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札格瑞布上城區漫遊記
2014/02/10 23:20:27瀏覽6594|回應0|推薦25

【文史政經匯山丘】

上城區(Gornji Grad),是札格瑞布(Zagreb)中世紀建立的古城,建城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242年,整座城就位於格拉德(Gradec/ Grič)山丘上,因此又稱作「Upper Zagreb」。這裡也是克羅埃西亞的政治中心,從過去的王室到現今的政府機構,都以此為辦公基地。

從札格瑞布大教堂(Zagreb Cathedral)穿過卡普托大道可以來到素有「札格瑞布之胃(The belly of Zagreb)」稱號的朵拉茲市場 (Dolac Vegetable Market)。可能是傍晚休市了,所以朵拉茲市場只剩空盪盪的廣場,與兩旁堆疊起來的攤販架,只能透過別人的相片得知這裡通常都是紅傘朵朵開,攤販與顧客摩肩擦踵,人聲鼎沸的熱鬧景況。

從朵拉茲市場可以眺望聖瑪麗教堂(Church of St Mary)美麗的鐘樓。

朵拉茲市場的北邊。兩旁主要是餐廳,屋舍呈現溫暖宜人的色調。

這裡有一座有著對著死刑犯唱歌的 Petrica Kerempuh 雕像,由雕刻家Vanja Radaus於1956年製作。

Petrica Kerempuh是克羅埃西亞喜劇作家,以戲謔的表演娛樂大家,同時也反映民間對政治諷刺的言論。死刑犯聽到 Petrica Kerempuh彈著吉他唱著歌,不知是否能減緩對於面對生命終結的恐懼?

從朵拉茲市場的北邊沿塔卡奇切瓦街(Tkalčićeva Street)走到路底一棟牆面上有日晷的房子旁,會看到這尊拿著傘的婦人雕像,她昰Marija Jurić Zagorka (1873-1957),克羅埃西亞第一位女記者、小說家和劇作家,靠自學成才,先後出版了11部小說和劇作,2005被選為十大最受歡迎的克羅埃西亞作家。

牆上的日晷(個人對拍攝各式各樣日晷與樓梯都有的莫名偏好)。

著名咖啡店街 Tkalčićeva Street,連兩旁狹小巷道中間都排滿餐廳座椅。

接著來到上坡石板路Radićeva Street,,可以見到被天竺葵簇擁的聖喬治屠龍(St. George kills the Dragon)雕像

聖喬治屠龍雕像為19世紀初期由奧地利雕刻家Kompatscher及Winder完成,是Mažuranić家族所捐贈,但1994年才立於此地。有別於一般常以聖喬治屠龍的英姿作為形象表現,這座雕刻是少數呈現聖喬治屠龍後,為其所征服的野獸默哀的情形。近看,這條龍其實很像土虱啊!聖喬治絕對不知道配以當歸、枸杞等置於鍋內加水與米酒烹煮,就可物盡其用。

繞過聖喬治屠龍雕像,看到這條「龍」又有宛如蜥蜴的身軀與四肢了。

卡米尼達拱門,石門(Kamenita Vrata/Stone gate),札格瑞布以前曾存在四座城門見證蒙古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然而舊城和閘口屢遭火災蹂躪,這是唯一被保存下來的城門,也是Gornji Grad區的主要入口。

上圖:由Radićeva Street看向聖喬治屠龍雕像與石門位置關係;下圖,因為當時人太多忘了拍的石門內部(二圖皆引自:http://www.hkv.hr/reportae/lj-krinjar/9130-od-kamenitih-vrata-do-palainovke-i-jurjevskog-groblja.html)石門裡供奉著一張聖母瑪利亞懷抱聖嬰耶穌的畫像,傳說在1731年的一場大火吞噬掉整座城門,唯獨這張畫像絲毫未損地保存了下來,於是信徒們便為它建造了一道細緻繁麗的鍛鐵門保護它。鐵門的建造年代大約是1758年,是屬於克羅埃西亞巴洛克式鍛工的精彩傑作。

免於祝融肆虐的聖母瑪利亞肖像圖置於巴洛克式的壁龕中。因為見證神蹟存在,所以這裡已經教徒的朝聖地。

人群散後,虔誠的信徒就來清掃。黑色鍛鐵門旁牆上一方方的,都是信徒「還願」的謝卡。

石門的另一面出入口。右邊行人專用道號誌後白色屋子是札格瑞布最古老的藥局──黑鷹藥局(The Black Eagle Pharmacy),建於1355年。這棟屋子原是金匠Peter的家,裡面保管著開啟城門的鑰匙。 原屋1731年被大火燒毀,1749年重建,現在一樓是藥房和草藥陳列館。

石門紅色屋頂上的刺球,是古代預防巫婆降落的裝置;左方咖啡座的獅子甚是有趣。

這隻好像年邁無牙的老獅子仰天打呵欠,一點都不威啊!

有札格瑞布市徽的人孔蓋。市徽圖案中三座高塔的城堡,象徵定居、建城於Gradec,開啟的城門象徵市民準備保護來訪佳賓及提供庇護予疲憊旅人的好客性情。

通往上城的Froudeova Kamenita街道建築景觀。

聖馬可教堂(St Mark's Church/Crkva Svetog Marka),建於13世紀的這座教堂,文獻記錄首見於1334年,初建時為羅馬式,14世紀時增建為哥德式,19世紀後半又由奧地利建築師Hermann Bollé(即負責重建札格瑞布大教堂的建築師)改建為目前所見的新哥德式。右方白色新古典主義建築為國會大廈。我們到的時候教堂已經關門,無緣入內。

聖馬可教堂最吸引人的是它屋頂上的馬賽克磁磚拼貼圖案,其圖案為兩個中世紀的盾牌,左邊代表當時克羅埃西亞境內的三個王國:Croatia(克羅埃西亞)、Dalmatia(達爾馬提亞)、Slavonia(斯拉夫尼亞),右邊代表的是札格瑞布的市徽。

教堂南面的門是中世紀留存下來的華麗哥德式雕刻,其上刻有15位人物,包括約瑟與瑪麗亞抱著耶穌、耶穌的十二使徒。經過歲月的洗禮,華麗哥德式反而呈現古樸的溫厚質感。

街角雕像人頭是為了紀念「Matija Gubec」,據說這人是在聖馬可教堂前廣場被斬首的著名農夫反叛軍首領。

聖馬克教堂前的Gornji grad路上。

樸素藝術美術館(The Croatian Museum of Naive Art),即是展出素人藝術家作品的美術館。克羅埃西亞的樸素藝術繪畫發展自農村地區的業餘畫家,20世紀才創立出獨特的Hlebine畫派。此美術館成立於1952年,原名「農民藝術藝廊」,1994年改為現名,是世界上第一家致力於樸素藝術的博物館(官網:http://www.hmnu.org/)。

失戀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 ,物館中展示的是昔日的戀人們用以懷念舊愛的物品,每件捐贈物背後都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參觀者據說瞭解這些「戀愛見證」的展品背後的故事可以撫慰己身情傷。博物館創立於2010年,但至今已有超過十八萬到訪者,更贏得歐洲博物館獎項(失戀博物館官網:http://brokenships.com/)。

聖凱薩琳教堂(St. Catherine’s Church/Sv. Katarina),建於1620~1632年,被譽為札格瑞布最美麗的巴羅克式教堂,雖遭遇火燒及地震摧毀,仍保留1720完成的灰泥牆面,灰白的大片立面上有一道大門、四座飾著雕像的壁龕、六支突出的半露方柱,以及上層一座雕著瑪麗亞的壁龕,很素樸的巴洛克式教堂風格。其美麗之處在於教堂內的大殿,於1632年由耶穌會教徒興建,18世紀時,許多國內外大師又賦予不少巴羅克藝術創作,包括幻覺派的壁畫、屋頂及牆壁的灰泥裝飾等(教堂內部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Rkt_crkva_Sv_Katarine_090609.jpg)。可惜大門深鎖,又是緣慳一面。

羅特爾許查克塔(Kula Lotrscak),Lotrscak在克羅埃西亞的字面意義是「警示之鐘」。13世紀中葉的軍事堡壘用以防禦鄂圖曼土耳其人入侵,Lotrscak塔是一座四邊形的仿羅馬式高塔,共有四層。牆上之「X」是古時建築外露鐵架之完工方式。付費可登上塔頂,上有一座環繞塔身的瞭望台,可以360°俯瞰整個札格瑞布的市容。

纜車站(Zet Uspinjaca;Zagreb Funicular),就位在在羅特爾許查克塔旁。連接上城與熱鬧Ilica Street的纜車建於1890年,1893年正式營運,軌道長66公尺,全程55秒,是世界上最短的纜車。

纜車每隔十分鐘一班,車內可容納28人。可以發現纜車的結構很特殊,車廂是垂直於地平線,這樣讓纜車行進角度永遠與地面平行,而不是像一般纜車大都順著軌道坡度升降。

纜車站外的觀景台可飽覽山丘下的城區景色。

從纜車站旁俯瞰札格瑞布市區。

陣陣香味撲鼻而來,原來這位杯杯在纜車站旁觀景台賣起玉米三吃:水煮玉米、烤玉米與爆米花。

纜車站右方,由這座Stross Martre拱門進去,是史特羅斯馬耶爾步道(Strossmayerovo Promrnade)。

史特羅斯馬耶爾步道(Strossmayerovo Promrnade),連接上、下城,上城林蔭大道上有藝術市集,樹下則又排滿露天咖啡座椅。步道靠近上城這端古木高聳,林蔭翳天,另一邊則是開闊的視野,下城區盡在眼底。

我們沿著纜車站左方的下坡路前往下城區。

走進紅瓦紅泥屋舍夾道的下坡小徑,彷彿進入時光隧道。

狹小的巷道二側紅泥牆上佈滿各色塗鴉,與斑駁的壁面形成視覺衝突。

巷道出口就是連接上城區及下城區的耶拉其恰廣場(Ban Jelačić Square)。

耶拉其恰廣場(Ban Jelačić Square),位於札格瑞布市區的地理中心,廣場以北為卡普托(Kaptol)及上城區大部分是歷史建築,以南則為下城區博物館、劇院林立。廣場上有座騎著駿馬手揮軍刀的人物雕像,此為克羅埃西亞的首任總督班.約瑟夫.耶拉其恰(Bana Josipa Jelacica)。

.約瑟夫.耶拉其恰(Bana Josipa Jelacica)是著名的陸軍將軍,在奧匈帝國統治時期,自1848~859年擔任克羅埃西亞的首任總督,曾率領克羅埃西亞軍隊協助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鎮壓匈牙利的起義,以換取克羅埃西亞獲得更多自治權,並且廢除農奴制度而成為克羅埃西亞人的英雄。這尊雕像也因此成了札格瑞布的精神象徵。

耶拉其洽雕像完成於1866年,與前一篇札格瑞布大教堂格文之卡普托廣場(Kaptol Square)上立的聖母瑪利亞紀念柱,同樣是奧地利雕塑家Anton Dominik Fernkorn做品。雕像中的耶拉其洽騎著駿馬、手揮軍刀,兩眼烱烱有神注視前方。原本雕像是面朝北方,象徵耶拉其洽向奧匈帝國捍衛克羅埃西亞人民權利。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蘇聯主導的社會主義統治下,為免克羅埃西亞國家主義被喚醒,這座雕像於1947年被移除,直至1990年蘇聯解體、社會主義統治力量崩解,在人民的請願下才在耶拉其洽的生日(10月16日)當天被重新安置在這個廣場,而雕像的座向也改為朝南。

耶拉其恰廣場上的街頭藝人演奏:手鼓、卡龍(Qanun/Kanun,感謝揚琴大師Jeremy指點:http://jeremychang1970.pixnet.net/blog)與吉他等三項樂器,飄揚輕快活潑的曲調。

Manduševac噴泉,是耶拉其恰廣場的小噴泉,成了孩子們的親水空間。

噴泉的池水是自然湧泉,它一直到19世紀末都是札格瑞布的供應水源,也是札格瑞布命名的傳說由來:傳說有位克羅埃西亞將領征戰返鄉的一個夏日,遇見一位美麗的少女自此水池取水,又累又渴的將領對少女說:給我水喝(克羅埃西語為”zagrabiti”)。於是這個水池就以少女之名Manduševac命名,而札格瑞布也因zagrabiti而得名。

耶拉其恰廣場上的觀光小火車。

耶拉其恰廣場前,有多條電車在此交會。札格瑞布路面電車,1891年由ZET(Zagreb Electronic Tram)公司建設,札格瑞布的代表顏色是藍色,這可以從電車、纜車、公車、市徽、運動員球衣……皆是藍色可見一斑。

耶拉其恰廣場周邊商家櫛比鱗次,藍色的路面電車川流不息。

繁華商業區的馬路中佇立一尊雕像。

斯捷潘.拉迪奇(Stjepan Radić,1871~1928年)雕像,為克羅埃西亞20世紀著名的雕塑家Antun Augustinčić之作品。斯捷潘.拉迪奇是克羅埃西亞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反對奧匈帝國統治,也是克羅埃西亞農民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該國200克朗紙鈔正面人像也是他。

無恥濾鏡下的耶拉齊洽廣場,札格瑞布(Zagreb)旅遊官網就是以此角度作網頁山頭相片之一。

夜遊時,不經意走到梅斯特羅維奇行宮(The Mestrovic Pavillion)。此為伊凡.梅斯特羅維奇(Ivan Mestrovic)於1938年所建的圓形建築,札格瑞布(Zagreb)旅遊官網稱它是著名建築的經典代表,堪比建於1959年的紐約古根漢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是克羅埃西亞建築中的極品──不知是否夜深看不清處細節之故,個人是完全無法感受其精妙之處就是了!

克羅埃西亞之旅也在漫遊首都札格瑞布(Zagreb)一些重要景點後,畫下略感遺憾的句點。

札格瑞布旅游局官網(殘體字版)http://lvyou168.cn/travel/zagreb/index.html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1031582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9 13:43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頁!電車 公車 大號 水藍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