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善若水-認識玄妙智慧的老子
2009/02/19 23:56:36瀏覽2722|回應4|推薦44


    

    上善若水
 
                 認識玄妙智慧的老子

一.老子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一九七七年春天紐約某團體將老子選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兼在

想與文字兩方面富於創造性,確可當之無愧.

筆者某次聽老學專家陳鼓應講演,他提到老子書的輰銷,超過聖經,

世界第一.老子學說深受全世界讀書人的歡迎,是因其書玄妙莫測

深富哲理,為讀書人所喜愛.個人將老子書中重要論點扼要簡述如下:

二.孔子見老子-其猶龍邪!

孔子去見老子,出來後驚嚇的久久說不出話來,等他回過神來才對弟子說: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

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

日見老其猶龍邪!」

孔子見了老子驚嚇得,不知怎樣去形容老子,只好心服的說老子像天上的

龍.神秘而不可測!

另有資料記載:孔子帶著學生去見老子,老子對他沒說一句話,只是張開

張沒有牙齒的嘴巴,將舌頭伸了一伸,孔子便默然退出.而後向學生說,

這是老子的無言之教,表示堅硬鋒利的東西,難以久常,而柔弱的東西才

可常存!這就是老子說的:〔柔弱勝剛強〕的哲理.

三.上善若水—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

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水有三項特性:其一是善利萬物,其二是處眾人之所惡。其三是不爭。因此

水處處適應自然來涵養萬物,有時成為氣體,有時為液體,固體,可隨方而

方,隨圓而圓,隨遇而安,從不計較被變成什麼狀態.又因水無所爭,故天

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的中心思想,就是「柔弱」「處下」「不爭」,處身立事不要為天下

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為百谷王.」

江海一方面它能容忍,又甘於處在下游.所以它能成為百谷王.老子又言: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老子對水的評價極高,把水譬喻為得道之人,因它有具有七德:居善地,心

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唯夫不爭,故無尤.水

從不與萬物爭,所以它無怨尤.

四.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是老子哲學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不為,而是凡事要順其自然,不要

妄為的意思.

無為的思想也產生了很大的誤解,尤其是「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許多人

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麼都不做,暗地裡什麼都來.因此誤認為老子是

個陰謀家.所謂「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

做不成的.〕

老子信心滿滿地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當政者只要用〔無為〕來治理

天下,一切都可治理得圓滿成功.

五.報怨以德—崇高的道德情操

六十三章有:「報怨以德」之言,其意思是告訴我們:如果以怨對付怨,怨

便愈來愈大、愈來愈多,相反的,以德來報怨,怨恨便很快消除了。儒家孔

子卻不同意這種觀念,在論語憲問篇:「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

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以為對有怨恨之人,以公平之道對待便

可,如用恩德報答,何以報答有恩德於我之人?顯然與老子想法不同,老子

以為不論與他人有多怨恨,或別人怎樣對不起自己,都要用德心去報答、感

化他們.

道德經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

善之.」人民有善有不善者,如在儒家,他們是表揚善者而矯治不善者,然

老子對善與不善的人,都一視同仁,都一樣的善待他們,不會放棄他們,正

如二十七章所言:「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老子有天下都是一家人的胸懷,因此,救人要救天下人,對所有的人不應有

分別心.

         

六.老子書中重要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1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7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25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38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4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3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48

治大國,若烹小鮮.60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64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67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70  

           作者攝於老子故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hung000&aid=2665818

 回應文章

小豪
2013/10/18 09:26
借分享!!!!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子
2009/02/21 19:40

好棒^^好詳盡的解說

老子的大智慧留予後人無盡的寶藏

常應常靜  常清靜矣~~

ap_F23_20080916122510766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09-02-22 10:45 回覆:
 紫衣小姐:

今天妳數次來訪.非常感謝妳,妳對老子的清靜哲理很認同,老子在另一本

〔常清靜經〕書中有一句話:〔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其義就是說,

一個人心中如果能常常清靜的話.天地間的萬物都可為妳所有,換言之,

妳就可以掌握天地間的動脈,特地補充一點資料,給妳參考.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發人深醒
2009/02/20 12:01

很棒的文章

人類若能學習大自然的包容

就更能了解萬物的謙卑美德

 水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09-02-20 13:00 回覆:

水羚:

妳每次到訪總是帶一朵蓮花來,清淡幽美.

正像妳的人,令人喜愛!衷心的感謝妳!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
2009/02/20 09:47
愿意做水,包容世间一切,淡定的对待世间纷争,看三伯的文字,不仅增长知识,还能能学习做人的道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