得到的還是建築之美,所有的店招都只是建築物上極小的一環,但卻有「畫龍點睛」的功效,巴黎與羅馬的名店街更是以建築體為主,遠遠的看不到店家的招牌。 城市的文明是要靠人的觀念與法規的約制才能逐漸改善,若沒有良好的養成教育,又沒有政府在政策上的約制,台灣、香港與大陸城市街頭招牌還會繼續「混亂」好長一段時間,而這些地區街店建築物也將會有好長一段時間繼續庸俗下去。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