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隨喜/霍霍新亮,砉然有響
2011/04/04 05:34:42瀏覽391|回應0|推薦23

──「法語之言」

這個時代,我們需不需要「法語之言」?

「法語之言」,如仁義道德,原都清楚明白,無庸置疑;但過度強調,卻又容易成為教條,輕易變成陳腔濫調,更轉成以理殺人。儘管如此,一個時代,若輕忽「法言」,若無此安穩信實,動輒將「法言」視為陳腐,那麼,這時代終將倒塌。一個時代,如果,輕薄搞笑成為語言時尚,浮誇虛矯成了話語主流,那麼,人將輕如飛絮,漂似浮萍。時間一久,將發現自己不知為何,內心空蕩,漸漸成了皮笑肉不笑;也開始感覺不對勁,旁邊的人日益陌生,越來越不真實,甚至都有點搞不清楚自己是誰了。一個不知「法言」為何物的時代,憂鬱症,蔓延著;虛無主義,籠罩著。

來說孔子吧!孔子是個離憂鬱、離虛無,都極遠極遠的漢子。說漢子,是因為,我不覺得他真像後儒及政治權威所說的那麼偉大,但是,我佩服他。認真說來,孔子是個連志向都談不上偉大的人;相較於佛陀誓願的無邊無盡,耶穌另建天國的凝望遠眺,孔子之志向,實在淡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所期盼的,不過就是歲月靜好,一個安穩信實的人世罷了!

孔子憧憬的禮樂治世,看似杳淼,其實不然;就說三、四十年前,許多人親經親歷的台灣民間,都還清楚可見那人世的禮樂風景。當時民間,古風多有,儘管未必全然,但總仍有七、八分的安穩信實。昔日老者,遠比現今有尊嚴;當時小孩,也比現在有童年。彼時生活,雖然艱辛,但其安穩踏實,恐非焦灼徬徨之今日所能相比;至於朋友間普遍的信實之風,更讓今日有心之人多有感慨。

當時,還有「法言」。學校裡人倫之教,雖多迂執,但仍深烙人心:縱然多少流於形式,也還是給了台灣年長一輩做人的一份底氣。至於民間,看似駁雜,實多禮義;人情義理,從來就只是生活之尋常;鄉下祭祀,四時不輟,傳統的敬天畏人,也未曾稍斷;閭閻之間,做人更得多有講究,總唯恐落人一個口實,人「言」可畏哪!這人「言」之可畏,固然可能是說三道四的流言殃及了無辜,但更多是「法言」的威力讓人世有了更深邃的安穩與信實。

而今,媒體滿嘴「民主」、「法治」、「創意」,學校整天「反毒」、「防愛滋」、「防性侵」,「反」個不停,「防」個沒完,這都算哪門子的「法言」?於是,治安敗壞,教育治絲益棼,越亂越忙,越忙越亂。究其實,台灣人心這等荒失,是源於言之不臧,是「法言」之迷失。

但事實上,許多真正的「法言」,許多的人情義理,儘管已被時潮視如敝屣,在你我心裡,卻完全不迂腐,半點不教條,都仍鮮活地存在著。那是做人的根本,更是文明的根柢記憶,拔不掉的。「法言」只須滌洗,不可荒廢;只能注入新意,不該連根拔起。「法言」,譬如刀刃,縱使時日已久,但須新發於硎,又可霍霍新亮,砉然有響。

【2011/04/04 聯合報】@ http://udn.com/

引用文章論語隨喜/霍霍新亮,砉然有響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oying1206&aid=50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