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坎所在的汕尾地区,即昔日的海陆丰。海陆丰是中国广东省海丰县及陆丰县的合称。秦始皇三十三年,无力统一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立三个郡,以推行“和辑汉越”的政策。其中南海郡下设四个县之一的傅罗县就是海陆丰地区的前貌。清帝国时海丰陆丰2县属惠州府,与闽南民系的潮州府相邻,当时为了安抚边民,惠州府与潮州府分而治之。1988年建立海丰县、陆丰县及陆河县合并成汕尾地级市,所以海陆丰亦泛指汕尾。 海陆丰素以民风强悍或逆反闻名,换帖结拜和结社聚义的风气很盛。“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有人对它作了这样的诠释:坚韧而彪悍的民风,总是孕育着躁动的期待,总是积淀变革的渴望,蓄势待发之后爆一声:嗨,咱们的海陆丰!
南宋末年,元军攻占送都城,文天祥率兵继续负隅抗元斗争,因势不能敌而兵退海丰,屯兵海城的五坡岭,那天正值开饭时间,宋军升火做饭,元兵望烟而至,宋军来不及防备,文天祥不幸被俘,后来被押往元京杀害。文天祥临行前断然拒绝写投降书,却写下千古名篇《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近三百年来,富有抗争传统的海丰人,以文天祥精神为激励,前仆后继,不断反抗压迫,寻求解放,薪火相传,奋斗不息。从清顺治初年的郑亚长、徐凯等率众响应郑成功南下勤王、起义反清复明。直至顺治三年至康熙三年(1646-1664),反抗清廷“移民缩界”政策的苏成、苏利领导的农民起义;咸丰四年(1854年),海丰三点会首黄履恭、马逢九、黄殿元等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起义。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文,在1900年10月发动了三次惠州起义,就是仰仗当地和侨界的海陆丰人。“广东惠、嘉、潮三府”,不仅“其人民十居八九已入反清复明之会”,而且其地“因与台湾密尔,便于接济军火”,尤“可作起点之区”。(注:《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2-184页。)
后有邑人陈炯明(广东军阀领袖、毕生坚持联省自治)、陈潮(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参加辛亥革命等等,期间起义抗争数不胜数。陈炯明是洪门致公堂的最高领导,辈分比孙文还高(孙文只是洪棍),带领致公堂系统转型为中国致公党。洪门、天地会、三合会、三点会、致公堂、新义安都和海陆丰人关系密切。海陆丰人有很强的经济力和政治力,在粤港澳工商界、政界及东南亚地区势力庞大,世界各地有许多经营商业的海陆丰移民,更是不乏知名人士。
1927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著名的彭湃烈士就是在这里发动了如火如荼的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广东海陆丰等地的农民在彭湃领导下,于9月和10月先后举行了三次起义。第三次起义占领海丰、陆丰地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工农民主苏维埃红色政权。后来负隅顽抗,转入山区进行游击战争。三次起义领导人就是海丰县人彭湃,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汕尾是一块既年轻又古老的土地,汕尾人“敢为天下先”,他们既具有潮州人的团结,讲义气,强悍的性格,又具有客家人那种达观向上,自强不息,坚韧的品格!他们是这两种不同民系深深溶合在一起后而形成的。这片土地,曾诞生了彭湃、钟敬文、马思聪等思想巨子。另外相传香港嘿帮组织“新Y安”的龙头向华强和澳门最大的嗨社灰组织「14K」头目尹帼驹都是海陆丰人。
所以在海陆丰,南中国的海边,这里民智已开,红黑两道都吃不消,“愚”是行不通的,“买”也没人认账。那就只剩下赤裸的“暴力”了。但是海陆丰人有如雷公,有儆恶惩奸之心,会路见不平而挺身相助、操家伙,甚至是敢于抛头颅、洒热血。
http://woshao.com/article/46403e5e267911e19f9d000c29fa3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