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當』為字根衍生的字
2014/07/29 23:42:45瀏覽869|回應0|推薦21

以『當』為字根衍生的字

           

 

 

噹、儅、澢、鐺、襠、

璫、蟷、艡

擋、檔、譡  壋、礑

 

 

 

 

 

 

※當:()ㄉㄤ ()ㄉㄤˋ ()ㄉㄤˇ

()ㄉㄤ(動詞)

1.擔任。如:「當記者」、「當教員」。

2.主管、管理。如:「當位」、「當家」、「當政」、「當權」。

3.承受。如:「不敢當」、「敢做敢當」、「當之無愧」。

4.適合、相稱。如:「門當戶對」、「旗鼓相當」。

5.面對、對著。如:「首當其衝」、「當仁不讓」、「當面談話」、「當機立斷」、「當著眾人把話說清楚!」

6.值、正值。如:「當班」。

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

禮記˙曲禮上:「當食不歎。」

7.當作、作為。如:「安步當車」、「寒夜客來茶當酒」。

8.判決、判處。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

(副詞)

9.彼、那。指在事情發生的時間內。如:「當天」、「當年」、「當時」。

10.應該。如:「當省則省,當用則用。」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

(狀聲詞)

11.形容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如:「當!當!當!遠處傳來教堂的鐘聲。」

12.頂端。如瓜蒂稱為「瓜當」,屋簷頂端的蓋瓦頭稱為「瓦當」。

()ㄉㄤˋ(形容詞)

13.合宜。如:「妥當」、「恰當」、「適當」、「若有不當之處,請多指教。」

禮記˙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

14.同一。如:「當日」、「當年」。

(動詞)

15.用物品向當鋪抵押借錢。如:「典當」、「質當」。

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拿幾件衣服當了。」

16.視、認為。如:「你當我是傻子?」、「不該錯將好人當壞人!」

17.成績不及格。或以為來源是借用橋牌術語「down」。如:「這一科我準被當!」

(名詞)

18.圈套、詭計。如:「害人的勾當」。

紅樓夢˙第九十二回:「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

19.抵押在當鋪的物品。如:「贖當」。

()ㄉㄤˇ(動詞)

20.以為、認為。如:「我當他是好人。」

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西村裡的事,你足足賺了五十吊,王鐵匠的過手,你當我不知道嗎?」

21.匹敵、抵抗。通「擋」。

如: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唐˙王維˙老將行:「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22.偏袒。通「黨」。

莊子˙天下:「公而不當,易而無私。

 

※噹:ㄉㄤ(狀聲詞)形容撞擊金屬器物所發出的聲音。

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只聽得噹噹噹一片鑼響,嘩啦啦扯起船蓬,那些船家叫著號兒,點了一篙,那船便離了岸。」

 

※儅: ()ㄉㄤ ()ㄉㄤˋ ()ㄊㄤˇ

()ㄉㄤ止。1.廣韻.平聲.唐韻:「儅,止也。」

()ㄉㄤˋ2.不中。廣韻.去聲.宕韻:「儅,不中。」

3.為「當」之異體。

()ㄊㄤˇ4.「儻」之異體。

 

※澢:ㄉㄤ水也。見玉篇‧水部。

 

※鐺:()ㄉㄤ ()ㄔㄥ

()ㄉㄤ1.見「鋃鐺」、「鐺鐺」。

○鋃鐺:ㄌㄤˊ ㄉㄤ(1)狀聲詞。形容金屬或玉石撞擊的聲音。亦作「琅璫」。

(2)刑具。指縛繫人犯的鐵鎖、鐵鏈。亦作「郎璫」、「琅璫」。

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傳:「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獄,錮之,鋃鐺鐵鎖。」

(3)鎖鏈之物,連累而重。引申為困重不舉的意思。

○鐺鐺:ㄉㄤ ㄉㄤ(1)狀聲詞:

(A)形容更漏聲。

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至于鐺鐺曉漏,的的宵烽,隔漵浦而相聞,臨高臺而可望。

(B)形容金屬撞擊所發出的聲音。亦作「璫璫」。如:「鐘聲鐺鐺的響了。」

(2)樂器名。以一面直徑十五釐米的小鑼,用繩子綁在曲折形的木架上,左手執木架的下端,右手以木槌敲擊。用於河北地區的吹歌會和佛教音樂中。

○釘鈴鐺鋃:ㄉㄧㄥ ㄌㄧㄥˊ ㄉㄤ ㄌㄤˊ狀聲詞。形容金石碰撞所發出的聲音。亦作「丁鈴噹啷」。

通俗常言疏證˙什物˙釘鈴鐺鋃引枕亞浪墨續集:「吳語真腳本,形容聲響曰:『釘鈴鐺鋃』。」

○啷鐺:ㄌㄤ ㄉㄤ佩帶在身上的零星飾物。

○鋃鐺入獄:ㄌㄤˊ ㄉㄤ ㄖㄨˋ ㄩˋ即被捕、坐牢的意思。鋃鐺,形容鐐銬鐵鍊碰撞的聲音。如:「他因結夥搶劫而鋃鐺入獄,接受法律的制裁。」

○鈴鐺:ㄌㄧㄥˊ ˙ㄉㄤ用金屬所製成的球形或扁圓形發聲器。有一開口,內置金屬小球或小石,故搖動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

○鈴鐺壽星:ㄌㄧㄥˊ ˙ㄉㄤ ㄕㄡˋ ˙ㄒㄧㄥ小孩帽沿及手鐲上的點綴飾物。鈴鐺掛在手鐲上,壽星佩在帽沿上。用以比喻零星的點綴飾品。

()ㄔㄥ(名詞)2.古代一種有腳的鍋。如:「茶鐺」、「藥鐺」。

3.現在通用的平底淺鍋,用來烙餅或炒菜。

○餅鐺:ㄅㄧㄥˇ ㄔㄥ放在爐火上烙餅用的平底鍋,像個大鐵盤。

○鐺頭:ㄔㄥ ㄊㄡˊ廚師。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四˙食店:「當局者謂之鐺頭,又曰著案。」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十六˙麵食店:「各卓或三樣皆不同名,行菜得之,走迎廚局前,從頭念唱,報與當局者,謂之鐺頭。」

○鐺底焦飯:ㄔㄥ ㄉㄧˇ ㄐㄧㄠ ㄈㄢˋ晉代陳遺,事母至孝,因母喜食鍋底焦飯,他當郡主簿,遂貯存焦飯回去孝敬母親;後遇戰亂,他來不及回家,便帶著貯存的焦飯從軍,戰敗,兵多飢餓而死,遺獨以所存焦飯得活。後以比喻非常孝順。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襠:ㄉㄤ(名詞)褲子兩片腿管相連的地方。如:「褲襠」、「開襠褲」。

○兜襠:ㄉㄡ ㄉㄤ兩條大腿之間的地方。

金瓶梅˙第九回:「于是兜襠又是兩腳,嗚呼哀哉斷氣身亡!」

○裲襠:ㄌㄧㄤˇ ㄉㄤ古代婦女穿著的背心。漢魏時稱為「裲襠」,宋代以後稱為「背心」。

○褲襠:ㄎㄨˋ ㄉㄤ褲子兩腿相連的地方。

○褌襠:ㄎㄨㄣ ㄉㄤ褲襠。

金˙趙秉文˙拙軒賦:「鄙夫自私,處褌襠,達人大觀,物我兩忘。

○襠勁:ㄉㄤ ㄐㄧㄣˋ兩腿向內夾的力量。

負曝閑談˙第九回:「一使襠勁,那馬便兩耳一聳,長嘶了一聲,直竄過去。」

○連襠褲:ㄌㄧㄢˊ ㄉㄤ ㄎㄨˋ不開襠口的褲子。相對於開襠褲而言。

○開襠褲:ㄎㄞ ㄉㄤ ㄎㄨˋ兒童所穿的褲子,在兩腿連接處有開口,故稱為「開襠褲」。

○縵襠褲:ㄇㄢˋ ㄉㄤ ㄎㄨˋ下及足踝,上連胸腹,沒有開襠的褲子。

南史˙卷七十九˙夷陌傳下˙西域傳:「著長身小袖袍,縵襠褲。」

 

※璫:ㄉㄤ1.古人在帽前以金或銀製成的華麗裝飾物。如:「金璫」、「銀璫」。

2.戴在耳垂上的珠玉。

文選˙曹植˙洛神賦:「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廣於舊篇,豈慕朱仲四寸之璫乎!」

3.漢代宦官帽子上的裝飾品。後用以比喻宦官。如:「奸璫」、「權璫」。

○玉璫:ㄩˋ ㄉㄤ(1)用玉裝飾的椽頭。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駢密石與琅玕,齊玉璫與璧英。」

(2)玉質的耳環。

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上˙泥婆羅傳:「耳金鉤玉璫,佩寶伏突。」

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詩:「梅花落徑香繚繞,雪花玉璫花下行。」

○金璫:ㄐㄧㄣ ㄉㄤ(1)古時天子近侍武臣的飾物。

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志下:「武冠,……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為貴職。」

文選˙傅咸˙贈何劭王濟詩:「金璫綴惠文,煌煌發令姿。」

(2)掛在帽上的金飾。

唐˙陳鴻˙長恨傳:「又命戴步搖,垂金璫。」

○耳璫:ㄦˇ ㄉㄤ(1)耳朵上的飾物。亦作「明璫」、「珥璫」。

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志下:「簪珥。珥,耳璫垂珠也。」

(2)卷耳的別名。見「卷耳」條。

【補充】卷耳:ㄐㄩㄢˇ ㄦˇ(1)植物名。石竹科卷耳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約三十公分,全株被細毛。葉對生,呈長卵形。春夏間開白色小花。果實為圓柱形蒴果。嫩葉可供食用。亦稱為「蒼耳」、「耳璫」。

(2)詩經周南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卷耳,后妃之志也。」或亦指行役者思家之詩。首章二句為:「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卷耳,一年生草,莖葉皆有微毛,葉作長卵形,對生無柄;嫩葉可食。

○珥璫:ㄦˇ ㄉㄤ古代士庶女子戴於耳上的飾物。須穿耳孔懸掛。亦稱為「明璫」、「耳璫」。

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驃傳:「冠金冠,左右珥璫,絛貫花鬘,珥雙簪,散以毳。」

○明璫:ㄇㄧㄥˊ ㄉㄤ以明珠做成的耳飾。亦作「耳璫」、「珥璫」。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

清˙文廷式˙賀新郎˙別擬西洲曲詞:「欲解明璫聊寄遠,將解又還重束。」

○琅璫:ㄌㄤˊ ㄉㄤ(1)狀聲詞。形容金屬或玉石撞擊的聲音。亦作「鋃鐺」。

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三:「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

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齣:「琅璫交錯垂金鎖,錦繡崚嶒絢彩霞。」

(2)刑具。指縛繫人犯的鐵鎖、鐵鏈。或指用鎖鎖住。亦作「郎當」、「鋃鐺」。

文明小史˙第九回:「帶領衙役,到監裡,把一班秀才,一齊鐵索琅璫提了上來,當堂跪下。」

○貂璫:ㄉㄧㄠ ㄉㄤ漢代中常侍所戴的帽子。後以宦官為中常侍,故稱宦官為「貂璫」。

○璫璫:ㄉㄤ ㄉㄤ狀聲詞。形容金屬撞擊的聲音。亦作「鐺鐺」。如:「璫璫的鐘聲響徹雲霄。」

○璧璫:ㄅㄧˋ ㄉㄤ屋椽的裝飾。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榱璧璫,輦道纚屬。」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宿露凝金掌,晨暉上璧璫。」

 

※蟷:ㄉㄤ見「螲蟷」、「蟷蠰」條。

○螲蟷:ㄉㄧㄝˊ ㄉㄤˋ動物名。蜘蛛也。一種蜘蛛。體長約一公分,長橢圓形,頭胸部大於腹部,腹部有七條白色橫紋,黑褐色。築巢於土中,呈圓筒狀,深可達三十公分,裡面布滿蛛絲,上面有圓蓋,以開啟或關閉。當小蟲經過時,即翻蓋捕捉;如遇敵害,則閉蓋躲藏。

爾雅.釋蟲:「王蛈蝪。」郭璞.注:「即螲螳,似蜘蛛。」

○蟷蠰:ㄉㄤ ㄖㄤˇ即螳螂。說文解字:「蟷,蟷蠰,不過也。」

 

※簹:ㄉㄤ見「篔簹」條。

○篔簹:ㄩㄣˊ ㄉㄤ一種肌薄而節長的竹子,為竹中最大的一種。

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篔簹,竹之別號。」

 

※艡:ㄉㄤ見「舟氐艡」。

(舟氐)艡:ㄉㄧˋㄉㄤ船。見集韻.平聲.唐韻。

 

※擋:ㄉㄤˇ(動詞)

(1)遮蔽。如:「擋太陽」。

(2)攔阻、抵擋。如:「擋風遮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你看這可不叫作運氣來了,崑崙山也擋不住麼。」

 

※檔:ㄉㄤˇ(又音)ㄉㄤˋ(名詞)

1.存放公文、卷宗的櫥架。如:「存檔」、「清檔」、「歸檔」。

2.檔案的簡稱。如:「查檔」。

3.電影或戲劇節日放映演出的時段。如:「上檔」、「下檔」、「接檔」、「八點檔」、「黃金檔」。

4.汽車變速器的俗稱。如:「排檔」、「換檔」。

5.方言。空隙。如:「空檔」、「填檔」。

6.貨品的等級。如:「低檔貨」、「高檔產品」。

7.組合的夥伴。如:「拍檔」、「搭檔」、「父子檔」、「兄弟檔」。

8.量詞:(1)計算娛樂節目演出期間的單位。如:「下一檔戲」、「作了三檔秀」。(2)計算事物、事件的單位。相當於「碼」、「件」。如:「為了這檔事,我四處奔波,可真累壞了!」

 

※譡:ㄉㄤˇ【讜】之異體。(名詞)

1.正直的言論。玉篇˙言部:「讜,直言也,善言也。」

2.敢於直言無諱的人。

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葅。」

(形容詞)

3.正直的。如:「讜論」。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有表奏確切,號為讜言。

 

※壋:ㄉㄤˋ(名詞)1.方言。為便於灌溉而築的小土堤。如:築壋挖塘。

2.用為與當地所築堤堰有關的地名。江西省南昌縣嵩安鄉有舒家壋,豐城縣劍江西有繩灣壋,又縣西七十裡濱瑞河有滕坊壋,都是堤堰之屬。見清《嘉慶一統志.江西.南昌府二》。

 

※礑:ㄉㄤˋ底部。元刊本.四聲篇海.石部:「礑,底也。」

 

※劏:ㄊㄤ,方言,宰殺之意。如:劏羊、劏豬、劏鴨。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1554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