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星人與地球人
2011/10/11 15:05:36瀏覽150|回應0|推薦1

外星人與幽浮被俘獲的傳聞幾十年了,現在,美國的FBI終於承認有此紀錄.,還是不肯公佈有關飛碟與外星人的內容.其他國家,如俄國  加拿大  英國  巴西都曾接觸過,也不肯公開承認,這大概是考慮到他們國家的利益而保密吧!?

您可對浩瀚宇宙的奧妙有興趣?還是好奇而已? 宇宙之大,星球之多,人類的現代科技才發展出兩百多年,還沒到巔峰可以計算得出來呢! 因此,宇宙裡應該還有比人類更積極 進步的生命體,否則,它們出現在人類古今中外的歷史記載裡也有三千年以上了.只是,現在的人類忙於在地球上的生存發展而激烈的爭奪,又主觀的認定狹隘的自我利益,去發展太空科技來控制地球的敵對國而已,卻忘了外來星球的生命體,很可能會擊敗人類.

何以飛碟能在地球與太空中來去自如? 它們的科技產品,比地球上的任何新科技都進步,絕對是當今人類所望塵莫及的.因此,人類怎麼追,都追不上它們, 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它他們的飛行器在天空中飛快的閃過. 這種超出人類想像的飛行器, 人類就叫它如幽靈一般,飄浮在空中的幽浮”.

它是如何的構造?是何種材料製造成的? 這些材料,地球上可有否? 駕駛人又是什麼樣的外星生命體? 它們到地球來靠什麼呼吸? 吃什麼而活? 在宇宙裡,是否也有高於人類智慧的外星人”? 還是有很不可思議的怪異生命體”,才讓人類擔心害怕有一天會被它們給征服了. 或是,這些外星人只是好奇,想來地球認識地球人,,地球人卻很不友善的追逐它們,甚至,擊落它們,而使得它們從此只在空中盤旋,卻不敢降落地球來認識地球人.

地球人的構造與外星人的構造,如何不同? 相同的地方又是什麼? 假設,美國曾經真的活捉過被其擊落的幽浮上的外星人, 那麼,美國的研究又到了何種程度,能研判外星人來自何方嗎? 宇宙裡是有無限量的各種電波存在. 美國的科學家要如何證明外星人,不是存在於太陽系裡的星球生命體? 美國又如何能用雷達干擾就擊落幽浮? 這種說法的可信度有多高?

聖經”(不管是舊約”,還是新約”,裡頭都充滿著人類對靈性的想像和實際人生經閱歷的智慧,是本有關宇宙人生的經典之作,再怎麼有矛盾與爭議性,它還是值得知識份子去細看 細想的.)上說天有七重天,佛家語說宇宙三千,有九重天. 不管宇宙有多浩瀚,,人類今天的科技確實比不上外星人.要跟它們比,人類,還差得很遠很遠的.它們不斷的來訪問地球,到底是善意?還是惡意? 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能講得出來,也不敢假定 .為的,都是自身的最高機密和最高的政治利益.因此,人類只好繼續被外星人捉弄於股掌,讓外星人的各種幽浮來去自如. 記得,在一九六零年代,美國與加拿大都傳聞有人被外星人俘虜上了幽浮,看到其內部光亮無比, 自己也彷彿時光倒流一般的回到了從前. 世界知名的讀者文摘”,還曾經連續報導過這些接觸者的奇聞"佚事"! 可是,幾十年下來,世界各地的傳聞更多,就是沒有一國的政府肯證實這些傳聞是事實”. 為了安定人心起見,各國政府都是政治考量而不是誠實面對!

幽浮來訪,到底是禍,還是福? 人類應該有個界定.若是福,人類就該表示友善歡迎來接觸.,若是禍,,那麼,人類要憑什麼科技來擊敗幽浮的入侵? 要是外星人帶來新的病菌,是人類的科技無解的,人類將如何因應? 這些不可知的因素,才使得各國的政府都守口如瓶,一概採取否認的態度.

其實,無論是古埃及文明  古雅馬文化  古代中國的夏朝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  漢代,都有這種外來文明的記載和疑惑.可是,三千多年來人類的科技或是文明,還是進展有限,根本不能跟這種外星文明比.看來,它們是相當高度發展的生命體,應該沒有惡意想侵略地球,只是對地球好奇而不斷的來去自如罷了!外星人的出現,證明在宇宙裡不只是這個藍色的地球有生命體,其它人類不知的星球裡,一樣有生命體. 無論人類的先知們如何創造各種宗教, 再怎麼宣揚說靈能雲遊宇宙,是無所不在, 上帝是萬能的造物主, 是掌管這些靈的主宰,也是宇宙萬物的主宰, ,就是沒人敢說唯有地球才有生命體. 因為,宇宙萬有, 銀河之外還不多少銀河,宇宙也很能不是唯一或是絕對的.

古人常愛說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如今,應該改口說: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地球人太自大了,才只在地球上相爭,把地上的事看成是最重要的事,竟不知天外有人,而且,還有人上人! 希望這個幽浮與外星人的訊息,能帶給人類深思,認定科技與文明是能與時進步的.人類當與外星人正面接觸,相比較之後才知道要如何與外星人相處. 這些來訪者,也可能只是第三類接觸”, 未來,可能還有第四類 第五類的接觸. 那時,人類的進化論”(達爾文物種進化論”,早被現代科技給推翻而沒人重提了.,到底是從哪兒來,還是個謎!)就要被徹底的推翻,重新認識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了, 這是很有意思的, 值得對生命學  天文學  宗教學有興趣的人去下工夫探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sslover7777&aid=572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