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知縣~岡崎公園訪古
2010/12/15 23:05:24瀏覽4971|回應0|推薦22

【龍城名將共枯榮】

 

位於岡崎市的岡崎公園是以岡崎城、三河武士館和家康館為中心的歷史文化公園,同時具有不少的名銜:除了為德川家康出生地、它還是日本都市公園百選、日本賞櫻名所百選、日本歴史公園百選及日本百座名城之一。

 

 

名鉄「岡崎公園前」駅實在是個小站,進出都無人管轄。

 

先由豊川稲荷駅搭急行列車到「東岡崎」,其實從名鉄「東岡崎」車站徒歩15分就可到岡崎公園,但因下著雨,加上考慮到老媽之故,再者手中有名鉄二日券,當然更要坐車,於是再轉普通列車至「岡崎公園前」駅,這樣步行路程較短。

出了「岡崎公園前」駅,也看不到觀光案內所,只好憑直覺找路去。圖為有岡崎城圖案的地磚與人孔蓋。

岡崎城下東海道27曲紀念碑。

舊東海道是指從東京到京都全程約 四百九十公里 ,設有五十三個驛站關卡,岡崎宿驛為其中之一。畫家歌川廣重(原名安藤廣重)將自己沿途所觀察到的五十三個宿驛,依序畫成圖,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浮世繪《東海道五十三次》畫作。

作為城下町的岡崎宿,為了不讓敵人輕易接近,所以城中道路拐角特多,共有「三十六町二十七曲」(黑色石碑上二十七曲分佈地圖)。

岡崎公園是以岡崎城跡建造的公園,圖為岡崎城跡之大手門

大手門下看到一頂盔甲,不知為何就這樣擺著,看來就很戲劇化。

岡崎公園散策地圖。

連電話亭外型都蓋成岡崎城的樣子。

三河武士のやかた家康館,展有德川家康相關史料。建築牆上都飾有德川家專用的三葉葵「德川葵」家徽。

日本愛知縣江戶時代被稱為「三河之國」,是德川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的出生地。在德川家康的祖父和父親相繼英年早逝的困苦時刻,三河武士們忍辱負重三十多年,前赴後繼,歷經三代終於輔佐成就了德川幕府。

からくり時計塔,高6公尺,建於 1990年的機械時鐘。據說每到整點與半小時,時鐘三面會打開傳出音樂聲,裡面還有德川家康人偶隨之舞動。可惜CJ到的「不是時候」,無緣觀之。

花鐘。

這個德川家康騎馬雕像加上旁邊突起的石塊建物所構成的水池,是為了紀念德川家康450年誕辰而興建。不過我覺得整座雕像比例怪異,且人像面貌有點娘,一點也沒有名將的威儀。

這座德川家康正面立像,就比較符合應有的氣韻。德川家康最著名的功績便是終結了戰國時代,統一全日本。他建立的江戶幕府其後統治日本達264年,史稱「江戶時代」。

氣宇昂然的本多忠勝像。

 

本多忠勝(15481610123),日本戰國時代中後期猛將,於德川家康旗下,為「德川四天王」之一(另為:酒井忠次、神原康政和井伊直政)、德川十六神將以及日本七柱槍之一。世稱「鬼之平八」、「生涯無傷」、「戰國第一猛將」,更被織田信長稱讚為「日本之張飛」。

二之丸能樂堂大門。二之丸代表著地理位置,古時候的城最中心部份稱之為本丸,再來往外分別是二之丸、三之丸依此類推。

 

 

能樂堂,是表演能樂(日本的傳統戲劇)之地方,可以看到舞台與觀眾席,不過門口擋著禁止進入。

能樂堂外邊的一尊人像石雕,看起來是能樂表演者。

二之丸井戶跡。

井上架有轆轤,布置成當時打水的樣子。

朝代更迭、人事全非,現在井水當然已不復見。

岡崎城通稱「龍城」,建於1455年,當時耗費四年時間建成,天守構造為複合連結式望樓型331531年時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入城以來便稱為岡崎城,也成了家康天下統一的據點。明治時代(1868-1912)遭受破壞的天守閣在1959年時復原,目前是歷史資料館,入料:200日元。

岡崎城前有龜獸駝著東照公德川家康的遺訓,意寓一步步實踐。

另一石碑記載德川家康所留之遺言。

鎮魂之錨,應該是祭祀與家康一起打天下而犧牲的忠義之士吧!

龍城神社,主祭神為德川家康、 本多忠勝、天神地祇與護國英靈。整修中,就沒進去(龍城神社官網:http://home1.catvmics.ne.jp/~tatuki/)。

名將的坐騎,日後便尊為神馬。

原城外的護城河,已成岡崎公園一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神橋,相當搶眼。

神橋。

神橋。

位於岡崎公園南邊的乙川堤防沿岸有1300平方公尺大的紫藤藤棚,名為「五万石藤」,推定樹齡120年以上的殘株,昭和38年被岡崎市指定為自然保護植物。由於來的不是花期,但見開枝散葉的繁茂,也相當可觀。

從網路上搜尋「五万石藤」花開之狀,只見花穗修長低垂,最長還可達1公尺,紫色的花朵綻放成壯觀而美麗的藤花簾幕。紫藤也是「岡崎市市花」。

 伊賀川橋前的雕像與名人手印。

眺望伊賀川,川畔遍植櫻木,想必粉櫻吹雪時節定當美不勝收。岡崎公園內植有1700株的櫻花,所以是賞櫻名所之一,櫻花盛開便在此舉行賞櫻大會。

岡崎公園官網:http://www.mis.ne.jp/~iyeyasu/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469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