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到底哪裡可恥?
2011/04/01 17:14:11瀏覽882|回應1|推薦17

現在一聽到記者這個職業,好像很低賤,不過這也許是整個新聞業結構的問題,加上記者這工作的流動性大,沒辦法像幾十年前這樣培養出文筆或專業取勝的記者,現在只要寫的出,或是挖的出新聞就能夠提筆上陣了,不是嗎?

所以,台長家裡頭沒接有線電視,看看無線台和小耳朵就夠了吧!

以下是 Mobile01 網站的 Jason84953 網友所發表的文章,原文如下,如果想看更多討論文章或是參與討論請按此進入

===================我是分隔線===================

記者這個工作不可恥,可恥的是現今多數新聞台記者"製造"新聞內容的方法。

說個自己親身經歷:
先前,女友的父親清晨上班途中,遭酒後駕車的計程車駕駛撞擊當場過世,稍後,水果報記者不知怎麼的得到了女友家的電話,並打電話來,但因當時女友家中親戚都在醫院太平間,家裡只有祖母在,水果報記者問了些女友父親生前生活狀況後,結束了訪談,並在個隔天社會版寫了這麼一件交通事故新聞。

本以為這件事與新聞界的關連僅此而已,沒想到精采的還在後面。

第三天一早(非常早,約六點多吧),某新聞台記者打電話到女友家中,說要來採訪這件意外事故,女友家人沒想太多,反正第二天事情已見報了,多一個記者來也沒甚麼差別,就答應了。約半小時後,記者又打電話來,表示已到女友家附近,再不久就要到了,確認家中有人後就要進社區來;當時女友家中情形是:女友的叔叔與出嫁的妹妹都在女友家中,而我也在女友房裡,而且剛睡醒。記者第二通電話打來沒多久,家中電鈴就響起,女友按了樓下大門開啟後,就聽到樓梯口的門打開了,(我因為是個外人,覺得這時不適合出現在客廳,所以留在女友房裡,女友房門白天很少關閉,所以我可以聽到門外的動靜),但伴隨開門而來的,是一陣激烈的騷動與叔叔的咒罵聲,女友與妹妹兩人哭著喊:叔叔你不要這樣~我驚覺似乎有事發生,於是衝出房門,眼前的景象大出我意料之外:大門裡外擠了七八個記者還有攝影師,而在記者最前面的地上跪著三個人,一對中年夫婦與一位老婦人(後來我才知道是肇事司機夫婦與其母親),看到這種陣仗,我先是一驚,隨後心中浮出幾個字:幹!中計了!! 沒錯,在那當下我心裡想的就是這幾個字。此時,我必須做的當然是把盛怒中的叔叔拉開,小小的客廳中,溢滿著各種聲音:叔叔的斥罵聲,我勸阻叔叔不要動粗的聲音,女友姐妹與老祖母的啜泣聲,肇事者家人哭著道歉聲,還有其中最小聲也是大家熟悉的,在我聽來卻是最刺耳的:(女聲)你有沒有甚麼話要對家屬說?你會不會覺得對不起家屬?要不要說聲對不起?當然,隨著記者問一句,肇事者就答一句,好熟悉的場景啊!

後來事件如何結束的就不必提了,到中午左右部分新聞台就播了這一段"新聞",一貫的,重點就在早上那一段混亂的片段。

其實,女友家人對於這意外尚能承受,言談中只要提及過世的父親,免不了眼紅流淚與傷心,但事情既已發生了,還是可以平常心來處理後事。先前還在太平間時,處理交通事故的警察與女友家人聊起這類事故曾表示,對於大眾運輸交通駕駛人,基於信賴原則,通常較少執行酒測攔檢,這次發生計程車駕駛酒駕事故,他們也很意外。

在記者來"亂"過之後,其實女友家人希望藉這次事件,能讓當局重視職業駕駛酒駕問題,但我只對他們說:不要對記者抱有太大的期望。女友妹妹不解,我說:想想看,今天一共有幾個記者打電話來?一個。事後出現幾個?為何突然肇事者夫婦與其母親會同時出現?他們都剛好在社區裡巧遇?當想通這些環節後,為何會出現今早那場混亂答案就很明顯了。

好像是第三天下午還是第四天吧,女友與叔叔去交通隊處理後續事宜,剛好一些記者也在交通隊詢問處理員警一些事故細節,我既知道記者在場,當然也就不進去了,只在樓下騎樓等待,不久,一組記者下樓,也在騎樓裡等著採訪車過來接,我背對著他們,有聽到一位女記者說:不然去事故現場看看有沒有甚麼畫面可拍,我一轉頭,就看到那位女記者手裡拿著一小疊不知是做甚麼的紙,其中擺在最上面的,赫然是第二天報導女友父親那場事故的水果報.......

再補個我長期的觀察:
現在大家所詬罵的,是新聞台記者不出門,只會在網路上挖新聞,然後再補畫面,可是我的經驗是,五六年前,我常常晚上八九點下班後,端著冷掉的晚餐獨自在客廳吃飯,嘴裡吃飯,眼睛看報紙,耳朵聽著新聞台的新聞報導,可是常常覺得,怎麼現在電視上報的這一段新聞這麼熟悉?隨手翻了翻報紙,果然,跟我幾分鐘前剛看過的報紙新聞一樣,就連內容都一樣,頂多就改個幾個字或是增刪一兩句話而已。

再來,有時新聞報導的內容,如果我知道實際上事件的全貌,通常會被我挑出一大堆記者胡扯的內容,而會胡扯,原因通常是該事件牽涉到某些專業,而記者不是該專業背景,自然不懂,專業人士的解釋則更加不懂,但卻又必須報導,當然面對一些名詞只能用所知有限的詞,去替換發音相似,可是偏偏自己一整個無法理解的專有名詞,這樣的素質,其報導品質可想而知。一位朋友因個人興趣,曾經窩在圖書館翻閱38年後的台灣報紙,驚覺過去記者素質之高,用詞之精準,對該專業的報導與分析,如不是出現在報紙,真的會誤以為是該行業的專業人士,相對於當今記者對於同樣領域的報導,朋友評語只有四個字:跳樑小丑。

過去,我一位自稱天生反骨的老師曾說:當我深深信服的真理,用相反的立場去挑戰,才能看見接近真理的全貌。

退伍後,這些年來,我用著種思維去看新聞,站在深藍立場質疑偏綠媒體的報導,也站在深綠立場質疑偏藍媒體的報導,面對媒體的報導總是用質疑的立場去思考,發覺老師的話真是有道理,尤其是經歷過女友家那場事故,與前段所說的一些我了解事件來龍去脈的報導之後,深覺媒體報導果然不可盡信。

我現在看新聞的心態是:知道有這件事就好,至於事件的真相與全貌,自己從別處查還比較可靠。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zama1974&aid=5043559

 回應文章

黑豬
台式兩津勘吉
2011/04/01 21:05
簡單一句話:看一百年前的紐約時報是歷史,看五天前台灣的新聞是鬧劇!
亞斯蘭空軍第一狙擊手(kazama1974) 於 2011-04-02 00:28 回覆:
反正就看看,
當做娛樂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