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9 23:33:50瀏覽2720|回應1|推薦5 | |
海防艦隊部與海防第二艦隊時期: 我國海軍於三十五年元月一日奉命編組成立「海防艦隊部」,為本隊之前身,所轄艦艇皆為抗日戰爭勝利後,自美、英、日等國接收之機動艦艇編成, 民國三十六年為因應動員戡亂,設立「海防第二艦隊」。 海防第一艦隊司令部時期: 本隊於三十六年七月一日奉令改編為「海防第一艦隊司令部」,下轄太康、太平、永勝、永寧、永興、永定、永泰、永翔、永靖、長治、逸仙、咸寧、成安、固安、泰安等十五艘艦艇。 海軍第一艦隊時期: 三十八年春本隊奉命擴編,下轄艦艇二十八艘;時政府為因應粵海方面作戰,再設立「海防第三艦隊」,各艦隊兵力因之調整,同年六月本隊艦艇減編為二十三艘。 隔(三十九)年六月再行調整,本隊時轄艦艇共十九艘,同年七月一日奉命改編為「海軍第一艦隊」。 海軍驅逐艦隊司令部時期: 三十九年至四十三年間,為因應我海軍艦隊新設或改編,曾陸續多次兵力減編調整, 四十四年元月十六日本隊奉命改編為「海軍驅逐艦隊司令部」,隸屬「艦隊指揮部」,下轄屬艦八艘分編為三個戰隊。 自民國四十三年八月八日,美援驅逐艦二艘(洛陽、漢陽艦)相繼返國納入本隊作戰序列,爾後本軍均按一定兵力標準陸續接收換裝美援驅逐艦, 民國五十年四月十二日本隊改編改隸「驅逐巡防部隊司令部」下轄屬艦十一艘分編三個戰隊。 自五十六年至六十二年間,美援驅逐艦計十五艘相繼成軍編入本隊作戰序列,共同擔負維護台海安全責任。 驅逐第一艦隊時期: 五十七年九月一日直屬上級「艦隊指揮部」及「驅逐巡防部隊司令部」更名為「艦隊司令部」及「驅逐巡防艦隊指揮部」, 六十二年九月一日為簡化指揮層級撤銷「驅逐巡防艦隊指揮部」,本隊改隸艦隊司令部。 六十三年十月一日因美援驅逐艦陸續返國加入我戰鬥序列,海軍依艦型成立兩個驅逐艦隊,本隊奉命改編為「驅逐第一艦隊」,分編為兩個戰隊,下轄屬艦九艘。 海軍一二四艦隊時期: 六十五年元月一日,本隊奉令部隊番號為「海軍一二四艦隊」,下轄二四二及二六四戰隊,時轄有飛彈驅逐艦計十二艘。 八十二年首艘由國人自建之成功級飛彈巡防艦(成功艦)建造完成;時向美租借之三艘諾克斯級巡防艦(濟陽、鳳陽、汾陽艦)亦返抵國門, 同年五月七日及十月十六日成功艦與濟陽、鳳陽、汾陽艦分別編入本隊作戰序列; 八十四年九月一日我巡防第二艦隊(一六八艦隊)於蘇澳中正基地成立,本屬三艘諾克斯級巡防艦及岳陽、當陽艦移編一六八艦隊; 八十五年五月我購自法國之首艘康定級艦(康定艦)返國成軍,同年六月十日本屬遼陽、德陽艦移編一四六艦隊; 十月十二日西寧艦返國成軍,翌(八十六)年元月成功級艦子儀號交艦,二月、八月、昆明、迪化艦陸續返國成軍,十月一日全軍主戰兵力調整,原屬本隊成功級艦及慶陽、昆陽兩艦移編一四六艦隊,該艦隊之洛陽艦同時移編本隊,十二月武昌艦、八十七年三月承德艦返國成軍加入本隊戰鬥序列。 八十八年十二月一日原隸屬一三一艦隊之二七二戰隊(PCL-1、2、3、5、6、7、8、9艇)移編本隊,時本隊計轄有飛彈驅逐艦(南陽、富陽、洛陽、綏陽)四艘、康定級艦六艘及二七二戰隊(PCL艇八艘)。 八十八年十二月至八十九年三月,富陽、南陽、洛陽、綏陽艦陸續汰除,該四艦光榮除役後本隊正式進入全新兵力時代成為新一代主戰艦隊。 海軍一六八艦隊 本隊緣起係本軍為強化東部海域兵力配置,於民國84年9月1日成立「第二巡防艦隊」 168艦隊,接替原中正基地指揮部防衛作戰任務 88年10月配合陽字型驅逐艦汰除期程及寧陽、宜陽艦返國成軍,正式定編,下轄231戰隊(濟陽、鳳陽、汾陽、蘭陽)、251戰隊(海陽、淮陽、寧陽、宜陽) 94年12月17日基隆、蘇澳軍艦返國成軍隸屬168 艦隊 復因基隆級艦作戰特性,於95年5月23日成立261 戰隊,同時基隆級艦移編。 海軍一四六艦隊 本隊前身為「海軍第四艦隊司令部」,成立於四十一年九月一日,隸屬「海軍總部」 四十四年一月十六日改編為「巡邏艦隊司令部」,隸屬「艦隊指揮部」(五十七年九月一日更名為艦隊司令部)。 五十年四月一日艦隊改編易番號為「巡防第二艦隊司令部」,隸屬「艦隊指揮部」新成立之「驅逐巡防部隊司令部」(五十七年九月一日更名為驅逐巡防部隊指揮部) 六十三年十月一日,因美援驅逐艦陸續返國編入作戰序列,奉命與「海軍驅逐艦隊」整編成立「驅逐第二艦隊」時轄驅逐艦九艘,隸屬「艦隊司令部」 六十五年元月一日變更番號為「一四六艦隊」。 (新聞資料來源-海軍歷史館)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