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玉山、康橋 ---- 林殿權老師
2010/01/12 10:19:57瀏覽1096|回應0|推薦0

 玉山登頂小記〉

彰化埔心國中生物老師 林殿權

        從玉山頂上輕踅而下,心情是滿足與微微的不捨。

        隊伍懷著與上坡時同樣戰戰兢兢的步伐走過『風口』,回到礫石鋪灑與盤據著玉山圓柏灌叢的南坡登山小徑上;就地而坐,貪圖在臨別之前能再重溫進山、近山的美好。

        眾人悉悉沙沙的腳步聲停了,嗶嗶啵啵的碎石嘲雜聲也靜了,世界忽然沈默下來。左側視野是主峰稜脊一路延伸,直往東峰而去;峻峭的岩壁如龐然的屏風攤開,屏面上層層疊疊的劃記著千萬年來島嶼的生命記憶。

        雲,翻越屏風的脊樑,以濛霧的姿態撲蓋而來。風,彷彿此時才開始,呼窣窣地吟嘯。好像,隱隱然從耳畔溜進了一點低鳴,一種竊身在風的背景後面,忽而現身、時而隱匿的山林的迴響、萬籟的奏鳴,與眾生的歡欣。杉林輕擺、草花微顫,跟著風的節奏,輕舞玉山的歌。人聲息止之後,屬於土地的美聲才會分享給人耳。

        報載康橋國際中小學的孩子正在為五月登玉山的畢業儀式作準備,不畏寒流的低溫,在北縣的郊山進行體能訓練。『走!登玉山!』的呼朋引伴在近年成為一種身為台人的必經儀式,像是此生企盼的集體膜拜,以及好山者朝聖的終點。我樂見台灣的象徵能夠化為這一代孩子心靈的信仰,抑或只是一種印記也好。當雙腳踏上了3952之顛,關於土地的情感也會緊緊萌生在這群國家的希望之上。當這些擁有國際觀與競爭力的孩子踏上了世界的舞台,他們也想必會心繫著這座高山島嶼的美麗山林。

        教育,正是走出教室才能深沈於心;健康身心,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啊!

        感思至此,心清情靜。我為腳邊披著白絨的玉山薄雪草攝取幾張特寫,以表達感謝。感謝這些堅毅的綠色精靈,於蜿蜒的山徑上帶給來訪的山客們驚豔與感動。

        再見,玉山。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aid=367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