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清照的故事14-李清照年表2
2008/08/01 19:22:54瀏覽2948|回應1|推薦30

李清照年表2(25歲至48)

17.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李清照25歲,居青州。清照命其室曰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與趙明誠讀書、鬥茶,琴書自娛,心情舒暢,甘心終老是鄉。趙明誠撰《金石錄》,李清照筆削其間

18.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李清照26歲,居青州。

19.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李清照28歲,居青州。九月,趙明誠、李清照題名雲巢石。據清人王志修詩自注,石高五尺,玲瓏透割,上有雲巢二篆書,其下小磨崖刻辛卯九月,德父、易安同記。現置敝居仍園竹中。(該石題記,後人多認為系附庸風雅者所偽造。真偽尚待考訂,姑系于此。)

20.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清照29歲,居青州。是年,趙明誠兄存誠以秘書少監言訪遺書事,思誠亦當起複。

21.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李清照31歲,居青州。是年,張耒卒。

22.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李清照32歲,居青州。是年,周邦彥提舉大晟樂府。

23.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李清照33歲,居青州。收書既多,於是幾案羅列,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金石錄後序》)趙明誠於歸來堂再閱《集古序》。

24.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李清照34歲,居青州。九月十日,河間劉支為趙明誠《金石錄》前三十卷作序,題《金石錄·後序》。前此趙明誠自己曾作《金石錄·序》。

25.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李清照35歲,居青州。仲冬廿六夜,趙明誠再觀《集古錄》。

26.宋徽宗宣和元年至宣和二年(1119—1120年)李清照36歲至37歲,居青州。

27.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李清照38歲。春,李清照居青州。是年,明誠知萊州。秋,清照自青州赴萊州。途經昌樂,作《蝶戀花》詞,題為《晚止昌樂館寄姊妹》。八月十日,李清照到萊,作《感懷》詩。是年,周邦彥卒。

28.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李清照39,居萊州。趙明城守萊州期間,在城南天柱山、雲峰山。先後得北魏鄭羲上、下碑。隔日,趙明城重現所題歐陽修《集古好·跋尾》舊跡,又題云:壬寅歲除日,於東萊郡宴堂重現舊題,不覺悵然,時年四十有三矣。

29.宋徵宗宣和五年(1123年)李清照40歲,居萊州正月八日(初七),李清照與趙明誠在萊州靜治堂共同輯集整理《金石錄》且裝卷初就。 

30.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李清照42歲。趙明誠守淄州。夏,趙明誠于淄川邢氏之村得白居易書《楞嚴經》與李清照共賞。是年,金兵大舉南侵。十二月,徽宗詔太子嗣位,是為欽宗。

31.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年)李清照43歲。趙明誠守淄州。是年冬,金軍破東京。

32.宋欽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歲。三月,趙明誠奔喪南下。四月,金這俘徽宗、欽宗北去,北宋亡。五月,康王趙構即位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為高宗,南宋開始。八月,趙明誠起知江寧府,兼江東經制副使。是年冬,李清照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淮,又渡江,於翌年春天至建康(江寧) 

33.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李清照45歲。趙明誠守江寧。春,李清照至江寧。是年,李清照有詩刺宋室君臣逃跑偷安雲: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又雲: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俞正己《詩說雋永》) 李清照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周軍《清波雜誌》)當亦在此年。 

34.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李清照46歲。二月,趙明誠罷守江寧。三月,具舟上蕪湖,入姑孰,將卜居贛水。舟過烏江縣,李清照作絕句吊項羽。五月,至池陽,趙明誠被旨知湖州,遂安家于池陽。李清照留此,趙明誠獨赴召,途中賓士,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痞(《金石錄後序》)。七月末,李清照得到趙明誠臥病的消息,遂解舟,一日夜行三百里趕往建康探視。八月十八日,趙明誠卒于建康。李清照撰祭文悼念趙明誠。葬畢趙明誠,李清照大病。事勢日迫,遣人將行李送往時任兵部侍郎、從衛太后在洪州的趙明誠妹婿李擢處。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李清照寄存于洪州的文物散為雲煙。時李清照之弟李亢任敕局刪定官,李清照欲依之。 

35.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李清照47歲。自上年就傳有密論列明誠者,有所謂玉壺頒金之語,李清照被迫以所有古銅器等物追隨帝蹤,希圖投進。先後經越州、明州、奉化、嵊縣、台州,自黃岩雇舟入海。是年正月,至章安鎮。二月,隨禦舟至溫州後或者有經三山(福州)往泉州之想,故有《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之作。九月,金人立劉豫為齊帝。李清照賦《詠史》詩諷之。詩雲: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朱熹《遊藝論》) 十一月,朝廷放百官。十二月,李清照往衢州。 

36.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李清照48歲。三月,李清照赴越州,卜居土民鐘氏宅。臥榻之下五簏文物被穴壁盜去。後知盡為吳說轉運使賤價得之。

註音樂來源: 亞洲唱片 花下解賞-彩雲南天 純屬欣賞 如有侵權 敬請告知  

重要參考資料:

1. 台北三民書局之「李清照集」

2. 中華古籍-李清照全集

3. 歷代名家新編輯評價篇 李清照詞 新編輯

4. 李清照集校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 本李清照之故事乃集合各家學說與網路資訊,共賞之,非本部落格主之創作,惟共賞之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dscapeecology&aid=2095779

 回應文章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日暮之美-1
2008/08/02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