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3/09/28 22:43:40瀏覽85|回應0|推薦0

(唐老師)

過去中國民間的長者 ,終年祭祀不斷 ,他們祭天祀地 、祭神祀鬼、拜祖先,祭節氣,自幼至老,生活的頭等大事,就是這種綿綿密密終年不輟的四時祭儀 ,造成他們心中有個清平世界,有個朗朗乾坤, 有個不欺暗室、天地有神明在凝視的人生觀。進而成就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蘊。

祭祀是離不開香燭的,隆重的有三牲、五牲加茶酒,再清簡的那怕只是一杯清茶,若沒有香不能成祭祀。

但為什麼一定要有香呢?佛經記載;三界六道有情眾生,皆須依「四食而住」。何謂四食?即段食、觸食、思食、和識食 。

常言道;「人爭一口氣 ,佛爭一柱香」。此處的佛即弗人,換言之,正為神、不正為鬼,均是弗人。因其無形並無相之故。活人靠著食物養著一口氣才能活,一口氣不來就弗人,神鬼是靠攝受香中的能量來維持靈力。一切的無形眾生, 都是聞氣而為其飲食,所以香火越盛的廟所供養的無形其靈也越強,神通也越顯赫。

神通者,佛經言: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 。

在大中華的生活圈裏,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文人雅士品書畫、品茶、品香、其中以品香耗資最巨,有閒之外、還要有錢,因為她們品的是沈香。沈香品種甚多,早已單獨成為一門學問。而民間庶民生活與巫、醫、樂都息息相關,巫者通天人,醫者感人我,樂者與天地萬物人我古今應和聲息,她們都要用香。故古人撫琴弄箏往往先焚一爐香,西方學院教人唸書,強調的是分析、排比、論證、思辨,與東方文化重在一個「感」字, 感而遂通,故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東西文化的差異,真是天遙地遠,西方學者若不能明白「香」在東方文化所扮演的角色,絕不配稱為漢學家。

 

祭祀是人神相接之具體表示,用意固在敬神,但也重在求神,所謂敬神即敬天尊祖,崇德報功。求神在求消災降福,個人要富貴長命,團體要風調雨順,合境平安。既然有求有敬,能不用好香否?

好香之最莫過於沈香,但製香的秘訣,卻在比例。這就像名貴的香水是按比例調出來的,單一的香味,例如玫瑰、依蘭,以其單一,故乏幽遠的意境,常缺乏後勁。像以玫瑰為主體的香水,有名的如香奈爾五號、雅斯蘭黛的青春露,都是經過調製,比例多少是她們的秘密。再說沈香品種甚多,除了比例又因原生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俟後再專題介紹。

( 知識學習健康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weiic&aid=87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