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6 01:02:18瀏覽616|回應3|推薦85 | |
一朵由內而外綻放的心靈之花,是因為自然綻放而體驗到綻放 一朵由外而內灌溉的虛擬之花,是因為加諸灌溉而虛擬那綻放 好比體驗到什麼再去詮譯什麼,並非是虛擬什麼再去接受什麼 快樂的時候體驗到絕對的快樂,悲傷的時候體驗到絕對的悲傷 心裡的那個怎麼了就是怎麼了,別讓嘴上的那個牽著走說了算 人們總喜歡主宰和控制自身的所有情緒或感覺,事實上,愈是主宰或控制而來的一切,就愈是陷入那反控制或主宰的相對裡.好比明明是悲痛萬分或是氣急敗壞,應該是體驗那悲痛和氣急的身心靈感知,而往往在無意識裡,人們總會先去試著想像如何不痛,如何不氣的情境和應對來自我壓抑或自我抗拒. 體驗所有的情緒或感覺,是沒入體驗,成為體驗本身的過程,當自身與體驗結合為一時,便能清楚知曉所有身心靈層面(由淺中深層覺知)裡的所有生起變化,即來自無意識創造而出的身心靈密碼程式,就能由有意識來進行解碼.
自身必須先以一個靜觀者之姿,才能明白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體驗,都為自身所創造而出.再由知曉自身是創造者的自知,創造出生命的體驗,去見證到自身即為萬有之本源(靜觀).
很多時候,往往自身所認知或以為的自知,並非是真正的知.那個知是與體驗同時運行而來的另一套自我虛擬的假意為知, 這真知與假知到底差在哪?這就好比當自身走在路上,看到有個自稱是自己的路人甲,在一旁的本尊,除了心知肚明而哈哈大笑外,一點兒也不想到處喧揚與虛張聲勢.自身就是自身的本尊,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真知,就是知的本身,就只有知,一如體驗而來的體驗,就是體驗的本身,自身所有對體驗的認知和詮譯都是那體驗的認知和詮釋,並非是由自身的詮釋或認知而去虛擬體驗或是假意體驗.就像是人們總是在悲傷的時候,虛擬出”不可以悲傷,要很快樂”的假意體驗,或是告訴自己應該如何,不可以如何的虛擬體驗.
去臣服所有的情緒與感覺的感知層面 靜默即自身就是體驗本身的全然結合 本身即本身,怎麼說即怎麼是的創造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