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通貨膨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是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物價很快地上漲的情況下,就使貨幣失去價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標準界定。一般界定為每月通貨膨脹50%或更多,但很多時在寬鬆上使用的比率會更低。多數的經濟學家認為的定義為「一個沒有任何平衡趨勢的通貨膨脹循環」。當越來越多的通膨現象隨著週期反覆發生會產生惡性循環。有關惡性通膨的肇因雖有很多爭議,可是當貨幣供給有異常的增加或錢幣大幅的貶值,且常與戰爭(或戰後)、經濟蕭條、及政治或社會動盪聯繫在一起時,惡性通膨便日益明顯。
目錄
[隱藏] 1 惡性通膨定義
2 世界各地的惡性通貨膨脹 2.1 亞洲 2.1.1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2.1.2 中華民國台灣時期
2.1.3 以色列
2.1.4 菲律賓
2.2 歐洲 2.2.1 奧地利
2.2.2 白俄羅斯
2.2.3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2.2.4 但澤自由市
2.2.5 喬治亞
2.2.6 德國
2.2.7 希臘
2.2.8 匈牙利
2.2.9 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
2.2.10 波蘭
2.2.11 羅馬尼亞
2.2.12 俄羅斯
2.2.13 土耳其
2.2.14 烏克蘭
2.2.15 南斯拉夫
2.3 美洲 2.3.1 阿根廷
2.3.2 玻利維亞
2.3.3 巴西
2.3.4 尼加拉瓜
2.3.5 秘魯
2.3.6 美國
2.4 非洲 2.4.1 安哥拉
2.4.2 馬達加斯加
2.4.3 莫三比克
2.4.4 薩伊
2.4.5 辛巴威
2.5 大洋洲 2.5.1 雅浦島
3 遏止惡性通貨膨漲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連結
[編輯] 惡性通膨定義
1956年,Philip Cagan撰寫的Monetary Dynamics of Hyperinflation,一般被視為最早研究惡性通膨的書目,他當時把每月50%以上的通膨,稱為「惡性通膨」,又或「超通膨」。目前國際會計標準29指惡性通膨具有四項特徵:
公眾不願持有現金,寧可把金錢投放在外國貨幣或非貨幣資產。
公眾利用外國貨幣,結算自己本國貨幣的資產。
信貸是按借款期內的消費力損耗計算,即使該時期不長久。
利率、工資、物價與物價指數掛鉤,而3年累積通膨在100%以上。
在日常生活中,公眾輕易感受得到惡性通膨的影響。在一些知名例子中,德國在1920年代初的物價,曾在每49小時增加一倍;1940年代初的希臘被德國佔領時,物價每28小時上升一倍;匈牙利戰後曾每15小時增加一倍。這種極端例子一般在戰事發生,即使近數十年亦時有出現。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南斯拉夫每月的通膨就高達3億1300萬%;烏克蘭、秘魯、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亦在1980或90年代面對嚴重通膨。最近期例子為辛巴威。
[編輯] 世界各地的惡性通貨膨脹
[編輯] 亞洲
[編輯]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主條目:中國大陸通貨膨脹 (1938年-1950年)
中國在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便陷入了惡性通貨膨脹,在1946年—1949年間達到高潮。政府因開戰而支出大為增加,但戰後的中國通膨仍在繼續。1947年國府甚至曾凍結工資,亦無果而終。當時的輿論稱:在百業蕭條的中國,唯一仍在全力開動的工業是鈔票印刷業。1947年發行的鈔票最高面額為5萬元,到了1948年中已到了1億8千萬。法幣的發行量自抗戰結束時的5569億元增長到1946年發行的8.2萬多億元,而後到1948年時已激增至660萬億元[1]。當時甚至有造紙廠以低面額法幣作為生產原料而獲利。 1948年國民政府實施貨幣政策改革,用新發行的金圓券取代原有流通的法幣,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金圓券的發行額就增至1千萬,甚至在地區性的新疆省銀行曾在1949年發行了面額為60億圓的紙幣。
[編輯] 中華民國台灣時期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退出台灣,原有由日本臺灣總督府在台灣發行使用的「台灣銀行券」在1946年改為「台幣」,然而由於國共內戰,中華民國政府以輸出貨幣取得台灣民間米、鹽、糖、礦物等資源,使台幣在1947年造成通貨膨脹,進而使台幣的發行面額增加,最高曾發行「一百萬元」面額的鈔票。這也是造成二二八事件的因素之一。在1948年,因為上海金融危機,終於釀成臺幣幣值大幅貶值的惡性通貨膨脹,惡性的通貨膨脹使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發行「新台幣」來取代原有的「台幣」(原先的「台幣」改稱「舊台幣」),兌換比率為40,000比1,即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此通貨膨脹因為美援及美國介入中華民國內政(改善資源分配)而結束。
[編輯] 以色列
以色列於1970年代開始通膨率攀升,由1971年的13%上升到1979年的111%,然後再從1980年的133%躍至1983年的191%和1984年的445%,當時預計通膨率會於一兩年內升到四位數字水平。1985年以色列政府頒布律例凍結所有物價。1985年的通膨率降至185%,比1984年的一半還要少。數月後政府開始對某些東西實施解凍,有些貨品價格要到一年後才獲解凍。1986年的通膨率只有19%。
[編輯] 菲律賓
[編輯] 歐洲
[編輯] 奧地利
在1921年至1922年間,奧地利的通貨膨脹達到了134%。最高的鈔票面值為500,000奧匈克朗。
[編輯]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從1984年到1992年期間通膨穏定。1993年貨幣最高金額是5,000盧布,1999年變為5,000,000盧布。2000年的貨幣改革令1新盧布 = 1,000舊盧布。2005年貨幣最高金額為100,000盧布,等於2000年前的100,000,000(一億)盧布。
[編輯]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在1993年經歷最嚴重的通膨。1992年,貨幣的最大面額是1,000 第納爾(dinara),到1993年已是100,000,000 (一億)第納爾。在塞族共和國(Republika Srpska),貨幣的最大面額由1992年的10,000第納爾變至1993年的10,000,000,000(一百億)第納爾。1993年曾印製過50,000,000,000(五百億)第納爾的鈔票,可是從未發行。
[編輯] 但澤自由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格但斯克叫作「但澤自由市」,是一個自由市,不屬於任何國家。在1923年,但澤經歷最嚴重的通膨:在1922年,當地最高面額的鈔票只是1000馬克,但到了1923年,最高面額的鈔票是一百億馬克。
[編輯] 喬治亞
喬治亞在1994年間經歷最惡劣的通膨。1993年貨幣最高面額是100,000拉里(lari,喬治亞語:ლარი);1994年貨幣最高面額為1,000,000拉里。在1995年的貨幣改革下,1個新的拉里代替1,000,000舊拉里。
[編輯] 德國
德國在1923年至1924年間遇到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在1922年間,最高的貨幣面值是五萬馬克;而在1923年間,最高的貨幣面值就是一百兆馬克(即一百萬億馬克)。在最嚴重的時候,八百億馬克幣只與一美元等值。1923年時,德國馬克已貶值到僅能當作壁紙使用。
[編輯] 希臘
希臘於1944年經歷最嚴重的通膨。1943年貨幣的最大面額是25,000德拉克馬。到1944年,最大面額升至100,000,000,000,000德拉克馬。1944年的貨幣改革令一新德拉克馬代替50,000,000,000德拉克馬。1953年的另一次貨幣改革又使1新drachmai代替1,000舊德拉克馬。惡性通膨的總體影響:1個1953年的德拉克馬等於50,000,000,000,000個1944年前的德拉克馬。希臘的通膨率高達百分之85億。
[編輯] 匈牙利
匈牙利於1945~46年間經歷近代史中最嚴重的通貨膨脹。1945年前,貨幣最高金額為1,000帕戈(Pengő)。在1945年底前,最高金額為10,000,000帕戈。1946年中最高金額是100,000,000,000,000,000,000(一億兆,即一萬億億)帕戈[2],成為歷史上最高面額的發行貨幣,通貨膨脹率達百分之4.19百京(quintillion)。一種特別貨幣,名為稅帕戈(adópengő)被推出,用作繳稅和繳交郵費之用[3]。稅帕戈的價格每天調整,由收音機宣佈。1946年1月1日,1稅帕戈等於1帕戈,到7月底1稅帕戈已經等於2,000,000,000,000,000,000,000(二十億兆,即二十萬億億)帕戈。
有消息來源[4]指,惡性通膨由一班蘇聯馬克思主義者策劃,目的是消滅匈牙利的中上階層。1946年的貨幣改革將貨幣改作福林(forint)。之前於1922年至1924年間匈牙利旳通膨率高達98%。
[編輯] 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
克拉伊納於1993年經歷過最惡劣的通膨。1992年貨幣最高金額是50,000第納爾(dinara),1993年為50,000,000,000第納爾。這個未被確認的國家於1993年重新納入克羅埃西亞一部分。
[編輯] 波蘭
波蘭於1990至1993年間經歷最惡劣的通貨膨脹。1989年貨幣最高金額是200,000茲羅提(złotych),1991年變為1,000,000茲羅提,1992年又變為2,000,000茲羅提。1994年的貨幣改革將1個新茲羅提取代10,000舊茲羅提。之前於1922年至1924年期間,波蘭通膨率高達275%。
[編輯]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仍在處於穩步通膨期。1998年的最大幣值是100,000列伊 (lei),2000年是500,000列伊,2005年初是1,000,000列伊,2005年七月1個新列伊代替10,000個列伊。2005年的通膨率為10%,2006年最大幣值是500列伊 (等於5,000,000個舊列伊)。
[編輯] 俄羅斯
於1921年至1922年內戰期間,俄羅斯的通膨率高達213%。
1992年是蘇聯時期後經濟改革的第一年,通膨率達2,520%,主要原因是一月時物價放寬限制。1993年整年通膨率是840%,而1994年是224%。盧布從1991年1美元兌100盧布跌至1美元兌30,000盧布。
[編輯] 土耳其
1990年代,土耳其正面對著最嚴峻的通膨問題,最後更於2001年因通膨問題而陷入經濟衰退期。1995年貨幣的最大金額是1,000,000里拉,到2000年是20,000,000里拉。最近土耳其的通膨率降至單位數字水平,是數十年來首次的。2005年的貨幣改革推出了新土耳其里拉,1新土耳其里拉可兌換1,000,000舊里拉。
[編輯] 烏克蘭
烏克蘭於1993年至1995年經歷過最惡劣的通膨。1993年前,貨幣最高金額是1000 karbovantsiv(烏克蘭語:Карбованець),到1995年,貨幣最高金額是1,000,000 karbovantsiv。
[編輯]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從1989年到1994年經歷了惡性通膨期。1988年的貨幣最大面額是50,000第納爾。1989年已是2,000,000第納爾。1990年的貨幣改革令1個新第納爾取代10,000個舊第納爾。1992年的貨幣改革令1個新的第納爾取代10個舊第納爾。1992年的貨幣最大面額是50,000第納爾,到1993年則是10,000,000,000第納爾。1993年的貨幣改革使1個新的第納爾代替1,000,000第納爾,可是在年度結束,最大幣額是500,000,000,000第納爾。一個月後令一次的貨幣改革令1新第納爾 (novi dinar)取代12,000,000第納爾。惡性通膨的整體影響:1單位新第納爾約為1 × 1027~1.3 × 1027個1990年前的第納爾。
[編輯] 美洲
[編輯] 阿根廷
由1975到1991年,阿根廷保持著一個較穩定的通貨膨脹。1975年初,最大面額的貨幣為1,000比索(Peso Ley)。到1976年底,最大面額的貨幣為5,000比索。1979年初,為10,000比索。1981年底,面值達到1,000,000比索。1983年貨幣改革,1阿根廷比索(Peso argentino)可以換10,000舊比索。1985年貨幣改革,1 austral(奧斯特拉爾)可換1,000阿根廷比索。1992年的貨幣改革令1新比索(Peso Convertible,可兌換比索)代替10,000 australes。惡性通膨的整體影響:1新比索 = 1983年前100,000,000,000(一千億)比索。
[編輯]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在1984年至1986年間經歷最嚴重的通膨。1984年之前,貨幣的最高面額為1,000玻利維亞披索(Peso boliviano),而到1985年,最高面額已變成1千萬玻利維亞披索。1987年的貨幣改革,使和美元掛鉤的玻利維亞諾(Boliviano)取代玻利維亞披索。
[編輯] 巴西
從1986年到1994年,巴西貨幣(República Velha)因期末的通膨而要三次變換。若將期間的幣值更改計算在內,一個1960年代的cruzeiro於1994年只值不夠一兆分之一美元(即一萬億分之一美元)。1994年開始採用一種新的貨幣──雷亞爾(real brasileiro),而通膨最終受控。
[編輯]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在1987年到1990年間經歷最嚴重的通膨。1987年前,貨幣最高面額是1,000科多巴(córdobas),1987年是500,000科多巴。1988年的貨幣改革令1新科多巴取代1,000舊科多巴。1990年的最大幣值是10,000,000新科多巴。1990年中的貨幣改革令1個金科多巴(córdoba oro)代替5,000,000新科多巴。惡性通膨整體影響:1金科多巴=5,000,000,000個1988年前的科多巴。
[編輯] 秘魯
秘魯於1984年至1990年間經歷最嚴重的通膨。1984年貨幣的最大面額是50,000金索爾(Soles de Oro)。到1985年已是500,000金索爾。1985年的貨幣改革令1單位印替(Inti)代替1000單位的金索爾。1986年貨幣的最大面額是1,000印替,1990年則是5,000,000印替。1991年的貨幣改革令1新索爾(nuevo sol)代替1,000,000印替。惡性通膨的整體影響:1新索爾 = 1,000,000,000個1985年前的金索爾。
[編輯] 美國
在革命戰爭期間,美國革命政府的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通過發行一套名為「大陸幣」的紙幣。這些紙幣容易被偽造,所以大陸幣也很快貶值。在這時候,一句「一個大陸幣也不值」(not worth a continental,「一文不值」之意)成為一時流行的成語。在內戰的時候,由1861年一月到1865年四月,由南方美利堅聯盟國政府所控制的城市內的物價指數由100升到高達9000。
[編輯] 非洲
[編輯] 安哥拉
安哥拉在1991年至1995年經歷了最糟的通貨膨脹。1991年早期,最高面額為50,000寬扎(Kwanzas)。到了1994年,成為500,000寬扎。1995年幣制改革,1新調寬扎(kwanza reajustado)兌換1000寬扎。1995年最高面額為5,000,000新調寬扎。1999年幣制改革,1第二寬扎(Segundo Kwanza)兌換1,000,00新調寬扎。全部惡性通貨膨脹影響:1第二寬扎 = 1,000,000,000 (十億)舊1991年寬扎。
[編輯] 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法郎(franc malgache)於2004年經歷衝擊,貶值超過一半,從而引發嚴重通膨。2005年一月一日馬達加斯加阿里亞里(Malagasy Ariary)取代之前的法郎,兌換率為0.2阿里亞里等於1馬達加斯加法郎。2005年五月通膨率上升,引起騷亂,不過之後物價回落,局勢漸趨穩定。
[編輯] 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於1975年獨立時,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管理不善和殘酷的內戰從1977至1992年導致持續通貨膨脹。1976年的貨幣最大面額是100梅蒂卡爾(meticais)。2004年最大面已達到500,000梅蒂卡爾。2006年中的貨幣改革令1個新梅蒂卡爾(Metical da Nova Família)代替1,000梅蒂卡爾。
[編輯] 薩伊
薩伊於1989年到1996年間經歷通膨。1988年最大幣值是5,000個薩伊(法語:zaïre),到1992年是5,000,000個薩伊。1993年的貨幣改革令1個新薩伊(nouveau zaïre)代替3,000,000舊薩伊。1997年薩伊更改國名成為剛果民主共和國,並將貨幣轉為法郎(franc congolais)。1法郎為100,000新薩伊。惡性通膨的整體影響:1法郎 = 3×1011個1989年前的薩伊。
[編輯] 辛巴威
1980年辛巴威獨立時一辛巴威元約等於1.5美元。之後,通膨率高企和經濟崩潰令貨幣嚴重貶值,使很多機構轉用美元。
21世紀初辛巴威開始經歷惡性通膨,通膨率升至2004年初的624%,其後降至三位數字低位,之後攀升至2006年四月1,042.9%的新高[5]。
2006年的2月16日,辛巴威儲備銀行行長Dr Gideon Gono宣佈政府印了21兆辛巴威元來換取外幣,以支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欠款。
2006年五月初,辛巴威政府印製一共60兆辛巴威元的貨幣,用來支付兵警300%和其他公務員200%的薪金加幅。這筆錢不包括在本年財政年度的預算案中,而政府沒有解釋這筆錢的來源。
2007年6月,在辛巴威的通貨膨脹率已從早先估計的9000 %上升到11000 %。
在2008年5月5日,辛巴威儲備銀行發行的鈔票的價值1億元和2.5億元,10天後,新的無記名支票,價值5億元(當時約等於2.5美元)印發。5天後,一個新系列的筆記形式的「農支票」的發行面值50億元,250億元,500億元和1000億元(7月21日)。辛巴威5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已上升到2,200,000%。官方數字公佈的6月份的通貨膨脹率估計超過11,200,000%。至2008年12月,辛巴威政府發行100兆面額的新鈔,但實質上僅值25美元。
[編輯] 大洋洲
[編輯] 雅浦島
主條目:雅浦島石幣
位於太平洋的雅浦島以前用不同大小的石頭作為貨幣,價值最高的重數噸。石頭由210公里外的帛琉島運送過來,路途遙遠,再加上兩島之間海面情況惡劣,運送過程非常危險,很多石頭於海上不見,令這些石頭貨幣價值高昂。雅浦島居民非常珍惜這些石幣,因為大石不易被偷去,又供應不多。不過1874年有一名愛爾蘭人David OKeefe將之發展為商機,聘用島民從帛琉用船隻運載大石,然後用這些石頭和島民換取其他物品,例如海參和椰子肉乾。久而久之,數以千計的石頭被運到島上,使原本的石頭貶值。今天除了吸引到遊客的注意,無其他價值。
[編輯] 遏止惡性通貨膨漲
1.發行新式貨幣,並限期新舊式貨幣的兌換,在兌換期限過後,廢止舊式貨幣的流通使用。(止血)
2.新式貨幣採取通貨緊縮方式,貨幣的發行量以其政府的黃金儲備等值計算。(重建民眾對於貨幣的信心)
3.政府介入民生必需品的物價管制,對於有囤積或哄抬物價者予以嚴辦,並以公倉方式穩定物價。(平穩物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