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由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出言恫嚇,第三次江陳會中是否將「延遠權」列入議程,固然已成為輿論焦點;一旦所求未遂,民進黨會不會採取激烈手段抗爭,也引起外界高度關切。 社評說,就事論事,一旦我方取得延遠權,台灣的航空公司即可將大陸城市當作航行中間點,上下客之後再繼續飛到其他國家的終點站,這對台灣當然有利。正因為如此,馬英九在去年八月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就提到,下一階段談判除了直航截彎取直外,也想談延遠權。
不過,當時業者雖然普遍樂見其成,但都認為言之過早,政府相關單位也都認為難度頗高。主要原因是:
第一,在政治上,延遠權是所謂的第五航權,通常是國與國之間進行正式航權談判決定,如此必然產生「國與國」的政治敏感問題,在現階段可能十分棘手。
第二,在經濟上,延遠權需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下談判,目前台灣航空市場萎縮,延遠權對兩岸航空業者實質利益不對等,大陸業者意願不高。
第三,延遠權還涉及延遠航點國家的機會均等,例如台灣航空公司從台北飛到上海再延遠到倫敦,在航約上也要同意讓英國飛機能從上海飛到台灣,但目前兩岸直航既非國際航線,也不是國內航線,只有兩岸航空公司才能參與,外籍航空公司不能營運,換言之,要想延遠權落實,還要與其他國家談判。
第四,延遠權是定期航班之後衍生的問題,現在兩岸定期航班尚未啟動,航點、班次都還在洽商當中,怎麼可能一步到位?
第五,台灣目前與其他國家有四十幾個國際航約,其中有「國家對國家」、民間團體對民間團體、機場對機場、業者對業者的各種不同形式,要與大陸談延遠權,究竟要用那種形式?
社評續說,儘管如此,我方還是計劃將其列入未來江陳會的議程,顯示政府對此並沒有放棄努力,只是要循序漸進。然而,蔡英文卻聲稱延遠權問題沒有解決,就不該開始協商,這次江陳會再不談定延遠權,江陳會註定是一場失敗談判。她並揚言,馬政府若對民進黨訴求充耳不聞,「不排除包圍機場或總統府等提高抗爭的可能」。
表面看來,蔡英文似乎理直氣壯,但我們不得不問,民進黨執政八年,在兩岸航權上已經談判多次,為什麼蔡英文從來不提延遠權?難道她不知道這「無異是放棄籌碼嗎」?我們必須指出,反對黨為反對而反對,誠然可以理解,但不分青紅皂白的反對,只會造成民眾的反感。以陸客來台觀光為例,陸客來少也罵,來多也罵,在台灣消費不多也罵,消費很多也罵,究竟要怎樣才不罵?
更令人痛心的是,蔡英文研究國際法,多次參與國際談判,又曾負責兩岸事務,對這些問題理當了解透徹,但她卻不斷用民粹語言煽惑民眾,完全看不出專業、理性,如此作為與政客有何區別?如此主席,民進黨又有什麼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