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記] 慢慢來比較快 2008/4/15
2008/04/16 22:53:13瀏覽473|回應4|推薦2

真的好久沒寫點東西了喔,腦子裡堆雜了許多有的沒的,總覺得這會大大影響了我的心情,我想這是除了下雨之外影響「奇摩子」的重大要素吧!每天24小時扣掉睡覺的8個小時(有時候還要加上上課的幾個小時….),身體的每個細胞無時無刻在運作著,一下子左手大拇指忙著打著簡訊,只是我無法像芬蘭人一樣還可以用簡訊買飲料;右手總是不斷的想要記下每分每秒發生的細碎瑣事,筆記本繃的好緊,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眼睛又像福爾摩沙一樣對於周遭異常的敏感,紅橙藍綠黃靛紫各式光譜都收錄在每天的紀錄片裡;萬能的雙腳讓我得以在商學院、宿舍、餐廳、圖書館、綜合院館、市北師來回穿梭,里程數累積的很快,還好,它從不喊累;兩個收音器總是得接收來自各地的問候,一下子坐在隔壁的女生高興的在跟男朋友講電話;一下子又是講桌上的大大在疲勞轟炸;中午跟同學吃飯、討論功課、聊天也都要專注地「listen」,就深怕漏了一字一語;當然,跟情人的甜言蜜語時間就不嫌短了,如果可以重播的話那又更好了。最後是那豬鼻子,不大管用的它對於美食從來就沒有抵抗力,但如果是靚女身上的香水可就敬而遠之了,當然呼吸絕對不能停止啊,我的下一秒還得靠你。

隨便寫了一些沒意義的字,三十分鐘就這樣滴滴答答的過去了,但至少讓自己輕鬆一點,離驪歌播放時間只剩下兩個月了,日子想要再過慢一點,原來我已經快畢業了……………,短時間還真無法接受,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步調可以再慢一點,當然秒針的速度還是一樣的,重點是讓身體有多一點時間休息,每天進入腦內的資訊已經太多了,多到倉庫都快塞不下去了,報紙、雜誌、村上的小說、紐約時報、上課的講義、無意間領悟的道理、一閃而過的笑話、msn的對話、youtube的各式影音,我在想,如果我是台NB的話,兩年的壽命應該已經是極限了,硬碟的空間早已不足,過燙的CPU一再發高燒,銀幕的亮度一閃一閃的,該掛急診了。習慣性的生活步調要在短時間內改變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慢活這本書早已唸過,當初對自己所造成的衝擊早就煙消雲散,準則、技巧都懂,但還是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或是深刻的「教訓」才能有所改變,keep my own pace,不躁進,適性的過生活是我要的。。

「慢慢來比較快」是我在一門社會學學到的東西,這句話一直在內心持續的發酵,伴隨著畢業時間的到來,以及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待解決」事項永無止盡的進行著,總該來點革命吧,充實不一定是塞滿,反而是不斷的反省與調整,盲目的追求最大效用往往會造成個人的情緒失控,非理性行為(蹺課算嗎?)不斷出現,這是我不願見到的,生活就應該容許一些空間出錯、疏忽、放棄甚失去方向,有缺的圓才美,不是嗎?

國際攝影大師柯錫杰曾說:「一個人的心靈有太多東西的時候,其實什麼也體會不到,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活在一個更大的空間。」真是心有慼慼焉啊,講到心坎裡了,每天玩上沿著楓香步道上山就是最好的實踐了,與其搭一元公車,還可以享受一下環山步道的風景,儘管天空還是那麼的亮,101一閃一閃的提醒著台北的繁華,微微的風讓一天的疲倦得以獲得解放,稍微放空的腦袋享受短短20分鐘的舒緩,想點怪力亂神的事情還滿有趣的,有時則是煩惱著隔天的報告、考試、一堆大小事、今天胡亂講的笑話、以及身邊擦過的點點滴滴,不管重要與否,很多事情就像回憶一樣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蹦出來,久而久之,20分鐘的「哲人之路」就這樣被走出來了,時間的累積與空間的極大性讓我得自由的在裡面奔跑,順便減點肥,何樂而不為?

花了兩個多小時就為了寫一篇沒什麼重點的文章,這是個好的開始,記著:慢慢來比較快,不急不急,明天的考試就快到了,開始唸點書吧。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kjjkevin03&aid=1789474

 回應文章

Indiana Jon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The Paradox of Choice - Why More Is Less
2008/04/18 20:20

Indiana Jon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The Paradox of Choice
2008/04/18 20:16

Indiana Jon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Carl Honore, author of In Praise of Slowness
2008/04/18 20:15

Indiana Jon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三少四壯32,慢慢來,比較快 / 九把刀
2008/04/18 18:34
我想念社會學研究所的意義有三。

一,當時熱衷寫小說,不想那麼快當兵。二,我喜歡社會學。三,我幻想:「能讀社會學研所的人,一定聰明絕頂;如果不是,念出來也必然聰明絕頂。」

後來我自東海社研畢業了,很遺憾並沒有聰明絕頂,卻收穫了三件更珍貴的禮物。

由於大學時念的是管理科學系,與社會學的知識系統差異頗鉅,跟本科系考進的同儕相比我彷彿看不到大家的車尾燈。開學時大家將哈柏瑪斯、紀登斯、布迪厄等社會學家的名號與理論掛在嘴邊,而我卻還在那邊:「關於各位剛剛提到的三小三小,我是覺得喔......」而無法跟諸位社會學烈士先賢並肩作戰,久了自也著急起來。

老教授高承恕察覺我的惶急,用他一貫不疾不徐的語氣說出他的智慧名言:「景騰,做學問,一向是------慢慢來,比較快。」

慢慢來,如何比較快?

我當時無法領會,一度覺得是世外高人每天規定自己一定要說幾句高深莫測的禪機。但反正我也不明白什麼是「很快的做學問方法」,於是就每週看完指定的書、照常讀我喜歡讀的知識、每天寫我的小說。上課聽不懂的就問,繼續聽不懂的就算了(我後來才醒悟,一個人不能奢望自己能全竟其功,每個人都有不擅長的事,這世界上沒有一定要懂的學問)。

漸漸的,我重新喜歡社會學,並樂於親近------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個珍貴的收穫,莫過於陳介玄老師上的第一堂課,社會學理論,指定閱讀涂爾幹Émile Durkheim的社會分工論。

聰明的人都喜歡批判,以顯示自己並沒有被整合到僵化的體系;當時大家都是新生,每個人都死命掐著死掉快一百年的涂爾幹脖子,用各式各樣的新理論狂鞭這位對工業化後的社會提出真知灼見的法國大師。

陳介玄老師靜靜聽我們鞭了兩節課,什麼都沒說,在下課前十分鐘,卻以非常嚴厲的眼神將我們掃視一遍,嚴肅說道:「你們在做什麼?你們懂什麼是真正的知識嗎?有誰真正把這兩百多頁規定的部份看完?你們考察過涂爾幹的理論分析的社經背景嗎?偷懶沒有的話,這兩百頁裡難道沒寫嗎?你們用輕浮的態度做學問,提出的,不過是廉價的批判!」

廉價的批判!這五個字重重擊在我心坎。

第三件珍貴的收穫,是大大方方的自信。

趙彥寧老師是一個很酷的人,為了讓她認識我、願意擔任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我跑去當了一學期人類學助教。某堂課趙老師拿著幾份學生的期中報告,問其中一名學生:「你裡面用的<筆者>兩字,是在說誰?」答曰:「我自己。」又問:「還有你,你裡面用的<研究者>三字,是在說誰?」答曰:「我......我自己。」

放下厚厚的報告,趙彥寧老師冷冷說道:「對,就是你自己,通通都是你自己。那麼,既然都是你自己,為什麼要用假惺惺的第三人稱,去取代簡單的一個”我”字呢?」

大家目瞪口呆,只聽趙彥寧老師舉重若輕道:「不是沒自信,就是假客觀。」

好一個將學術慣稱擊倒的飛踢!於是我的論文充斥著上千個「我」,光明磊落地主觀。小小的一個改變,竟讓我在書寫論文時勇氣百倍。

這三個收穫當然不侷限於研究學問,擺在創作,擺在做人處事也一樣。

慢慢來,比較快。

謙虛面對你所不了解的事物。

最後,別用惺惺作態的姿勢論述你的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