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弟子日常應修功課] (一)
2018/07/13 17:18:11瀏覽1218|回應0|推薦9

[佛弟子日常應修功課] (一) 張澎居士會集編寫

禪定口訣四:

止──

1.息,寂滅輕安。身,捨,苦。

  此息彼生,尚有他事要辦。

2.懷,寂靜輕安。心,慈,集。

  不奴隨如,七真如使用:

行相真如(奴),眾生顛倒,無始有為。

邪行真如,集諦。

執著真如,苦諦。

正修行真如,道諦。

清淨真如,滅諦。

相真如,離一切相。

唯識真如,三無性。

,(三對治)

體自淨,無離垢。

觀──

3.增,大悲輕安。受,悲,滅。

  非即非離,外離內悲。

  外離身心塵一切相,內辦菩提大悲心。

4.誅,隨順圓覺。法,喜,道。

  潛移默化,隨欲而入而斬。

  由倒成到而入道。

  欲喜成法喜,法喜生勝解。

  迷信入正信而住道,棄五毒,用五佛。

 

安住修

觀修

正念

奢摩他。

毘婆舍那。

是禪修糾察。

  

安住修

觀修

三界十方剎

四禪八定總持三昧

厭離娑婆

16觀念佛三昧

三藏12

成佛之道

慈悲喜捨

常樂我淨

眾生

發願建剎

地藏恆願

助眾解脫

上師相應

除我願

念死無常

捨身命此生他生

 

清淨慧問

隨順覺性四法:

1.一切時,不起妄念。

  佛四法具足故。

2.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幻心,心換,無生滅始終。無明菩提

  無二相。

3.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知及不知皆無知,了及不了皆無了。

  住及不住皆隨緣。

  妄想清淨是程度,不加及加皆未知。

4.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空法無諸相 ,一合相應離六相。

  辯及不辯在根器。事實勝於雄辯,

  果位不同,意義不同。

 

凡夫:

1.妄想有我(無明),故愛我一合相。

2.憎愛止因五毒,故耽著五欲。

3.因果業力摧(催),後遇善知識示,

  知此生性自勞慮。

4.因穢中求淨,盡解故生障。

未入地(即地前,有二:1.凡夫。2.二乘,修45法):

1.雖斷解礙。

2.猶住見、聞、覺、知四陰魔中。

已入地:

1.有照有覺,俱名障。

2.照與照者同寂滅,寂靜、大悲、隨順。

3.了知佛所標,修多羅教,如標月指,畢竟非月;無佛可成,

法及非法無所得。

佛法12平等分類三:

1.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菩薩、外道成就

  同是菩提。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2.一切法皆佛(活)法。戒、定、慧,

  婬、怒、癡,俱是梵行。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3.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無明(夜)、真如(日)無異境界。

  地獄、天堂(宮),皆名淨土。

三界11不可思議:

三界諸行。三界有為。三界無為。

三界有住。三界無住。三界皆空。

業。發心。佛。龍。禪。

 

《維摩詰經第七品》.觀眾生業緣品

1.無明穢土、菩提剎土,

  二者自性空、無二相。

2.皆以無住為本。

3.生死有畏,當依如來德。

4.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5.除其煩惱故。 6.當行正念。

7.當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8.以身及欲貪為本。虛妄分別為本。顛倒想為本。無所得為本。

依般若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1.除其助因──

正自皈依,不入96外道。

一切眾生不離:

段食。

聖賢五食。

觸食。精氣神。當以火淨食。

五果火淨:

核果(棗、杏、桃、李等)。

膚果,如梨(、瓜、柰、椹等)。

殼果,胡桃(、椰子、石榴等)。

檜果,香茅、蘇荏(、松子、柏子等)。

角果,大豆(、菱豆等)。

三世三心過堂觀藥食。八自性皈依供。

五辛:大蒜、茖葱、慈葱、蘭葱、興宜()

內發淫(婬)怒,外引邪魅。大力魔王來助。

 

2.正性──

  具足眾戒,不還世間宿債。

  肉眼即覩十方佛法。

 

3.違其現業──

  根無所偶。旋元自歸。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如來密圓淨妙現心中。

  是人獲無生法忍。

 

六住四心──

信心住

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中道純真。

念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

5陰12處18界,不能為礙。

皆能憶念,得無(遺)忘。

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

無始習氣,通一精明。

唯以精明,進趣真淨。

慧心住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

定心住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

寂妙常凝。

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

唯進無退。

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

十方如來,氣氛(分)交接。

迴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

(迴)佛慈光,向佛安住。

猶如雙鏡,光明相對。

其中妙影,重重相入。

戒心住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

無上妙淨,安住無為。

得無退(遺)失。

願心住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

所去隨願。

 

十住──

發心住

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揮,十用涉入。圓成一心。

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瑠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

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

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

如中陰身,自求父母。

陰信冥通,入如來種。

方便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

如胎已成,人相不缺。

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

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

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

菩提、福、法、智、力、

願、化、莊嚴、威勢、意生。

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

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

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

 

十行──

歡喜行

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

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無嗔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

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

三世平等,十方通達。

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

得無差誤。

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

一一異相,各各見同。

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

塵界不相留礙。

尊重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

善法行

如是圓滿(融)

能成十方諸佛軌則。

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

 

十廻向──

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廻向

滿足神通,成佛事已。

純潔精真,遠諸留患。

當度眾生,滅除度相。

廻無為心,向涅槃路。

不壞廻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

等一切佛廻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

至一切處廻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

無盡功德藏廻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

得無罣礙。

隨順平等善根廻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廻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

真如相廻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即及離,二無所著。

無縛解脫廻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

法界無量廻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

 

十廻向、十願、十苦、十戒、十度、十正道相互成法:

1.十廻向

2.十願

3.十苦

4.十戒

5.十度

6.十正道

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廻向

廣修供養

怨憎會苦

離殺

施度

正命

不壞廻向

懺悔業障

不淨

離不與取

戒度

正身

等一切佛廻向

恆順眾生

求不得苦

離欲邪行

忍度

正定

至一切處廻向

請轉法輪

愛別離苦

離虛誑語

進度

正精進

無盡功德藏廻向

禮敬諸佛

死苦

離離間語

禪度

正思

隨順平等善根廻向

請佛住世

老苦

離麤惡語

慧度

正見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廻向

隨喜功德

病苦

離雜穢語

方便度

正語

真如相廻向

稱讚如來

多欲苦

離貪欲

願度

正欲

無縛解脫廻向

普皆廻向

五陰熾盛苦

離瞋恚

力度

正業

法界無量廻向

常隨佛學

生苦

離邪見

智度

正念

 

四種妙圓加行──

煖地

鑽木無我相,取火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

頂地

以己心成佛所履,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若依非依。

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

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

 

十地十度──

施度—驗發意。

慧度—行登高。

戒度—持地平。

方便度—不退法。

忍度—應行辱。

願度—童真發。

進度—生貴臨。

力度—了生障。

禪度—修成心。

智度—補處充。

 

歡喜地

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

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

發光地

淨極明生。

焰慧地

明極覺滿。

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

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

遠行地

盡真如際。

不動地

一真如心。

善慧地

發真如用。

法雲地

修習畢功,二德圓滿。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

等覺

菩薩順行而至,如來逆流。

覺際入交,是覺始獲。盡妙覺成無上道。

 

如十幻深喻修──

事業如幻法。

報身如像。

事業如焰。

化身如化,不可取捨。

一切身如水月妙色。

佛事如夢。

一切身如空華。

佛國如乾闥婆城。

佛身如影。

一切音如谷響。

 

佛法非男非女相──

1.辯才的交會。

1.頂戴二德才有威力。

2.處事原則的應無所住。

2.精進。

3.大於,不生嫉妒,應學習。

3.能建剎土。

4.小於,應生喜心,恭敬供養。

4.供眾來修。

5.二合,可大可小,找出共識,無框無住,不預設立場。

不生分別心的價值判斷。

 

http://blog.xuite.net/kant.ku/bluesky/584995194

https://kantku.nidbox.com/diary/read/9793106

 

檔案 [佛弟子日常應修功課] (一).pdf 的分享連結

https://cht.tw/h/1ghbs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11327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