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企業改造需要的是天然水不是桶裝水
2012/08/24 08:56:41瀏覽679|回應0|推薦5

 

民間有句話叫做一招半式闖天下,宋代趙普可以用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些不是吹捧的話,而是另一面的思維:半桶師!簡單地說是一知半解,甚至可以批評不學無術!如同三國名將夏侯惇之子夏侯琳,貴爲國戚,平日只好批評吹噓,結果卻只能遁入羌人當夷狄!台灣政壇,此類半桶師更是不勝枚舉,只有足夠的官威,沒有足夠的腦容量,動不動說些冷笑話,讓人啼笑皆非!也因此,看到經濟日漸衰退,找到的解決之道不是推給前朝就是怪罪國際局勢(同樣面對風暴,只有台灣站不起來,菲律賓、越南都蓬勃發展,遑論南韓)。如果期待這種“有為”的政府來拯救臺灣經濟,順便拉拔自己懂得企業,還是算了吧!等人做飯,不如自己先烤點番薯墊墊肚子吧!

 

企業經營到一定階段都會面對瓶頸,這時許多人選擇向外求援,這也是那麼多企管顧問公司林立的原因。一堂課好幾萬,如果是名師,那還會班班爆滿!然而,許多情況都只是派遣一些所謂企管顧問來協助診斷、提出解決之法。筆者聽過無數次這類的“研討”(當然是老闆花錢),說者雖不同,語法卻幾乎同出一轍!講了一大堆,當時聽了似乎有些共鳴,警覺自己怎麽那麼笨,原來問題那麼簡單,可是整本搬回來實施後,不是窒礙難行,就是問題一堆,舊的問題還沒解決就發生新的問題,於是再花更多的錢去求助,這樣循環的結果,只是努力花錢,卻没解決問題!

就算寫著天然水依舊是桶裝水

 

先父在世時曾經告訴筆者一個簡單的道理: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什麼大問題!看到社會新聞,那些財大氣粗者開著進口跑車,對着交警開單無動於衷,因為他根本不在乎那點錢,但是如果被以“妨礙公務”起訴,那就麻煩些,還好這些人平時“交際”都不錯,不是民代就是官員就會來“關切”一番,通常都能得到“圓滿”結果!直銷業者說的“錢不是萬能”目的在導引出下一句“沒錢萬萬不能”!然而,有許多企業不缺錢,但就是解決不了內部問題。包括最近媒體寵兒HTC,內部問題被渲染,外部競爭不如人,對王董而言,如果有人能解決這些問題,“錢”好商量!

 

桶裝水感覺乾淨(如果不是大陸那種黑心將自來水裝桶子的話),在過濾許多“雜質”留下所謂純淨水,純度有多少呢?對人們有何用處呢?你真喝得安心?對於必須洗腎的人而言,他要的就不僅指桶裝的純水,而是更加純淨的“純化水”透過血透機來處理尿毒等。對於企業而言,桶裝水般的企業改造系統,不見得適合自己的公司,因為自己公司所留下的“殘毒”不是靠“純水”就能解決的。也正因為如此,有那麼多的企管顧問、套裝軟體,問題依舊解決不了!

 

廣告詞:天然的最好!套用在企業管理改造工作上,就是讓員工能夠發揮,並且真正融合,而不是將他們轉化成纯水!桃園有家知名變壓器生產廠家,在薪資制度上將績效獎金運用到極致,甚至取消打卡制度,感覺非常“人性”。可惜主事者只是把他當工具,而不是真心付出,結果形成8點上班,大家都趕在7點半前到,因為遲到事小,比人晚到績效分數低,影響就大;5點下班鈴聲響,沒人敢打頭陣下班,都是三三兩兩、畏畏縮縮偷偷離去,有些人甚至“主動”留下,直到9點才“依依不舍”的離去。因為員工如此,所以幹部就要來得更早,走得更晚!這樣的措施結果是公司無朝氣,效率始終低落,老闆痛罵花那麼多錢請人研究出來的制度,為何會搞得了無生氣!

 

台灣許多工廠善於鑽營法律漏洞,對於“無薪假”(吴副誇稱可得諾貝爾獎)更是玩到極點。美其名周休二日,卻告訴你他們是采責任制、績效考覈,變成假日幾乎都來上班,誰也不敢休假!可笑的是,居然沒有加班費,所以也就沒有違反勞基法的問題!這種等同於拿一份薪資做兩份工作的結果,卻是臺灣競爭力日漸低落!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企業對員工斤斤計較,政府對科研人員剋剋扣扣,社會對高階人才動輒冠以“肥貓”,這樣如何提昇競爭力?當年爲求國防自主,台灣拼命打造出IDF,不管他是只能fly不能fight,那是省吃儉用截長補短挪出經費才有的成果(如果不是有IDF,美國還不見得會賣F16)。

 

天然水雖然雜質多,但是接受者衆,也最能因地制宜,多方變化。對於企業而言,他要的企業改造肯定是針對自己內部,提昇效能、競爭力為主。桶裝水的顧問模式,不管他是名牌還是半桶水,都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唯獨天然水不會有這問題!

 

天然水在哪裏?首先他當然必須是無污染!也就是企業不能先入為主的思維,而是要給個大方向,讓自己的員工能够發揮自己的才能。例如前述例子,不打卡很好啊,工作做完善,時間到就下班,有何不可?企業主要的難道不是工作做好嗎?強留在廠內,留人心不留又有何用?筆者前文舉過一家台灣在深圳的公司,員工瞭解老闆習性,變成正常時間不做事,反而是下班後趕著做,結果搞的天怒人怨,效率、品質低落,人員異動率偏高!他們接觸不到天然水,而是僵化的教條!

 

HTC而言,(筆者與其有些淵源,當另爲文),王董走錯路線,把有機會勝利的王牌給打死!誰是他的王牌?王董心裏知道!移到中國就有機會嗎?那只是把自己品牌拿去與中國山寨比高下,本末倒置的做法!當年的風光只怕再也難現!只有整合資源,協力抗韓才有機會。這個資源不僅來自外部,主要還在內部!只有讓內部接觸天然水,讓內部脫離恆溫區,瞭解外部氣候的變化,讓天然水即使不必化妝成桶裝水也能有其純淨、吸引人的一面,這才是決勝點!

 

台灣每遇颱風,許多地區就淹水,政府部門除了花錢救災,就只能胡亂治水,就如農委會主委與雲林縣長之爭一樣,各說各話!倒霉的永遠是百姓!因利勢導的做法時常被口水掩蓋,只有好大喜功的工程,看不到造福後世的植樹做法。企業尋求解救之道如果還是只能仰賴外部和尚胡亂誦經,不能將污染員工天然水屬性的根源找出,就算換再多的桶裝水,一樣會水土不服!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laluxi&aid=675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