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悅】尋百工
2011/11/19 16:07:32瀏覽178|回應0|推薦1

著者:祈台穎、林品儀、紀岱昀、廖祿禎

摘要:

四個年輕人花了一年的時間,尋訪一百種市井職人的故事,許多存在的文化與技藝,已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地凋零與螁色,而在台灣土地上的新生代,鮮有認識或懂得這些國寶的存在,更惶於承續了……

許多人追求著成功,但成功究竟是什麼呢?是賺很多錢,還是很有名?我對這個名詞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四個年輕的孩子因為畢業專題的製作,騎著兩部機車,花了一年的時間,到全省各地探訪本土性的達人,閱讀此書,自己就像跟著環島旅遊一番,看了拉麵線、曬米粉、吹糖、手工汽水、採蚵、採菸葉、製疊蓆、編藤椅,編草鞋、釘木屐、織簑衣、編斗笠、捏麵人、做布袋戲偶、畫扇、做鴿笭等等……

這些職業中,有許多是我們聽過的,有些甚至連聽都沒聽過,像是編茶壽,原來在六十年代電器產品還不發達時,就有前人將稻稈編織及塑膠繩作成鳥巢形狀,內裡再縫上舖棉的花布,蓋上頂蓋後,裡面的茶壺可以保溫長達十多個小時,甚至可以放便當盒或熱水瓶呢!

而竹篜籠,大家一定不陌生,但卻鮮少有人能說出它的製作方法。蒸籠的大小通常以「鼎」為單位,手工綁蒸籠要先將孟宗竹劈成長長的竹篾,去青、去竹簧,再整篾定寬。蒸籠的底盤是將竹篾排整,用藤線或白鐵線綁緊,再用寬度不等的木片、竹片拗成圓形的外框,套入底盤。蓋子的編法更是複雜,有交叉編法、幾何圖紋梯形、菊花形、梅花形編法,甚至還有方形編法,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只能看到最普遍的圓形。

每翻一個單元,我們可以認識紮竹掃帚的阿公、做竹編的阿媽、做標本的師傅,許多愈來愈稀有的職人,縱然遇到國外聘請的機會,也捨不得離開在地的感情,又是多少年輕學子能夠明白的呢?

每一篇的介紹都深深讓我感動,看著這些堅持保存這些國寶技藝的老師傅們,每個人在做守護一生的工作時,臉上的表情都是十分專注的,我想,就是這種認真與執著,成為他們持續的動力。而分佈在市井各處的專家,無論有名沒名、生意淡旺,只要接到訂單,一定是十分細膩地完成作品,不時嚴格地檢視,才不負客戶所託。有著這樣精神的人們,就隱藏在我們生活的四周,但卻不被眾人發現。

我感謝這四位年輕的朋友,以及遠流出版。在這個亂象充斥的世代,能夠出版一本讓眾人反思的好書,如果您也能夠閱讀,細細品味裡面的人生百態,加上感恩的心情來面對我們周遭一切的人們,那麼,這些國寶或許就能繼續保存下去,否則,也只是隨時間淡化而消失。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ku&aid=585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