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07 12:57:22瀏覽1098|回應13|推薦131 | |
。 心懷宇宙的人-老子 .. 心懷宇宙的人,境界高遠,心胸開闊,在古代不乏其人者,笑笑認為老子最具代表性,呂氏春秋.貴公篇: 楚〔荊〕國有個人遺失了一張弓卻不肯去尋,他說:「丟失的是楚人,拾到的亦是楚人,何必去找呢?」孔子聽到以後說:「去掉那個楚字好了.」老聃聽到以後更進一步說:「再去掉那個人字才行啊!」所以只有老聃才達到了公的最高境界.[原文附後] 從這個故事中可知,楚人心胸己夠寬大的了,認為自己失弓,其他楚人拾得同自己得到一樣.然孔子眼界較廣,以為不必僅局限于楚人,不論那國人拾得都是一樣,但是老子更進一步的認為,不必限於人得到,他以為弓之得失,不管楚人或任何人得或失,都是相同的,因為弓矢依然存在於天地間,無所謂得與失.因為老子是以宇宙的立場,洞觀大千世界,來論得,論失!因此有人評價說楚王是國家主義者,孔子是世界主義者,而老子則是宇宙主義者! 老子六十三章:「報怨以德」,這句話孔子非常的不認 同,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 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以為只要不以怨報怨, 而用正直公平對待怨恨的人便可。 這就是境界不同的分野,老子是「以天下觀天下」的立 場關 懷宇宙的人與事,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四十九 章:「善 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 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此章指出,百姓中有善良的人,也有不善良的人;有講 信用的人,也有不講信用的人,老子認為都應一視同仁 的用善心對待他們!相信他們! 廿七章:「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從老子的觀點上,他真像是位偉大的教育家-有教無類! 這一章說明了,老子不僅對於善人與不善的人,不分彼此,都能一律加以善待,而且更進一步地要常善救物,讓物盡其性,物盡其用!笑笑寫到這裡,讓我想到論語中有段記載孔子退朝時: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笑笑在此說明,絕非是抑孔抬老!而是拫據古代文獻論證,個人固然喜愛老莊哲學,曾參訪他們的故里,同樣地,孔子的家鄉-山東曲阜孔廟,也曾前往頂禮膜拜過,並享用過特殊風味的[孔府宴]呢! [註]呂氏春秋.貴公篇:「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至公矣。」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