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學人分析:洪秀柱偏統主張 將成包袱? 經濟學人犯了很大的錯誤.正確的說法是:洪秀柱偏"和統"!
2015/06/20 13:18:27瀏覽710|回應1|推薦4
經濟學人分析:洪秀柱偏統主張 將成包袱???

經濟學人犯了很大的錯誤.正確的說法是:洪秀柱偏"和統"!

台灣沒有分統派獨派.只有"兩岸交流和平統一派"和"反中鎖國武力統一派".獨派最大的錯誤就是天真的以為關起門來鎖國不跟大陸來往就不會被統.我主張務實面對統一問題.以台灣的影響力讓大陸民主化法治化.並在交流過程享受讓利獲利.這才是真正愛台灣! 關起門來鎖國只是邁向武統也放棄影響改變大陸!

台灣偏安的了一時.偏安的了永遠嗎?
獨派最大的錯誤就是天真的以為關起門來鎖國不跟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 整天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不承認一中就會得到國際支持不被統或是達成獨立.
統一有兩種模式,一是南北越的武統(北越以武力統一南越),二是東西德的文統(和平統一)。
隨著中國大陸的國勢日愈強盛,你不接受文統就等著被武統。
中共在2005年制訂的"反分裂法"已經說得很清楚:"當兩岸和平統一無望.中共將動用武力統一!".台灣還能繼續鴕鳥下去多久?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陸學者建議台灣趁還有籌碼時跟共產黨談統一條件.否則中國國力不斷強大.倒時候可能真的如沙祖康所說的:"誰理你?"
我主張務實面對統一問題.以台灣的影響力讓大陸民主化.並在交流過程享受讓利獲利.最後再跟老共談統一條件.這才是真正愛台灣!
逢中必軟固然不堪,卻是偏安的必要條件,就像冷戰時期的芬蘭,不給強鄰動武的藉口,然後以拖待變。逢中必反則意謂橫挑強梁,有如伊拉克海珊和巴拿馬諾瑞耶加的逢美必反,結局以人亡國滅為代價。台灣民眾很務實,對民進黨的逢中必反不以為然,是民進黨必須反省修正之處。
-----
這些自以為"守護台灣"的反中鎖國民粹獨派.其實只是讓台灣邊緣化.提早統一進程.而且原本可以兩岸和平互榮雙贏的.變成島內經濟搞爛最後再被屈辱悲慘地武統...慘
=====>
習近平是很有智慧的政治家.他曾說:"台灣問題的解決.根本在於大陸自身問題的改善".
這包括軟實力與硬實力.所以他也不跟你廢話太多.現在就努力改善人民素質與黑心產品問題.全力拚內政拚建設拚國力拚軍力....反正10年20年後時機成熟了.自然會出手解決台灣問題.
台灣則不然.每天炒統獨炒本土意識內耗空轉.一堆人自以為自己在"守護台灣".其實沒有實力做後盾.吵吵鬧鬧只是提早統一進程.
朱敬一:從內部邏輯來看,每個爭議都有理由要動員抗爭,但是點點滴滴的內部邏輯加起來,我們還剩下多少外部競爭力?台灣後世子孫還剩下多少政治選擇空間?
台灣需要改變,需要快速、勇敢、果決的改變。若是只關注內部邏輯,很可能贏了某些抗爭,卻減損了台灣在政治選擇上的永續實力。
二十餘年來的台灣本土化民主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民主淪為民粹、內耗持續不斷、統獨爭議的突出紀錄。這種鋪天蓋地的政治內鬥,再由反對黨、媒體、利益團體擴大與扭曲.
經濟與政治之緊密關係,對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台灣經濟之悶與衰,即來自政治之鬥與亂。
回到台灣,打開熟悉的台灣電視節目,就是一堆名嘴、民代在彼此叫駡。台灣現在民粹當道、理性消失,長期下來,台灣一定落後於大陸。
李光耀提到兩岸統一問題,乾脆的表示:「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李登輝當總統時,他發起台灣化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更加痛苦。」
李光耀為什麼如此篤定?因為,統獨問題的糾葛已如附腳藤蔓綁住台灣實在太久了,讓台灣長期陷入內耗,一點一點地耗蝕了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變成今天停滯不前、被世界邊緣化的艱難處境。從這一點來說,李光耀說的「更加痛苦」,已不是預言,而是進行中的殘酷現實。

沈富雄:看今日阿柱怎麼說,她主張兩岸簽署和平協定必須遵守五原則:
1.恪遵憲法
2.平等尊嚴
3.整體推動
4.確保和平
5.民意為本
各位看官,您們認為這些條件北京會答應嗎?保證不會!絶對不會!如果答應了,就是「九二共識」的具體化及永續化,「邦聯」的影子也呼之欲出。
「邦聯」是不少老派台獨先進私底下的願望而不能明說的,上列五大原則之下的和平協定蔡英文會反對嗎?如果不反對,那麼又何必急著抹紅呢?
說穿了,這是阿柱姐對北京的和平攻勢及政治喊話。大選當前沒有一個候選人是統派,真正的統派推不出候選人。
----
就台灣而言,如果朝野政黨能夠就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達成共識,政黨輪替對兩岸關係造成的不確定威脅就可以排除,大陸將不再是台灣的安全威脅,台灣的國際空間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兩岸關係不但進入良性循環,可以為兩岸關係的終局發展爭取「水到渠成」的「戰略時間」。
但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既可保障台灣免於戰禍,讓台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能避免台灣在「水到渠成」前被大陸統一,對台灣利大於弊。
===>只要台灣的意向是「終極統一」,兩岸就可協商出遠比現在寬廣得多的台灣國際空間,以及,統一後出現台灣人的「中國總統」,讓台灣人在全中國「出頭天」。如果在此之前台灣已擁有相當國際空間,台灣人誰會急獨?只要台灣最終是要和大陸統一,大陸人又誰會急統?
-------
在民進黨長期的攻擊抹黑下,國民黨原本已經不敢積極主張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深怕被說成是賣台、投降。但是洪秀柱的論述卻簡單完整。她強調要在顧及雙方核心堅持、平等與尊嚴的前提下,和台灣國際參與、安全議題同時來處理,也強調「最終仍需經全民來確定是否接受」。這種堅定明晰的主張,不但能夠去除民眾許多疑慮,也比閃躲曖昧更能獲得民心支持。

在洪秀柱拋出這個議題後,自認墨綠的柯文哲也在議員追問下,表示贊成洪秀柱的兩岸和平、簽署和平協議的主張,柯文哲說:「廢話,這一定要的,不然兩岸要一直打仗嗎?兩岸和平當然是很重要,比打仗好得多,有助兩岸和平的努力,我們都給予尊重。」
-----
大前研一:我的研究是,2055年時中國經濟規模會是日本的十倍大,也就是說,現在20歲的青年到要退休時,中國已經很強大了。到那時候,台灣究竟是要獨立,還是要與中國統一,情勢已非常明顯。可能的情況是,台灣還是與中國一起,享受來自中國的繁榮,否則以中國的強大,台灣根本無法對抗。「台灣應該加緊與中國談判,不然在中國強大以後,台灣想要再與中國談就太遲了。」

新加坡媒體分析:北京一旦覺醒,台灣的遊戲就結束了 台灣人的天賜良機可能正在流逝
"目前北京不惜代價只求對方簽署和平協定,這對在兩岸博弈中處於劣勢的台灣,可以說是一個天賜良機。台灣人如果能夠認識到自己力量上的先天不足和「把戲不可久玩」的古訓,就理應利用目前大陸已退讓到底線的這一歷史機遇,與大陸簽訂和平協定,求得數十年平安,進而徐圖長遠。"
-----
馬英九提倡和平協議,被美國"提醒"後第二天就被迫扯自己後腿。現在,華府就是要聽洪秀柱講一樣的話??若洪秀柱將來真要與北京協商,就必須建立台灣人與對岸折衝的堅定意志,再向華府承諾兩岸和平絕不用於危害美國利益。
-----
認為美國會為台灣的利益而與大陸開戰,這很可能是台灣人的一個巨大誤判。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人的「拔刀相助」上,這是非常冒險而不保險的。

台灣人還有一個認識盲點,他們沒有認識到,今日台灣人借大陸的扶助而暗增其拒統力量,可能只是白費力氣,反而會導致更大的不幸。

目前北京不惜代價只求對方簽署和平協定,這對在兩岸博弈中處於劣勢的台灣,可以說是一個天賜良機。

台灣人如果能夠認識到自己力量上的先天不足和「把戲不可久玩」的古訓,就理應利用目前大陸已退讓到底線的這一歷史機遇,與大陸簽訂和平協定,求得數十年平安,進而徐圖長遠。

台灣人不要以為目前兩岸間的遊戲可以一直玩下去:既可以拒絕統一,又可以利用大陸的「癡心不改」而一直「財色兼收」。這顯然是低估了大陸的智商和高估了大陸的忍耐力。

大陸人固然粗枝大葉,也很癡情,但如果一直付出而沒有收穫,則大陸內部勢必出現反彈,北京一旦醒悟,台灣人的遊戲也就結束了。

目前大陸在政治上已退到底線,只求「不獨」,已退無可退,經貿上對台灣幾乎已是有求必應,如果台灣的民意仍持續綠化,政治統一仍毫無進展,則大陸的對台政策可能反轉。

以台灣先天的弱者地位,能在大陸出價最高時達成交易,符合「台灣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可是台灣人卻不知見好就收,由於民進黨的糾纏,他們仍在為一黨私利內鬥,坐視良機流逝。

"讓13億同胞羨慕我們制度"
說得太好了!
洪秀柱:我們的民主應該是能夠吸引大陸十三億民心的一種很好的制度,「不是變成跟人家對抗,我們有什麼本事?要打仗嗎?要反攻大陸嗎?三民主義的模範生是吸引大陸十三億同胞對我們制度的羨慕、信心、學習,所以應把台灣塑造成一個大陸的希望才對!」
-----------
孟子梁惠王篇中的「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畏天者保其國」,就教導我們不能以力取勝,要以智取勝。(拿自己的小國去事奉大國的,是敬畏天理、不犯強大的人啊;敬畏天理的人,可以保有他的邦國)堅持與對岸硬碰硬對幹.只會為台灣帶來災難到
===>
這個道理對暴虎馮河跟對岸硬幹的愚蠢民進黨義和團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民進黨這些徒子徒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祇會『喊打喊殺』,缺乏縱深謀略!孫子兵法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體現了《孫子》的中心思想:以智取勝;
兩岸交流,釋放善意,可為台海和諧和平與後代子孫謀取最大利益生存環境!如今民進黨高層似乎覺醒,開始企圖與大陸共產黨進行交流,然其上下老掉牙的『敵對思維』不除,又如何上桌為台灣謀取永久和平與最大利益?
----
馬英九專訪重點:中國已出現「改變前的悸動」,如網路的出現、公共論壇的形成,也顯示中產階級正在形成當中...
「六四」22周年,江丙坤在以「兩岸關係新發展」為題演講時也特別指出,在兩岸頻繁互動的交流中,台灣可以將民主價值帶到大陸,如果能因此讓大陸從共產主義走向上民主政治,那台灣就能用這種方式「統一大陸」。
--------
別小看自己.台灣絕對能統一中國
台中一中歷史老師許全義:「課綱裡的中華民國最高峰竟然是喜馬拉雅山不是玉山,台灣主權被閹割了。太可笑了!」 ???
----------
這些沒志氣的台獨份子,捨世界最高峰不要,只屈就於台灣島最高峰就很爽?
台灣領土雖小,但政治人物怎麼沒想到可以培養台灣孩子將來去統治全中國大陸?
如果毒派毒媒不允許民衆政府有"統一"的思想,執意要把臺灣變成Nanny state,認爲民衆不被統派"洗腦"的唯一辦法就是自以爲是地通過管制替民衆做“對”的選擇,那麽這個毒派毒媒就是bullshit。
-----
綠營常罵統派不愛台,並質問他們為何不滾回中國去。這是因為獨派刻意排斥依據憲法把兩岸看做「一個中國兩個地區」的思維。統派並非不愛台,他們愛台之道就是兩岸良性互動和平統一。綠營可質疑這種主張,但沒理由、沒權利侵犯具有這種想法的人。
 台灣的「言論自由」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實際上被保障的不是「人權」(人人皆有言論自由權),而只是獨派的發言權。李扁以來綠營已享有幾近「無限的言論自由」,這也是統派沒有言論自由的原因。
-----
台灣孩子將來若能去統治全中國大陸.我們領土一下增加300倍還能統治世界最強國.何樂而不為?到時就變成我們併吞他們.誰說不可能?連歐巴馬(夏威夷出生.父親為肯亞黑人)都能當選美國總統.更何況大陸一直視我們為同胞?
許多台灣人就是島民心態缺乏自信.一天到晚怕被併吞被統.我們應該胸懷大志縱橫中國運用我們的影響力慢慢去統一他們.夏威夷在20世紀初曾經鬧過獨立.還好當時沒獨立成功.否則現在OBAMA只能當夏威夷國王.
烏克蘭出身的赫魯雪夫和喬治亞出身的史達林
最後都統治了全俄國當上俄羅斯的領袖.
如果這兩個地方之前都獨立成功了.那他們兩位也只能當小國的總統
這就是我覺得台獨短視近利的地方
有人向經營之神王永慶提到,大陸認為台灣是他們的,為什麼還一直到大陸投資;王永慶反問,如果台灣是大陸的,那大陸也是台灣的啊?比較起來台灣並不吃虧。
建中退休教師趙台生在會中表示,拿破崙生長在柯西嘉島,小時候曾想尋求柯西嘉獨立,但後來放棄此念頭到法國讀軍校,最終反而統領整個法國。
台灣領土雖小,但政治人物怎麼沒想到可以培養台灣孩子將來去統治全中國大陸?他強調,愛台灣是對的,但也要愛同樣血緣、宗教、文化的中國大陸。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llygun20000&aid=24733571

 回應文章

加藤鷹騷手弄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混沌台灣 讓猛虎出柙對抗民粹政客
2015/06/20 13:55
可惡的民進台聯黨.對台灣年輕人一在散播仇中反中醜中言論.把台灣帶往戰爭之路.

洪秀柱認為,台灣應把中國的威脅轉化成機會,站在巨人肩膀上趁勢而起,開創新局面,她強調,台灣民主制度不是要對抗中國,而是要吸引中國民心,讓他們感到羨慕、信心,想學習,塑造台灣成中國的希望才對。+1

「台灣的民主應該是爭取大陸13億民心的憑藉,不是與13億人對抗的工具。」+1
"当事态发展到台湾有一个人高喊“反中”,对应大陆有60个人站出来喊“反台”时,吃亏的一定是台湾。 "
------
洪秀柱:我們的民主應該是能夠吸引大陸十三億民心的一種很好的制度,「不是變成跟人家對抗,我們有什麼本事?要打仗嗎?要反攻大陸嗎?三民主義的模範生是吸引大陸十三億同胞對我們制度的羨慕、信心、學習,所以應把台灣塑造成一個大陸的希望才對!」
===>說得太好了!
----------------
這些自以為"守護台灣"的民進台聯黨.其實只是讓台灣邊緣化.提早統一進程.而且原本可以兩岸和平互榮雙贏的.變成島內經濟搞爛最後再被屈辱悲慘地武統...慘
=====>
習近平是很有智慧的政治家.他曾說:"台灣問題的解決.根本在於大陸自身問題的改善".
這包括軟實力與硬實力.所以他也不跟你廢話太多.現在就努力改善人民素質與黑心產品問題.全力拚內政拚建設拚國力拚軍力....反正10年20年後時機成熟了.自然會出手解決台灣問題.
台灣則不然.每天炒統獨炒本土意識內耗空轉.一堆人自以為自己在"守護台灣".其實沒有實力做後盾.吵吵鬧鬧只是提早統一進程.

朱敬一:從內部邏輯來看,每個爭議都有理由要動員抗爭,但是點點滴滴的內部邏輯加起來,我們還剩下多少外部競爭力?台灣後世子孫還剩下多少政治選擇空間?
台灣需要改變,需要快速、勇敢、果決的改變。若是只關注內部邏輯,很可能贏了某些抗爭,卻減損了台灣在政治選擇上的永續實力。

二十餘年來的台灣本土化民主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民主淪為民粹、內耗持續不斷、統獨爭議的突出紀錄。這種鋪天蓋地的政治內鬥,再由反對黨、媒體、利益團體擴大與扭曲.
經濟與政治之緊密關係,對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台灣經濟之悶與衰,即來自政治之鬥與亂。

回到台灣,打開熟悉的台灣電視節目,就是一堆名嘴、民代在彼此叫駡。台灣現在民粹當道、理性消失,長期下來,台灣一定落後於大陸。

李光耀提到兩岸統一問題,乾脆的表示:「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李登輝當總統時,他發起台灣化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更加痛苦。」

李光耀為什麼如此篤定?因為,統獨問題的糾葛已如附腳藤蔓綁住台灣實在太久了,讓台灣長期陷入內耗,一點一點地耗蝕了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變成今天停滯不前、被世界邊緣化的艱難處境。從這一點來說,李光耀說的「更加痛苦」,已不是預言,而是進行中的殘酷現實。
------------


台灣年輕人對大陸的戒心升高,這個現象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黨都有責任,特別是民進黨常將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威脅極大化,卻將機會極小化,使得年輕人對大陸的好感不斷下降,離大陸愈來愈遠。

蘇起接受《旺報》電訪強調,大陸對台灣是威脅也是機會,台灣對大陸也是,但過去四年民進黨不斷強調威脅面,反而避談或忽略機會面,例如一帶一路等,致使年輕人反中的情緒升高,對台灣不是好事。

蘇起認為,人與人的相處也是同樣道理,當你把對方當朋友時,對方也容易把你當朋友;反之,你將對方視作敵人,對方也會當你是敵人。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正是如此,台灣不能只看到威脅而忽視機會,民進黨如果有機會執政,必須調整兩岸政策及對大陸的看法。

至於國民黨的作為,蘇起說,執政黨有責任把話說清楚,但過去顯然沒有善盡責任,使得台灣民眾反中的氛圍升高,特別是年輕人。另方面,台灣對大陸也是機會也是威脅,大陸在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台灣都已走過,可作為大陸重要的參考經驗。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以「中國世紀」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國已經成為新超強,正處於新王朝的開端
沉睡的巨龍甦醒了 中國崛起撼動世界 歌唱偶們親愛滴祖國從今走向民主繁榮富強 中國新超強美國難制衡
拿破崙:「中國是頭睡獅,一旦驚醒將震動全世界!」
加藤鷹騷手弄汁(kellygun20000) 於 2015-07-08 07:23 回覆:
洪秀柱:【我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
這幾天綠營和獨派媒體都在大肆炒作這段話.我剛開始也非常不解為何洪會冒出這段話.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洪那句話是有前後文的。洪的意思是說,「過去我們講一中各表,但問題是,在老共面前,我們如果強調我們是中華民國,老共就不讓我們這麼說,否則就要扣我們『「兩國論』」的帽子!」因此"一中同表"就是跟老共談的時候「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而是要他們正視/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
----
至此真相大白.又是有心人士與媒體的見縫插針斷章取義抹紅操弄民粹煽動.連我這個平常大量閱讀新聞的都不知道真相被蒙騙.更何況民間一般只看特定立場政論節目媒體道聽塗說的村夫愚婦?
那些批評洪的政客.難道在面對老共時真的敢要對方【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如果真的這樣幹.那兩岸還談得下去?
真的是標準的媒體誤國莫此為甚!
---
「李光耀不只對台灣的民主有看法,更對新聞自由非常有意見」,錢復回憶有次在圓山飯店跟李光耀會面,李光耀第一件事就是帶著責備的口吻說,「在新加坡看台灣的報紙,再這樣下去,你們國家早晚要倒楣」,並對錢復說,媒體再亂搞,「有一天你會痛不欲生」。
---
我已經可以預見鬼島未來20年的發展:
因為民粹橫行.所以核四用不了.全島限電供電不穩.高科技產業外移.電費大漲.成本上升.物價大漲.全民叫苦連天
服貿貨貿自經區都過不了.台灣無法加入自貿區.無法跟別國簽FTA.台灣慢慢被邊緣化
反中仇中本土意識橫行.在台獨皇民課綱下.台獨與媚日已經成為年輕人天然成分.一邊一國是全民共識.統一與一國兩制沒有任何理性討論的空間.贊同者一律被冠上台奸賣台中共同路人的帽子
結果15~20年後.中共再也忍不住要攤牌處理台灣問題了.那時軍力國力已趕上美國.美國不願再冒跟核子大國-中國衝突的危險.決定放棄台灣不再插手.
結果台灣拒統戰爭只撐了幾個禮拜.那群受本土教育長大的小台獨軍死了幾萬人.這當然不包括服替代役摸奶精神病噴屎噴尿免服兵役的帆神廷神FREDDY
台灣軍損經濟損失好幾兆.經濟倒退5~10年.最後淪為中國一省.什麼條件都沒得談
什麼?要一國兩制繼續搞自己的民主?很抱歉."戰敗國"是沒有籌碼談條件的!
這一切都要感謝上台後大搞本土意識一邊一國的李登輝陳水扁.也要感謝那些"最愛台灣顧本土"大力鼓吹仇中反中醜中媚日哈日的民進黨台聯黨!
加藤鷹騷手弄汁(kellygun20000) 於 2015-06-22 21:54 回覆:
洪秀柱表示,她常常舉新加坡故總理李光耀的例子,她很佩服他,新加坡在1963年脫離英國殖民,她可以獨立,但沒有,李光耀選擇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但大概是因為華人太強勢了,各方面表現很好,被人家趕出來了,1965年被趕出來,新加坡被迫獨立。李光耀曾說過他痛哭過兩次,一次是他母親過世,一次就是被趕出來要獨立呀!

  她說,大家一定奇怪,獨立應該很高興呀,為什麼要哭呢,李光耀忍氣吞聲,採取睦鄰政策,馬來西亞保持很好的關係,那時候老百姓搞不懂很困惑呀,說被人家趕出來了,為什麼還要對他們好?

  她指出,李光耀說,我必需非常痛苦的含著眼淚,告訴人民的真相,因為新加坡什麼都沒有!我們必需借重馬來西亞的水與資源來餵養我的百姓。到馬來西亞看那個大水管,從馬來西亞通到新加坡去,我要靠睦鄰、靠鄰國的資源來餵養我的百姓,因為新加坡什麼都沒有!結果這幾十年下來,新加坡從一個破爛漁村的小地方發展成今天這樣的地步,他就知道什麼時候要委屈才能求全,輕重緩急之間他該做什麼事情,所以一開始,人才不夠,李光耀開放讓更多人才、讓更多的資金進來。

  今天台灣不是呀,台灣一天到晚把人才趕出去,是不是?因為信不了這個人呀,要怎麼吸引人才進來?你怕東怕西、怕這怕那個,那都關起門來自己高興就好了,那像什麼?所以她常講李光耀的例子,這個要注意呀,今天說要獨立,有沒有像新加坡的例子?沒有,為什麼?跟大陸太近啦!除非把台灣搬走。

  洪秀柱說,她還常舉芬蘭的例子,台灣人常講400年悲情,異族來來去去,人家芬蘭800年,一下子蘇俄過來,一下子瑞典過來,一下子是佔領,經常換國旗,二次大戰還自己內戰,弄得民生凋敝,後來人家發現,不能一直跟蘇俄這樣子

  所以她了解到,就跟新加坡例子一樣,我們不會再挑釁,你安心去布局全球,芬蘭因此有喘息的空間,自己努力的去做,鄰國的友善比遠方來的麵包還要重要,所以芬蘭用這種方法趕快發展芬蘭。二戰之後,蘇聯解體,芬蘭依然存在,是不是?我們不要否認今天中國大陸是正在崛起的、這麼大的政治經濟體,甚至2025年會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經濟體,我們跟他同文同種,有這麼多的同,為什麼不會藉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趁勢而起呀?

  洪秀柱強調,政治人物、國家領導人都應該要告訴老百姓這些事,可是都講不清楚、說不明白,她就很簡單的講出來,有什麼不敢講?這樣敢講她是傾中賣台嗎?是不是?什麼樣的方式才叫愛台?“台獨”論也是愛台,她剛的講法也是愛台,可是到底是那一個方式可以真的幫助台灣?愛護台灣?替台灣找出路?我們這樣的講法叫賣台嗎?一個領導人要有勇氣講這個呀,所以她要藉這次的選舉,到處大聲疾呼,就像新加坡李光耀一樣,含著眼淚、很痛苦的也要告訴老百姓真象,今天就是要告訴台灣2300萬老百姓嘛,台灣面臨著世界當中的真相是什麼?我們面臨的局勢是什麼?真相是什麼?跟大家講,不要關起門來自己自以為是。
加藤鷹騷手弄汁(kellygun20000) 於 2015-06-26 07:19 回覆:
林金源專欄-洪秀柱重振黨魂 國民黨切莫阻擋
2015年06月26日
在反中、仇中浪潮下,綠營定義了台灣的政治正確。國民黨不僅不敢反擊,甚且只能拿香跟拜。陳水扁曾得意宣稱,他的最大成就是「把藍營綠化」,此言不假。扁的貪腐雖害綠營失政權,但藍營並沒奪回政治話語權。只知妥協退讓的馬政府,不知綠營並未接納藍營是同胞,而是把他們塑造成「親中賣台」的敵人。服貿協議也好,課綱修訂也罷,藍營的妥協退讓,只換來綠營的軟土深掘、處處進逼。國民黨主導肇建的中華民國以及一中憲法,則被該黨拋棄、掏空,此後藍營再也沒有感動選民的本錢。

洪初選勝出,代表選民期待她帶領國民黨改變理念、走出新路線。老態龍鍾的國民黨,如果虛心改過,放下舊我,全力助洪,藍營與台灣的前景都會改觀。洪若贏了大選,固可讓藍營枯木逢春,台灣也有撥亂反正的機會。即便洪輸了大選,仍可贏回黨魂,讓藍營聲勢止跌回升,因為國民黨總算可為台灣打開異於綠營的另一扇窗。換言之,洪參選的意義,就在提供選民真正有別於民進黨的另一選項。

蔡英文赴美應試,固然為她掃除了勝選的部分障礙,但對兩岸關係的長期發展,及台灣尊嚴的維護,都有負面影響。馬英九、朱立倫都曾力勸洪秀柱訪美,看在選民眼裡,藍綠差別究竟何在?更別說馬2006年訪日時,竟然呼籲日本訂定「台灣關係法」,這樣的藍營和綠營有何不同?

綠營對於合乎程序、合乎憲法、重塑台灣尊嚴的課綱微調,死纏爛打、以非為是。他們不諱言將發動中學版太陽花運動,以反課綱作為選戰主軸。攸關大是大非以及選戰成敗的此問題,教育部長吳思華的處理方法,就是退讓與妥協,不是「千萬人吾往矣」地說服民眾。

教育部允許新舊課綱並用,各校自行選擇。耗費人力、物力且有法源依據的課綱,只因綠營抗議,馬政府就退縮棄守。肩負國民精神教育重責的中小學課本,今後將「一島兩制、各自表述」。吳部長又說,編訂教科書的基本原則是: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包容多元史觀。眾所皆知,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多元史觀表示可獨可統。吳以守憲敷衍藍營,再以多元討好綠營。綠不領情,吳卻陷入自我矛盾。

以此兩例可見:國民黨高層對綠營的態度不是「跟」、就是「讓」,不知擇善固執。就在國民黨步步退讓中,藍、綠差異日趨模糊,士氣此消彼漲,民眾對台灣的信心也一再流失。

1948年11月4日,南京《中央日報》發表殷海光寫的社論〈趕快收拾人心〉,警告國民黨大老:「人心失盡,如何得了?」大老不聽,遂敗退來台。現在國民黨又在台獨主導的「民主內戰」中一敗塗地,人心渙散。洪登高一呼,正可挽回尚未死盡的人心。百般「防洪」的藍營大老們,請複習殷海光所言:「趕快收拾人心,只有這一個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