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大學生沉溺迷幻轟趴多P雜交性派對集體性交 性對象逾200人
2010/10/17 01:55:28瀏覽99304|回應0|推薦1
攝影師辦性愛趴 女大生懇求刪掉外流照:我才大一
https://tw.observer/p/227939487

一名網友在Dcard上發出「尋找公廁主人」一文,並爆料有「射影師」以拍照名義,實際上收費找數名男女大搞「群交趴」,裡面甚至有女友在活動進行中時,向男友傳訊息表示「下班了要去夜唱」,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網友在Dcard上貼出某攝影師的IG截圖,圖為名裸女背對鏡頭的照片,底下文字寫著「那天是六位女生與七男的活動,一個個滿足以後,跟男友說要幫朋友慶生的回家了,跟家人說夜唱的回去了,說去看電影的也回家了」


除了裸女的截圖外,網友還發出攝影師另一篇IG截圖,指出其中一女在派對過程中,男友傳訊息給她,她還向男友表示「下班了要去夜唱」,攝影師表示「女主角竟然說可以PO,因為『很刺激』!」,並進一步說:「發現參加活動的女生九成都有男朋友」。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都跟進爆料,有網友指出「這名攝影師之前開過很多場,幾乎都是多P,男多女少,甚至還有觀察員,奉勸各位管好自己另一半」,並指出此名攝影師有好幾個帳號,有的在上面都使用很文青的字句來吸引女生上當,殊不知根本都是要找女生去群交。


另外此文還釣出一名自稱是當事人朋友的留言,表示「我是中間那個的朋友,這張照片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她只是觀察員而已(她單身),真的沒有幹嘛,照片是被要求,怎麼知道會被發」,進而懇求網友刪掉此文「幫她拜託拜託妳刪掉吧,我們才大一」,再度引發討論。

另,也有疑似「苦主」現身,表示圖片中有自己的前女友,現在很崩潰,擔心染病上身。
-----

台灣學生都沉溺於雜交怎麼跟對岸競爭?
--
PISA評量/閱讀.數學.科學 上海三冠 台灣退步
二○○九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昨天公布,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素養評比,首次參加的上海奪得三冠王;第二次參加的台灣三項名次都退步,閱讀退到廿三名,數學從上次冠軍掉到第五。
PISA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舉辦,評量十五歲學生的關鍵知能,這次六十五國或地區參與,上海、新加坡都是首次參加,上海閱讀、數學、科學素養都奪冠,新加坡和香港都在前五名,且每項都領先台灣,台灣在兩岸三地表現墊後。
台灣二○○六年世界第一的數學,掉到第五名;上次排第四的科學,下滑到十二名;三項之中,表現最差的閱讀,則從十六名摔到廿三名。

有這樣的年輕人,中國何愁不富?有這樣的年輕人,中國怎能不强?現在,我對中國幾乎有一種虔誠的膜拜。

  但相比之下,臺灣年輕人在幹什麽?在雜交約炮,在摸奶,在占立法院,在反服貿,在用愛發電,在反課綱,在搞嘴砲臺獨/鍵盤台獨/貼紙台獨。相比之下,臺灣就是渣啊,我都快要絕望了。
--

女大學生沉溺多P 性對象逾200人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08.04.07
大學生小梓(化名)不過廿二歲,她的雜交經驗已有六年,至少與兩百人發生性關係。問起怎麼開始?她說「我從高中開始玩雜交,那時每天重複上課、下課、補習,生活好無聊。」

她還表示,發生性關係時都沒有特別作預防措施,也不擔心懷孕,「就算因此得病死掉,我覺得還滿酷的。」

最少十男女 人少不好玩

小梓打扮性感,長相甜美又大膽愛玩,很容易就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約雜交。「我們通常是五男五女或六男六女一起玩,人再少就提不起興趣。」小梓表示,多數對象是與她們一樣的大學生,遍及北中南部大學,且以北部私校居多。

寒暑假最瘋 一周P三次

「上了大學之後玩得比較瘋,尤其是寒暑假,一星期可能會玩到三次,人生就是要享受嘛。」小梓認為,雜交比起一對一來得更刺激,只要大家都能接受,就算看到同學的裸體,平日相處也不會尷尬。

先玩小遊戲 丟骰子脫衣

互不相識的男女要如何玩集體性愛?小梓指出,通常一開始會用國王遊戲、丟骰子或三張紙等帶點趣味又摻雜挑逗味道的小遊戲,帶領大家進入狀況。

國王遊戲是紙牌遊戲,大家各自抽牌之後,由拿到王牌的人發號司令,指定號數作些舔耳、接吻等曖昧動作。丟骰子則是以丟出的點數決定脫衣服的件數;「三張紙」則是由大家寫下「where、who、what」三種選擇,每次一種選擇抽出一張,搭配使用。小梓指出,「像是我可能會抽到與對方三號男生當眾愛撫,那我跟三號就必須照作。」

變裝雜交趴 增加刺激度

此外,他們還常玩變裝雜交派對,如比基尼趴、制服趴、超人趴或面具趴等,部分在看不清楚對方長相的情況下發生關係,也會增加刺激度。以超人趴為例,一般常見的內褲外穿超人、蝙蝠俠、蜘蛛人、貓女都可以裝扮。問小梓喜歡哪類超人,「我對身材好的超人會起色心。」

大家有默契 玩完就拜拜

遊戲結束可能各自帶開,或大家就在同個房間集體性交。因事前先挑過對象,所以大部分來玩的男女學生條件都不會太差。「若真的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對象也可以加入旁人『戰局』,不然就等旁邊的玩完再換人。」小梓表示,大部分來玩的人都有一定默契,知道事後不該糾纏對方,可是六年來也遇過二、三十個在雜交結束後拚命打電話、msn騷擾的對象,讓她很困擾。


記者的女性友人在交友網站上遇到小梓,令人覺得奇怪的是,交友網站上多半是男找女、女找男的生態,但小梓這樣的辣妹,竟然找上女性,令人好奇,決定與她聊聊。

小梓個性直率大方,初見面也不避諱談論性話題,且經驗令人嘆為觀止。除了大方秀照片、明確指出時間地點,哪些學校學生參與,甚至在某大學系辦中曾上演的多P情景都歷歷在目,對雜交的過程、細節也毫不保留。

友人推測小梓當初可能是想找同好,也與她約了時間地點見面,由於雙方都擔心被騙,各自還拉了男伴陪同,小梓表示陪同的男伴對自己身體沒有一處不了解。

當記者透過友人得知小梓這號人物後,表明想採訪的立場,多次遭到拒絕,經半年努力,長期溝通、再三保證不會將小梓真實身分曝光後,她才願分享雜交的心態、經驗、玩法與箇中滋味。但小梓擔心被熟人認出,照片僅能在msn上觀看,態度堅決到連背面照片都不能見報。小梓說,「我不想有萬分之一被認出來的機會。」

對小梓而言,雜交無關道德,「無聊」是生命中巨大的主題,為了杜絕無聊,嘗試多P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不是因為創傷,更不需要理由。「刺激、好玩最重要,人生就是要享受嘛。」


「若以食物來比喻,一對一的性愛如同青菜豆腐湯,多P雜交是麻辣鍋。」中央大學教授何春蕤指出,有些人能滿足於清淡口味,有些人就必須要吃「重鹹」,這是個人選擇與喜好。像小梓喜歡雜交,她的感官承受度就比一般人寬廣。「多P不侷限於兩人身體接觸,還能同時看到別人的性交過程,達到她的情欲高度。」

何春蕤表示,小說「棋王」描述一個人可以同時和好幾個人下棋還遊刃有餘,與小梓的情形有異曲同工之妙。小梓透過實踐實驗發現,「性不是兩人之間的抽插而已,還能容納更多互動。」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認為,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就轉而以性來撫慰自己,因為那是最強烈也最簡單的感官,容易讓人像跌入漩渦一般陷進去。但這麼做可能會讓人際關係的界線消失,無法發展親密關係,也因為雜交對象來來去去,對人也失去信任感。

「小梓雜交的對象都是陌生人,難保不會碰上性虐待或性變態。」紀惠容說,只要有一人得性病,若沒有防護,可能所有人都會因此染病。一直沈溺性愛,可能失去精神、心靈方面的需求。


為什麼會沉溺多P性愛?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志剛表示,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會因性愛的滿足而增加分泌,讓人感到更亢奮,可能是小梓持續不斷與人雜交的原因之一。

「若在幼年遭遇創傷,十三到十八歲自我成形時又產生認同危機,長大後就會展現在不同的性癖好上。」陳志剛指出,小梓若是在最需要被關懷與保護的幼年階段,遭親人傷害,十六歲開始接觸性之後,腦內因「多巴胺」的分泌使她覺得能從中得到滿足,可能就會陷進去,追求短暫的快樂及成就感。

陳志剛表示,現代青少年已經不同於以往,充斥「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對抗挫折的方式也與過去想像中的不同,青少年接受虛擬性愛、虛擬遊戲的數量增加,像雜交這樣的享樂主義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他認為,小梓可能有自我認同危機,在嘗試五人以上的雜交性愛中,才能得到溫暖,心理的缺陷也才能被滿足。「做完後出現滿足感,也因此被制約,不想尋求其他管道解決問題。」

陳志剛表示,在青少年時期沈溺集體性愛,年過三十後,累積的罪惡感會有反撲的可能,轉而產生憂鬱症。且沈溺雜交或一夜情會讓人格發展不健全,在雜交對象身上尋求慰藉的結果也使她失去對人的信任。

張老師基金會組長陳柏翰表示,只有生理的滿足,忽略了心理上的親密,「只有三P覺得不夠,誤以為要更多人、更多次才夠。」這會讓需求越來越大,到最後反噬的力量也會跟著加大,心裡深處不能滿足的親密需求就會跑出來,變得憎恨自己,卻又戒不掉對性的需求。

帶老婆性愛探險 從此她不回頭
蘋果日報2011年 05月17日

Q︰當初怎會想跟太太參加換妻派對?
A︰其實是我自己想參加,太太為滿足我才勉強配合,我本身對性需求很大,且婚後多年,逐漸對一成不變的性生活感到乏味,後來在網路上看見很多討論區或聊天室,有不少網友在談論換妻、多P性愛派對,看著網友大方把性愛轟趴的照片和影片貼出來,我發現這種交換性愛伴侶的玩法很刺激,當時心癢就很想嘗試。

為了達成自私的慾望,我不斷遊說老婆參加,甚至故意邀她一起看多P的色情照片、影片,只要有機會便向她灌輸換妻、雜交性愛的想法,可惜她個性比較保守,無論如何都不肯答應。
我開始軟硬兼施,除好說歹說,還藉故對她發脾氣,為小事動不動就吵架,後來還拿離婚要脅,其實她都知道我做這些事的用意,後來終於受不了我的長期騷擾,也不想讓夫妻關係變差,只好勉強答應。
剛開始,為了讓她不被嚇到,我們從同房不交換伴侶的方式先去體驗,回想第一次我們跟另一對夫妻,在汽車旅館的房間裡,互相欣賞對方做愛,雖然沒真正交換,但視覺上的衝擊已令太太覺得興奮。經過幾次經驗,太太也慢慢想嘗試換妻,我們逐漸改變成夫妻互換的玩法,最瘋狂的時候,我們還曾參加過五對夫妻一起的性愛轟趴。
Q︰為什麼現在感到後悔?

A︰打從她體驗過真正的換妻遊戲後,彷彿胃口大開,她對性的渴望越來越濃厚,常會想試不同的玩法,尤其參加過幾次性愛轟趴後,一對一的性愛已經滿足不了她,後來每次做愛她都要找兩對夫妻交換,甚至私下還瞞著我跟別人約會。
愛妻沉迷性愛轟趴

她好幾次被我發現,單獨跟別的夫妻到旅館,無論2女1男,還是多對夫妻性愛活動,她都一定參加,她就像匹脫韁野馬,徹底放縱自己去追求性慾,到後來還自己約了好幾名男性大搞性愛轟趴。
我從前常會幻想參加多P派對有多刺激,直到自己老婆變得越來越放蕩,才發現這是一場噩夢。我們的婚姻逐漸出現問題,現在老婆都背著我跟別人亂搞,這種感覺很難受,她總是徹夜不歸,我們好好一個家完全變了樣,我很後悔當初逼她參加這種遊戲。
Q︰夫妻關係還要維持嗎?

A︰現在我們就像住在一起的陌生人,各過各的生活。她平常很少待在家,我知道她在外面有男友,而且常會一起參加多P派對,或跟其他夫妻約去旅館。眼看老婆個性完全改變,我實在很傷心。為了維持我們的婚姻,我曾經不讓她再出去,她卻冷冷地說,會變成今天這種局面,全是我一手造成。她對我已經沒感情,甚至好幾次主動提離婚,但我就是不願意,我想用任何方法彌補我們的關係,但夫妻感情徹底破裂,現在只能撐一天算一天。萬萬沒想到,我當初為了自己自私的衝動,竟讓我完全失去心愛的太太。 特約記者黃惜時採訪整理
---

January 11, 2010蘋果日報
23歲女大生雜交玩了8年,對象超過3百個

Q:從什麼時候踏入多P雜交世界?
A:高中生活好無聊,每天重複上課、下課、補習,我不懂這樣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我平時打扮性感大膽,走在路上常被人緊盯不放,我很享受這種被注視的感覺,還會很興奮哩。高中一開始我只嘗試一夜情,但一對一次數多了,覺得無聊,就想找更新鮮刺激的玩。


雖然高中僅試過幾次多P,但感覺跟一對一很不一樣,我非常喜歡。上大學,又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姊妹,常相約一起去玩多P。我們的對象多是朋友聚會的小趴中認識的,大學生跟上班族都有,有運動風格男、肌肉男、高帥男、斯文男,有的肉棒很粗大,各有不同市場。


玩伴數量已逾300人
其實台灣有一群人在玩雜交,多是一個拉一個。大學時,我親眼見過一群同學在社團辦公室就大搞起來。我們的玩伴遍及北中南各大學,北部私校最多。我23歲算算也玩了8年,對象超過3百個。


Q:雜交怎麼玩?不會有風險?
A:我們通常5男5女或6男6女一起玩,用國王或三張紙等遊戲開場。國王遊戲是抽牌後,拿到王牌的發號司令,可以指定牌號做些曖昧動作,比如男生將頭埋在女生胸部裡,或在眾人面前熱吻。因為是遊戲,氣氛輕鬆,題目越出越煽情。「三張紙」是由大家寫下where、who、what,每人輪流抽。如果我抽到床上、四號、愛撫,就得跟4號男生在床上當眾愛撫,其他人看。
遊戲結束不是各自帶開,就是在同房間集體性交。遇到不喜歡的對象,也可以加入旁人戰局玩一男兩女,或等旁邊玩完再換人。
有時我們也會舉辦變裝雜交派對,如比基尼趴、制服趴,鬼月還有裝鬼趴。去年我扮成性感吸血鬼,穿馬甲短裙、丁字褲、高跟短靴;也有人扮小倩。去年國慶日,朋友辦了一個派對,人數多達30個,簡直是大型狂歡會。


Q:這樣玩不會空虛?會不會擔心有問題?
A:我沒想過空虛的問題,每天過著毫無滋味的人生,才叫空虛吧。比較討厭的是遇到有人明明來玩,又不守規矩,事後一直死纏爛打,每天用電話、msn騷擾我,差勁透頂。
遇到這種人,一定號召姊妹封殺他。還有玩伴找6百元小旅館,出來玩還那麼小氣,我當場翻臉走人;還有人過程早洩,或一開口就台灣國語,統統列為拒絕往來戶。


Q:試過跟人交往,談感情?
A:我曾跟玩伴交往,但時間都不長。跟玩伴在一起若還想玩,我們會一起參加多人雜交。我沒試過不玩,我覺得只專心跟一個人有性關係,損失實在太大了。


保守人士大驚小怪
性可以當遊戲,雜交沒大家想的那麼悖德。台灣道貌岸然的保守人士太多,才會對這種事大驚小怪,看在我們眼裡覺得很可笑。我們享受,沒妨礙到別人,你不喜歡就不要來。
很多人以為自己堅持一對一、不劈腿,人格就比較高尚,其實最後還不是兩腿一伸,一樣說掰掰。人就活這麼一次,什麼都不試,不是太可惜?人生就是要享樂,如果有一天我這樣玩出問題就死了,那也頗酷的,至少很痛快!

CAT 多P愛好者
--
台大11男女 鼓吹多元性伴

網友批「成天想打砲」「濫交要漂白」
2010年12月23日蘋果日報
由十一名台灣大學學生組成的「多元性伴侶小組」,周一起在台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辦「PUMA無罪,性愛有理」活動,透過發售印有「sex is not guilty(性愛無罪)」的徽章,提倡多元性伴侶觀念,引發學生與網友討論,不少台大學生表示支持多元言論,有網友批評:「濫交要漂白了嗎?」
情慾小卡可徵友告白

活動發起人之一的台大歷史系三年級學生張惟翔昨說,社會向來提倡單一性伴侶觀念,但只要在雙方合議且尊重的前提下,性愛也能夠與不同對象享受;之所以用 PUMA一詞,是取台語「破麻」諧音(意指愛玩、隨便的女人),只要女生跟不同性伴侶性交,就會被嘲諷為「公車」、「PUMA」,同樣行為發生在男生身上,就比較不會受到批判,希望藉此活動,呼籲社會尊重多元性伴侶的理念,並替女性去污名化。
該活動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在學生活動中心販售每個三十元、印有「sex is not guilty」的徽章,並贈保險套,購買者可參加「情慾小卡」許願活動,想徵友、告白或做愛者都可把願望寫上,由發起學生送給想傳情的對象。
校方:尊重言論自由
台大學生看法

台大學生看法

台大農經所二年級林姓男生說:「支持言論自由,若雙方都能接受多元性伴侶,社會應尊重。」外文系二年級黃姓女生說:「不能認同多元性伴侶。」台大學務長馮燕說,尊重學生言論自由。
有網友認為似乎是鼓勵已婚者參加換妻俱樂部,也有網友批:「不好好讀書 成天想打砲。」兩性專家吳娟瑜說,支持女性不要被污名化,但從人性、家庭的出發點來看,無法苟同多元性伴侶理念。
-----

---

昨天,一個大陸朋友搬新家,邀請我們去吃飯(大陸叫入火飯),于是我們大家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由于主人一再聲明不收紅包,所以我們買了一個花瓶,一束鮮花。
  到了時辰,主人在門口點了一個火盆,我們依次跨過火盤進入屋內。我們先是參觀了房子,180平方,三室兩廳,裝修得典雅溫馨。大陸的喬遷風俗,是必須要生火做飯,所以主人親自炒了一個青菜,然後其他菜都是外面飯店送來的,飯店還派了兩個服務員過來專職服務。席間免不了一番高興寒喧。
  我重點想說的,是一個小男孩,主人家的兒子,在南寧二中讀書,明年參加高考。從我們到小區開始,這小孩就下樓迎接我們,表現得落落大方,入屋請我們坐下,給我們泡茶,招呼我們吃水果,叔叔阿姨喊得很勤快。
  爲了表示禮貌,我跟他聊了起來。他說他學習成績在全校能排在30名左右,如果高考不出意外,進名牌大學壓力不大。我作爲臺灣的研究生,我想試試他的水平,于是便開始跟他聊了歷史、文學、美術、IT、哲學、政治、體育、時事、社會熱點、互聯網大事等方方面面的話題,他的知識面之廣,思考之深刻,思維之慎密,表達之理性客觀,令我非常吃驚。這哪是一個高中生的水平啊,這完全是臺灣高級知識分子的水平。
  我問他知道臺灣太陽花運動嗎?他說知道啊,幷說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學生勇于參與社會,參與政治的積極性令人贊嘆,同時也理解學生們對于相關政策影響自身前途的關切和敏感性。學生在運動中有很多不够成熟不够理性的地方,值得檢討,但臺灣人應該思考的是學運的社會背景,生存壓力大,就業率低,薪酬不高,前途迷茫,這才是導致學生大爆發的原因。二是這運動,也表現出臺灣民主的不成熟,法制的不完善。在臺灣,民主似乎成爲政黨鬥爭的理由,成爲不同意見派別人士破壞法律的理由,民主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這值得思考。(以上全爲他的原話大致原意)
  我問他喜歡體育嗎?他說每周二,周四晚上都打羽毛球,周六周日早上都會去游泳。我說不是這個意思,是你關注體育明星嗎?他馬上興奮起來,跑回書房,拿了一大堆藍球,足球運動的精美雜志出來。他說他最喜歡溜馬的保羅喬治,林書豪,還喜歡老虎伍滋。我有點意外,因爲在大陸,高爾夫幷不是大衆運動,他却居然關注伍滋。
  我說你對黑格爾,弗洛伊德的哲學核心理論,有什麽看法?他一下子來了興趣,一邊給我添茶,一邊說,我們的同學多數人都喜歡弗爺,覺得他是唯心主義,他很多理論都可以解釋我們的生活,比如他的關于春夢了無痕的論述,就很有意思。而黑格爾,更像是唯物主義,比較嚴肅,却能解釋更爲深刻的社會規律。
  我覺得,應該打擊一下他的自信。我就意味深長地說,臺灣的孩子,比較會玩,追求時尚,對于學習可能沒那麽認真。他說是嗎,好羡慕他們。但臺灣生活節奏慢,沒有競爭壓力,生活就會比較輕鬆吧。我看過一部電影,忘記什麽名字了,就是一個書店的女孩和一個男生的故事,那個演員好象叫郭采潔,我很喜歡她,跟我們的生活很近。(我印象中,這電影其實幷不怎麽流行,看的人不多,他居然知道。好象叫臺北一頁)
  後來,我還跟他聊了很多很多,他的知識面、信息量、思考的深入、論證的嚴謹,根本不是臺灣高中生能相提幷論的,他這樣的水平,完全超過了臺灣很多教授的水平。

  回去的路上,我心裏一直想,臺灣孩子,你拿什麽跟大陸人競爭?
有這樣的年輕人,中國何愁不富?有這樣的年輕人,中國怎能不强?現在,我對中國幾乎有一種虔誠的膜拜。
相比之下,臺灣年輕人在幹什麽?在上廁所陪來陪去.在約炮,在摸奶,在占立法院,在反服貿,在用愛發電,在反課綱,在搞嘴砲臺獨/鍵盤台獨/貼紙台獨。相比之下,臺灣就是渣啊,我都快要絕望了。
http://bbs.tianya.cn/post-333-536976-1.shtml
---
日本重量級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 中國的基礎科學正在快速發展,論文數已經遠超日本居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日本對此不瞭解,這是非常危險的。野口悠紀雄認為,中國年輕人也不容小覷。現在,被稱為「80後」的中國年輕人很有活力。野口在史丹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時發現,研究小組裡的中國「80後」學生,是他從未見過的優秀學生。中國受高等教育的人在「文革」後大幅增加,這是漫長歷史中的第一次。雖然不是每個中國人能力都很強,但中國人口約為日本的10倍,最優秀的1成人口就與日本總人口相當。這些情況,日本國內沒有認識到。
大前研一:我的研究是,2055年時中國經濟規模會是日本的十倍大,也就是說,現在20歲的青年到要退休時,中國已經很強大了。到那時候,台灣究竟是要獨立,還是要與中國統一,情勢已非常明顯。可能的情況是,台灣還是與中國一起,享受來自中國的繁榮,否則以中國的強大,台灣根本無法對抗。「台灣應該加緊與中國談判,不然在中國強大以後,台灣想要再與中國談就太遲了。」
日本因為百年來都是領先中國,一下子被中國超越,難免心理上會有些不平與不安,但是要維持企業的繁榮,只有向中國轉移,是今後唯一的戰略....
李光耀 也對中國年輕一代寄予厚望,“中國崛起的希望在於青年”。他們對知識的飢渴,學習西方國家,掌握最新技術,“20年後,我們將可看到一群截然不同的中國新生代。”
---
上個星期,大陸歷史性發射一箭20顆衛星,其中有一顆衛星是南京大學的學生研發的,平均年齡只有23歲,現在衛星已經日夜運行在繞地軌道上,監測著地球的海洋、氣候信息。
  而世界最先進的暗物質實驗室,在錦屏山地下2500米的深處,目前已經接近發現暗物質的邊緣,不出意外,未來幾年將有大發現。如果發現幷加以利用暗物質,將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大的突破。而正在日夜尋找的,也是年輕人,平均年齡只有26歲。
  而雄心勃勃的太空項目,也是年輕人在主導。太空項目總管是36歲的博士,項目全部人員平均年齡是33歲。但就是這樣的年輕人,實現了5次太空行走,2次月球著陸,幷準備載人登月。
  而上個月令美國大爲震驚的比黑鳥快一倍的5倍音速飛機的成功,也只是一群年輕人在主導。負責研發這個高超音速飛機的團隊,平均年齡是26歲。但如此年輕,却取得了重大成功。
  在商業上,大陸年輕人也是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大型國際會議上。全球商業領袖參訪中國時,經常會有一些20來歲的年輕人出現在講臺上,侃侃而談,談創意,談項目,談夢想。汽車之家的老闆,也就20多歲,却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陌陌的老闆,八零後,也已在美國上市。
  以上內容,全部都是公開的信息,可以在網上查到,有圖片,有內文。

有這樣的年輕人,中國何愁不富?有這樣的年輕人,中國怎能不强?現在,我對中國幾乎有一種虔誠的膜拜。

  但相比之下,臺灣年輕人在幹什麽?在約炮,在摸奶,在占立法院,在反服貿,在用愛發電,在反課綱,在搞嘴砲臺獨/鍵盤台獨/貼紙台獨。相比之下,臺灣就是渣啊,我都快要絕望了。
--

萬一中華民國真的不幸給大家玩完了,今天的無恥政客、無行文人、無品名嘴、無良媒體、無知群眾都要負最大的責任。
以實力相互較量,兩岸之間,北京已然搶站歷史的高度,主張危機控管,不希望造成對台灣民眾的傷害,不願不教而殺。台灣所有的政治人物早就知道,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比力量,台灣輸人一截,講道理,也未必能贏過對岸,明明知道時間已經不在自己的一邊,遠景未必看好,各種優勢逐漸流失,但卻一味的以悲情做為訴求,唬弄善良無知的民眾,讓大家自卑轉為自大,這絕不是負責任的作法。

習近平是很有智慧的政治家.他曾說:"台灣問題的解決.根本在於大陸自身問題的改善".
這包括軟實力與硬實力.所以他也不跟你廢話太多.現在就努力改善人民素質與黑心產品問題.全力拚內政拚建設拚國力拚軍力....反正10年20年後時機成熟了.自然會出手解決台灣問題.
台灣則不然.每天炒統獨炒本土意識內耗空轉.一堆人自以為自己在"守護台灣".其實沒有實力做後盾.吵吵鬧鬧只是提早統一進程.
朱敬一:從內部邏輯來看,每個爭議都有理由要動員抗爭,但是點點滴滴的內部邏輯加起來,我們還剩下多少外部競爭力?台灣後世子孫還剩下多少政治選擇空間?
台灣需要改變,需要快速、勇敢、果決的改變。若是只關注內部邏輯,很可能贏了某些抗爭,卻減損了台灣在政治選擇上的永續實力。
  
---

2015年大陸發布「中國製造2025」計畫,宣示要在十年內躋身製造強國之列,並明訂「由大到強」的三步驟行動戰略,2035年先達到世界製造強國的中等水準,第三步即在2045年位居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依據規畫,大陸預計十年內先超越第三級對手如韓國、台灣,20年內追上第二級國家如日本與德國,並在30年後擠下最強的美國,成為中共建國百年的新使命。
--
中國學生很優秀,由此帶來的科技成果,即將噴發!
中國學生的優秀是舉世公認的,在任何一次全球性的比試中,中國都是穩拿前三名。比如奧數,比如雅思,比如托福。在全球任何一間有中國留學生的大學,學習成績位列前茅的,永遠是中國留學生。
  對此,很多媒體,很多人嘲笑說,中國學生只是考試工具,沒有創新精神。我一直不以爲然。因爲優秀的基礎教育是需要時間來沉澱才能結出科技碩果的。
  而現在,我的觀點基本得到驗證,幷將進一步得到驗證,中國已經連續多年科技論文數量占據世界第一。中國本土學生領軍的科研項目,目前超越美國的項目有這些:
  3D打印(領軍人物去年獲中國科技進步一等獎,獎金500萬人民幣)
  石墨烯技術(目前中國的此項研究已有很多實質應用)
  暗物質研究(目前中國研究最領先,近幾年有望有突破性收穫)
  10倍音速飛行載器(中國試驗四次均成功,美國試驗三次均失敗)
  20倍音速無人飛機(領軍研究團隊才20多歲)
  可變頻隱身材料技術(上月論文公布,而中國的規律是技術已經成熟才會公布)
  電磁炮技術(已經進行樣子測試,遠超美國)
  動能捕捉技術(全球唯一一個國家能做到)
  量子通訊技術(已在北京上海間輔設綫路)
  高鐵技術
  ……
  而所有這些,全是中國本土學生,本土高校畢業的年輕人領軍研究。中國,你很牛逼!

--
( 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llygun20000&aid=45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