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穴道、經絡、acupuncture study
(
新版
)
首頁
文章創作
個人相簿
訪客簿
作家簡介
加入好友
|
推薦此部落格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作家:jack_lee
作家
jack_lee
文章推薦人
(7)
緣起緣滅 - 隨緣聚散
*愛天使*
妙音佛極樂老人
柳情風創作室
5656亦是麵線糊
梁老師
烘焙小模女( Alice ching )
其他創作
‧
9、酒精中毒
‧
8、盲腸炎臍右下
‧
7、十二指腸潰瘍
‧
6、腹脹如鼓
‧
5、腹痛腹連背
‧
4、打呃不停
‧
3、胃下垂症
‧
2、胃腸發炎吐瀉
‧
1、胃潰瘍痛
最新創作
‧
a6/53: My relative
‧
a1/122:Saliva 唾液能幫助消化和具有殺菌作用
‧
a5/88:小常識 essential tips
‧
22/Hand clinic organs 手診
‧
a5/87:Lemon with cold 檸檬養生
字體:
小
中
大
7、十二指腸潰瘍
2007/10/09 08:00:20
瀏覽
16465
|回應
0
|推薦
7
9g、十二指腸潰瘍侵。
十二指腸潰瘍。
一、十二指腸潰瘍侵,心窩右下痛沉沉。穴道針治。
中醫解釋。
十二指腸潰瘍侵,心窩右下痛沉沉。
通內二關上中脘,三里並加幽梁門。
病發原因:初起由貪食酸辣,濇食物所引起,久病者皆因胃寒,引起胃潰瘍及胃炎等病症所起之併發症。
十二指腸潰瘍的最痛點:在劍突下稍偏右邊的部位。
除上腹部疼痛外,飯後常有噯氣,飯後和疼痛時,可能有反胃,多反流出 強酸味之內容物。
噁心和嘔吐,在幽門痙攣時可出現。這些症狀是胃的運動 和分泌物機能的紊亂所致。
此外尚有全身症狀如患者往往有易於激動的情緒 ,多汗等現象發生。
辨症治療
潰瘍病症在臨床上,分為五種類型,應對症下穴,根治較快。
1.氣滯型
2.胃火型
3.胃寒型
4.瘀血型
5.痰飲型
二、中醫研究,十二指腸潰瘍,所使用之穴道及部位如下。
主治配穴;
(1)內關穴。(2)外關穴。(3)上脘穴。(4)中脘穴。(5)足三里。(6)幽門穴。(7)梁門穴。
(1)內關穴。
梅核氣生結喉間,【中藥】半夏厚朴處方添。內關穴
自覺咽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皆內傷七情﹐外傷寒冷所致。
內關 Nei4 Kuan1 (p_6)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之絡脈,別走手少陽三焦經,與陰維脈相通。
【部位】
大陵穴上2寸,兩筋之間。
【主治】
1、心肌炎myocarditis。
2、心臟內外膜炎endopericarditis。
3、黃疸jaundice。
4、前臂神經痛antibrachial neuralgia。
5、產後眩暈postantal vertigo。
6、胸腔一切疾病。
【取穴】
手平伸,握拳,拳心向臉,拳後橫紋直上2寸,兩筋間取之。
【方法】
針5~8分,留針15~20分鐘。灸10~20分鐘,灸3壯。
【應用】
1、靈龜八法配穴法;內關配公孫。蓋內關通於陰維脈,公孫通於沖脈,而陰維及沖脈,是交會於心、胸、胃部,所以能治心腹中之疾病。
2、心臟衰弱;宜針刺內關1分深,微捻,用微啄術,1分鐘捻搗,3分鐘出針,切勿忽快忽慢,或間歇。進針前用爪甲切位法,以免傷筋脈。
3、強心定喘作用;當病重垂危,適用注射強心針,以延續生命時,宜用上示療法,針治亦有同等效力。尤其對止喘有特效。
心胸疾病,取治內關穴,是擔截法,中的截法。
4、心臟暴痛;為實症,針內關穴用瀉法。虛症;頭頸僵直,針治內關穴用補法。
5、清心胸鬱熱。骨蒸。盜汗。咳嗽。血崩(失血)。夢遺。
『治療』:
針刺內關、配三陰交穴。使從水道下行,滋陰養血,為治療癆怯之要法。因內關穴可清上,三陰交可滋下。
6、婦女妊娠惡阻;針內關。足三里。間使。三陰交。尺澤。膽俞。大陵。
7、胸膜炎pleurisy;針刺內關。四瀆。外關。
8、下死胎still birth;針刺內關穴、配三陰交。
9、下胞衣;針刺內關、配照海穴。
10、袪除胸悶;針刺內關、配建里穴。
(2)外關穴。
盜汗陰虛內熱歸,夜寢淋漓最損虧。
偏頭疼痛苦難挨,耳鳴眼花相繼來。【中藥】:吳茉萸。
外關 Wai4 Kuan1 (t_5) 手少陽三焦經。
為手少陽脈絡,別走心主厥陰心包脈,陽維脈之所會。
【部位】
陽池後2寸,兩筋之間。
【主治】
1、半身不遂hemiplegia。
2、前臂神經痛antibrachial neuralgia。
3、上關節炎。
4、書痙writer's spasm。
5、耳聾deafness。
6、齒痛toothache。
7、一切目疾eyes disease。
8、腺病adenopathy。
9、熱病fever。
【取穴】
手平伸,掌心向下,陽池上2寸,兩骨縫際間取之。
【解剖】
在尺骨與橈骨之間;伸指總機和伸拇長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橈側;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與前臂骨間掌側動脈本幹;分部有前臂背側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方法】
向內關方向直針,針4~6分,要針感,才有效,避開血管。
【應用】
1、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的絡穴,手少陰心經相連擊。對實症時;瀉之。虛症;不收之症,補之。
2、手臂扭傷brachial sprain:針刺外關、配陽池穴。採循經取穴法。
3、中指麻木;針刺外關穴,需留針30分鐘。
4、手指麻木;針刺外關、配合谷、中渚、後谿、用隔薑灸,各7~9壯。3~5次痊癒。
5、傷寒typhoid。頭痛headache;瀉外關以截之。 6、肚子痛。便秘celialgia constipation;針刺外關、配大陵、支溝,捻針10分鐘,留針60分鐘。
(3)上脘穴。
十二指腸潰瘍侵,心窩右下痛沉沉。
梅核氣生結喉間,半夏厚朴處方添。
自覺咽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皆內傷七情﹐外傷寒冷所致。
上脘 Shang4 Kuan3 (cv _am_13) 任脈。
又名上紀上管胃管。足陽明胃、手太陽小腸、任脈支會穴。
【部位】
臍上5寸。
【主治】
1、急性慢性胃炎acute or chronic gastritis。
2、胃出血gastrorrhagia。
3、胃擴張dilatation of stomach。
4、腸絞痛intestinal colic
5、胃痙攣gastrospasm。
6、食慾不振anorexia。
7、消化不良dyspepsia。
8、寄生蟲parasite。
9、小兒驚風Infantile convulsion。
【取穴】
仰臥,中脘上1寸取之。
【解剖】
動脈靜脈及神經分佈同中脘穴;內部為肝下緣及幽門部。
【方法】
針6~8分。灸15~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上脘與中脘穴一樣,都是屬胃絡脾,是足陽明胃、手太陽小腸、任脈之會穴。
2、用針時,宜先補後瀉。如治風癇、熱病時,則先瀉後補有立癒之效。
(4)中脘穴。
大便瀉泄有多種,抽腸刮肚隱隱痛。
主瀉六腑1、胃。2、大腸。3、小腸。4、膽。5、膀胱。6、三焦之熱氣,及消炎。
中脘 Chung1 Kan3 (cv_am_12)任脈conception (C V)
又名太倉、胃脘、上紀、中管、胃募。手太陽小腸、手少陽三焦、足陽明胃之所生,任脈之會穴,為胃之募穴。
為回陽九針之一。
【部位】
臍上4寸。
【主治】
1、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2、胃擴漲dilatation of stomach。
3、胃痙攣gastrospasm。
4、食慾不振anorexia。
5、消化不良dyspepsia。
6、胃出血gastrorrhagia。
7、吐瀉vomiting。
8、霍亂cholera。
9、子宮病hysteropathy。
10、一切胃病gastragia皆取之。
【取穴】
仰臥,臍上4寸處,上脘下1寸取之。
【解剖】
在腹白中線上,有腹壁上動脈、靜脈;分佈第七肋間神經前支的內測皮支;當胃幽門部。
【方法】
針0.6~1.5寸。灸15~25分鐘,灸3~5壯。
【應用】
1、難經云:「腑會中脘」。疏云:「腑病治此」。
2、中脘穴為六腑之會,胃之募穴,能治一切胃病。不論虛、實、寒熱。都可有效治療。
3、由於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之氣,聚於中脘穴,又為中焦之中心,胃之募穴,故列為回陽九針之一。
4、胃痙攣gastrospasm。急性腸胃卡他acute entero- gastritis。慢性胃腸卡他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catarrhea:中脘穴配、足三里是特效穴。
5、霍亂cholera吐瀉:補中脘穴,瀉足三里是特效。可壯腸胃,引氣下行,扶脾健胃,強運化,升清降濁的作用。
6、瘧疾Malaria:針刺中脘穴,誘導病氣向四肢散出,常是一針見效。
7、哮喘病。胃病:特效五柱灸。中脘穴為中心,上巨闕穴,下為下脘穴,左、右為梁門穴。常是一灸雙治。 8、孕婦嘔吐vomiting of pregnancy:灸治中脘穴,特效。
9、手足冰冷。怕冷。唇青。厥逆無脈者,既死。謂中寒症:速灸中脘穴,有救。
10、下焦虛寒:中脘配、氣海穴。
11、上焦鬱熱:中脘配、合谷穴。
12、五臟氣微弱:灸中脘穴、補期門穴。
13、治腸中氣滯、瘴氣:灸中脘穴,瀉天樞,上脘穴。
14、治九種胃痛:灸中脘穴,配內關,公孫穴。
15、胃病。氣痛:灸中脘,配足三里,內關穴,梁門穴,肩隅穴。
16、肝發炎。吃不下食物:灸中脘,針足三里,內關,期門,梁門穴,肩隅穴。平肝化鬱,消化水穀。
17、胃寒。胃痛:灸中脘、灸脾俞,針足三里,內關,期門,梁門穴,肩隅穴。溫和脾胃而調中。
18、大腸漲鼓,大便不通:灸中脘、灸天樞穴,以利消導。
19、化瘀行血:灸中脘穴、瀉隔俞穴。
20、治蚘(蛔蟲)痛:灸中脘、針地倉穴。
21、胃痛不飲:灸中脘穴、配天樞、陰稜泉。有健脾化濕之作用。
22、解除孕婦惡阻、並使生產順利:灸治中脘穴。
23、【糖尿病】。蛋白尿者:灸中脘穴、配陽池、脾俞。三焦俞。這個疾病是脾臟發生障礙,糖份遂從尿中排出,所以治好脾臟,糖尿及蛋白尿,亦隨之而癒。
24、【診斷上】:胃痙攣症,中脘穴上有壓痛感。如患12指腸潰瘍者,可用食指按壓中脘穴5分鐘,患者感覺出熱氣滿腹,且有一股熱氣,循著任脈至喉間。
25、【霍亂cholera】(1)『治療』:先針刺10宣、再針曲池、尺澤、委中、崑崙、內關、中脘、霍亂cholera少衝。然後以鹽放在臍心,置艾草灸之,待患者呼吸有熱感,疼痛停止,嘔瀉亦停。
『服藥』:再進六和湯有奇效。
26、【霍亂cholera】(2)
『治療』:先針刺水溝、少商、關衝、10宣、委中出血,繼針合谷、曲池、素聊、太衝、內庭、中脘、間使、懸鐘。可以不要而癒。
27、【胃下垂】:
『治療』:先針刺中脘、配大椎、大杼、梁邱、足三里,用重刺激法,使全身瞬間有強烈刺激感,神經緊張,間接使胃肌肉,亦因而上縮。如此可使下垂部份,縮至原來位置,而告痊癒,臨床經驗,效果良好。
28、【胃癌】
『治療』:針灸內關、足三里、中脘、下脘、「硬塊之頭尾」各刺一針,繼之隔薑灸,或針上灸,又灸痞眼(奇經,背部腰椎lumbar第一節之下外開3.5寸處取之)。
『補助穴』:公孫、內庭,針灸癒後良好,約十餘次可癒。
(5)足三里。
肚子腹部疾病(4) abodemen illness
足三哩 San 1 Li 3 (S_36) 足陽明胃經
又名足三里、下陵、鬼邪。陽明胃經氣之所入,為合穴屬土,
回陽九針之一
【取穴】
(1)、正坐屈膝,大姆指尖按膝蓋骨內側,余四指並攏自然下垂於膝蓋骨外側,當中指尖處是穴位。
(2)、適外膝眼之下方3寸,脛骨外緣1寸處。
(3)、脛骨由下往上摸至,脛骨微隆起處外側約1寸之二肌肉陷中是穴位。
(4)、外膝眼直下約3寸,脛骨外緣取之。
【方法】
(1)、針8分或1.5寸,留針15紛鐘,灸20~30分鐘,灸5~7壯 。
(2)、點刺放血。
【主治】
(1) 、消化不良dyspepsia 。
(2) 、胃痙攣stomack spasm 。
(3) 、食慾不振anorexia 。
(4) 、口腔疾病oral cavity disease。
(5)、腹膜炎peretonitis。
(6)、便秘constipation。
(7)、四肢倦怠、麻痺、神經痛 。
(8)、腳氣beriberi。
(9)、頭痛headache。
(10)、眼疾及其他慢性疾病。
【應用】
(1)、足三里主瀉胃中之熱、發炎,針療時針感到足背部,亦可到胃部。 神經衰弱neurasthenia用『點刺法』。
(2)、主降上逆之濁氣,生下陷之清氣,治濁氣上塞之症。
(3)、小兒麻痺後遺症及消化不良之腹瀉lienteric dirrhea。
(4)、鼻疾rhinopathia的重要穴。
(5)、胃潰瘍gastric ulcer a、足三里 配b脾俞。
(6)、急性胃炎acute gastroenteritis a、足三里 b 中脘 。
(7)、凡上身針灸後,必灸足三里以利行氣。尤其針肩井後,必針足三里,以利調氣。
(8)、常灸足三里,元氣大增,腸胃消化及吸收增強。
(9)、小兒忌灸足三里,三十歲以上方可灸,否則反生疾病。但 只針不灸不在此限。針足三里對小兒適應症很廣。
(10)、小兒麻癖症:a、陽關b、陰谷為主穴。c、再針健側足三里,臨床上甚佳。
(11)、預防中風apoplexy:常灸足三里,以保健康。在半年內,足部脛骨常感痠麻、重癖。此為中風之前兆。
(6)幽門穴。
十二指腸潰瘍侵,心窩右下痛沉沉。
幽門 Yu1 Men2 (k_21) 足少陰腎經。
又名上門。足少陰腎經脈與衝脈之會穴。孕婦禁灸。
【部位】
在巨闕穴旁5分。
【主治】
1、一切位疾病gastropathy。
2、嘔吐vomiting。
3、吞酸吐涎沫(溢口水)salivation。
4、惡阻。
5、腹上部之鼓脹adominal distension。
6、肝病heptopathy。
7、肋間神經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8、支氣管炎bronchitis。
【取穴】
仰臥,肚臍外開5分,是盲俞穴,直上6寸是幽門穴。
【解剖】
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脈、靜脈;分佈?第七肋間神經;左為肝左葉,又為肝右葉。
【方法】
針4~6分。灸10~15分鐘,灸1~3壯。
(7)梁門穴。
十二指腸潰瘍侵,心窩右下痛沉沉。
梁門 Liang2 Men2 (s-21) 足陽明胃經。
孕婦禁灸。
【部位】
在肚臍上4寸,外開2寸。
【主治】
1、脫肛prolapse of anus。
2、各種胃病gastrlagia。
3、尤其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4、食慾不振anorexia。
5、消化不良dyspepsia。
【取穴】
仰臥。肚臍上4寸,外開2寸。
【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深層為腹直肌;有第七肋間動脈靜脈之支,腹壁上動脈、靜脈;正當第七肋間神經分支處;深層當肝下緣,胃幽門部。
【方法】
針4~5分。灸15分鐘,灸3壯。
【應用】
1、胃癌(在初期未見精神萎靡時)gastric carcinoma;
『治療』:用大蒜切片,墊以麝香加艾草灸之。左梁門穴。配身注穴。心俞。次聊。中脘。左陽池。曲池。足三里。太谿。針治同樣有效。
注重配穴;
認清病症,相關穴道。相互配穴,僅供參考。有病到醫院,會診家醫科,檢查確認病症。
(
知識學習
|
健康
)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128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