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陸軍步兵第三○五師(花東師)太平部隊
2011/04/09 20:31:41瀏覽5082|回應0|推薦3
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
Last Updated Time:2008/12/17

單位: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

隊名:太平部隊

隊慶:

沿革:

指揮部前身為第五軍二○○師裝甲兵團

二十八年參加桂南會戰之崑崙關戰役

四十四年來台,改編為二十四師

五十八年陸嘉案編為預五師

五十九年依東進演習進駐台東

六十五年統一型態案整編為三○五師

七十三年陸精四號案撥編為二一○師六二九旅

八十八年精實案改編成第一二九旅

九十四年四月因應精進案調整,改編為台東地區指揮部迄今。

 (新聞資料來源-陸軍歷史館)

以下資料引用自兵哥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w0297/article?mid=1703&prev=1847&next=1605&l=f&fid=12

----------------------------

787 .陸軍第32軍由新竹駐地移至花蓮美崙營區,和原來的步兵210師司令部併編.成立為花東防衞司令部.接手第二作戰區的重責大任.駐防花東地區內的三軍部隊皆受其節制.這是本島內唯一的防衞部.顯示著花東地區的重要性.

 

739.花蓮的輕裝師210師和台東的預備師305師合併.成為名符其實的花東師.肩付著花東地區的守備大任.同時也是馬祖莒光師(莒指部)的輪調部隊.

 

 

55327梨山演習生效.駐防台中后里的輕裝師51師黃龍部

隊受命.兵分兩路.一路翻山越嶺偱著中橫公路趕赴花東.

本隊由師長陳守山將軍率領.搭乘火車南下.再換由運輸群的卡車經南迴公路運送至花東.師部開設於美崙山.初來乍到辨公場處不足.還暫時借用陸軍醫院的病舍來使用.國防部限令三天完成的梨山演習終於圓滿逹成任務.

 

 

花蓮師編成後.守備範圍為蘭陽地區(53團駐守)花蓮地區以及台東的海線.這時期的海岸守備是由55年成立的警總第四總隊來擔任.兵師作為支援部隊.

嘉禾案後.輕裝師大縮編.廢團減營.9個步兵營減5個步兵營.裁撤砲指部.砲兵營撤掉兩個75山砲營.剩下一個四二砲(後改為120).

花蓮師蘭陽團也移交友軍戍守.

60年代中.花東地區的兵力計有輕裝師.預備師.警總的四總隊(旅級).特戰部隊大約三個營.

--------------------------

 

 花蓮師的駐軍概略年序

 

 

55年至57     51師黃龍部隊.

 

 

57年至59     10師光武部隊

 

 

59年至61     51師黃龍部隊

 

 

61年至63     49師龍虎部隊

 

 

63年至65     51師黃龍部隊

 

 

65年至67     146師揚威部隊

 

 

67年至69     210師光武部隊

 

 

69年至71     249師龍虎部隊

 

71年至78    210師光武部隊

 

 

 

  59年初.預五師奉令進駐台東.為輕裝預備師.純粹的動員師.60代後才開始擔任新訓任務.622月基於地區兵力的調整.預五師成立兩個實兵營擔任地區守備.

 

  658.預五師改番號為305.同時也由輕裝預備師變更為重裝預備師.配屬憲兵251.70年夏.251連擴編成立蘭嶼憲兵分遣排.力由八軍團所屬各軍中憲兵中調.

 

 

  59年的金湯案後.擔任屏東潮州師的虎軍19師移防金門.原先由潮州師分駐台東地區的兵力.也隨之離去.高屏地區改由陸戰隊擔任防

 .除了林園的第二師外.由澎湖回來的第一師也進駐旗山.

至於第一師是否有分遣兵力前往台東.目前尚無數據出現.不過.62年時.第一師派出所屬部隊前往烏坵接反共救國軍.同時間也是預五師編成實兵營的時候.

 

 

  305師遞嬗自昔時的第五軍第二OO.38年古寧頭大戰時.OO166師合其殘眾共3000餘人戍守小金門..戰後部隊整編.200師調往金門金東地區駐守.42年又回老地方---烈嶼島戍守.

200師隊名九宮部.不知烈嶼的九宮碼頭是否和其有無關連.

 

 

40年代初至56.台東師管區兼東部守備區就是擔任花東地區守備大責.除了直轄的守備隊外.花蓮師編成前.關渡師也分兵一支在此駐防.推測是前瞻案後開始.

59年花東地區編為第二作戰區.作戰區司令即是由警備東部警備司令部司令來兼任.同時也兼任著台東師管區司令.

56年至59年花東的防務是分別由南北軍團共同來指揮.

 

 

38年時.舊番號的92師曾短暫駐守此地區.不久即外調駐防馬祖去了.幾年後的13師也由馬祖調至花蓮整訓改編.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da1994&aid=507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