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19 23:35:56瀏覽5016|回應1|推薦29 | |
【中西合壁築新趣】 位於高雄大樹的竹寮抽水站,是高雄最早的水源抽取站,於日治時代推出的都市計畫中所建立,而此取水站係取曹公圳概念而來,興建於明治43年(1910年),大正2年(1913年)竣工,至今已經將近百年歷史。匆匆走過交通流量甚大的竹寮路(台21線)時,很容易就忽略了這棟形式相當特別的歷史建物。 明治41年(1908年)台灣總督府進行打狗(高雄)築港計畫(1908-1912),實施都市改正,並於明治43年(1910年)在高屏溪畔的竹寮村設立「打狗水道唧筒室」(即今竹仔寮抽水站),以因應打狗港街都市計畫建設之民生用水。 目前竹寮取水站機房仍舊運轉中,屬於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坪頂給水廠管轄,欲入內參觀需先照會值勤人員。還有,超過上班時間,也會吃取水站之閉門羹喔! 呈現歐式建築風格的竹寮取水站操作機房。主體為磚木結構,採用本地磚廠紅磚,屋架採大跨弧設計,平面動線簡潔,外型氣勢壯碩,而前後大弧線造型的山牆,連續式氣窗,造型充滿西洋風情,也是主要的視覺焦點。 可以看到抽水機房建築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築元素,外觀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物中的瓦鎮與山牆。 整體建物呈現類似哥德式建築的西方建築理念,例如:在山牆上強調垂直元素及在牆壁上鏤空作窗戶的設計。 竹寮取水站說明牌。竹仔寮抽水站是高雄市最早自來水抽取站,抽取下淡水溪水源,經由深度2、 很有「顏面」感的牆面設計。建築整體而言,既不算純中國式傳統建築,亦不屬於哥德式或巴洛克式,而是中西建築理念合壁的產物。 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築元素這樣的設計理念,大多為日治時期留學歐洲的建築師,在見證西方建築的思考模式後,再與中國傳統建築兼容並蓄而成,是個非常特殊的建築型式,台灣此一時期的建築皆有這些特徵。 這些磚牆與木窗的結構,又具有日式建築之特色。 有點像帝冠式的氣窗,展現了大和建築趣味,上端屋簷二旁排水管的弧線實在很美! 機房另一面開有拱型門窗。 竹仔寮抽水站機房外設的沉砂池。 沉砂池採用平緩落差的設計,讓剛抽上來溪水流入沉砂池時,泥沙在水道中慢慢的沉澱下來,上層含砂量較低的水,漫過溢流堤,匯入導水幹渠。 連結沉砂池的導水幹渠。 硫酸鋁儲藏槽。硫酸鋁作為污水處理方面之用途,是為一種常用的混凝劑,可將水中微粒迅速行成膠羽,以加速沉降,降低水中的懸浮固體(S.S) 及化學需氧量(COD),藉以達到放流水標準。 攪拌機機房。應該是將硫酸鋁與污水充分攪拌後,藉由沉降作用來達到放流水之標準,才把水排出。 已達放流水標準的污水排放口。 廠區一隅,花木扶疏,環境清靜優雅。 機房外的抽水馬達機組。 這些色彩鮮明的電動抽水機,很有鐵甲武士的FU啊! 粗大的輸水管。 竹仔寮抽水站空間規劃為五大部分:事務所、機械室、唧筒室、配電室與二樓職工休息室,外設沉砂池與汲水馬達機組,廠房內留有許多日治時期的抽水設備,不過因這天有整修工程,故無法入內參觀。 機房建築的這一面顯得相當大器。來時氣候不佳、天色不美,景物當真遜色不少。倘若風和日麗之時來此,藍天白雲傍襯紅磚樓房,定當美不勝收!但,目前只能各憑想像囉! 機房抽風口,裡面的馬達好像一張臉喔! 爬滿藤蔓的磚牆,很有文藝氣息。 方孔一窺,別有洞天! 竹寮取水站廠房內留有許多日治時期的抽水設備,為名副其實的「水源地古蹟」,是一見證台灣工業發展軌跡的文化資產,雖在1998年已被內政部正式列為三級古蹟,但歷經921大地震及諸多颱風侵襲,有日漸損壞之情形,至今整體維護並不算理想,對於古蹟保存的工作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期待政府能在落實古蹟維護上有更積極的作為。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