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6 06:51:12瀏覽2508|回應9|推薦17 | |
《野武士周報試刊64》每周評論1 前言:台灣的庶民社會中,中產階級和婦女,對「生活世界」一向最願意投入最多的關注,他們在乎「教養」、她們關切「品格」,關切「信諾」。
人民,只是一張又一張長著腳的選票,呼攏一下就可以啦!
所以,三個月肅貪的宣示,重點不是揪出那些「買星星與賣星星」的軍中敗類;而是由顢頇的國防部,寫出一本漂亮的「報告」,
所以,助扁脫困的「司法院先進」與「法務部相關人士」不能真正查出來,叫一個檢察行政官,寫一篇漏洞百出的報告,就可以混過去啦!
所以,「二次金改」與扁共謀的政商巨賈不能查,免得查到動搖黨本,將來選舉,執政黨找不到「政治獻金」的金主?
當然,陳水扁關一陣子也就算有交待了,至於他的那些不勞而獲的子女,不管是陳致中或是陳幸妤,都是特偵組準備的「活口」?
所以,黃芳彥被縱放還是不要查的太清楚比較好,免得案情「失控」,其實,陳聰明還真是很聰明,把案情控制到「剛剛好」,所以,放兩句話表點曖眛態度就好,哪能真正換掉陳聰明?扁案真的上窮碧落下黃泉查辦到底,誰來善後?
有史以來,古今中外皆如此,當政治權力結構因彼此師心自用,造成「政治」被既得利益「綁架」,無法解決現有權力結構所造成的僵局和亂局,體制將因而遲滯、僵化。
生命,卻自然會找到出路;人民,更會有智慧去創造新風潮。
無法紓解的政治危機,一些人可能會因此更疏離,也可能產生憤怒。憤怒的積累未必是壞事,「憤怒」能讓「第三部門」社會力奮起「補位」,透過人民力量展現,才可能讓政治的僵局發生新的缺口,政治結構產生「質變」,不但有機會讓僵局化解,還可能帶動政治的進步。
民為刀俎,官為魚肉,才能改變對現況無可奈何的困局!
改變!改變!改變才有機會。這個機會,就叫作「新社會運動」。
社會政治學家史考特﹝Scot﹞曾描寫過,「新」社會運動的特徵:
第一、 運動是以普世價值進行的反對運動。不是為了特定階級的利益,也不是為了什麼特定族群之類的訴求。運動展現出來的,是在質疑政治運作結構,想要透過民意的具體展現,轉變陷入僵局的政治結構;並非是想要針對改變體制常規,或是某些特定人士想要來分享既存的政治權力。
第二、 正因為不是特定利益社群或族群參與,運動和許多傳統運動不同的是,它是以「非正式」、「鬆散」和「彈性」的方式所組成,避免了太複雜的層級式、科層式的組織方式。因此沒有特別具有權力的領袖,甚至對參與的成員資格,都沒有太顯著的設限。
第三、 運動高度依賴、透過大眾媒體,傳達他們的訴求和抗議,以影像效果有效地激起了公眾的情感與認同,達到快速擴散和參與的效果。不需要核心總部的組訓,認同的人都可以用同樣的象徵,表達他們參與的態度,甚至,群眾還有源源不絕的自發創意。
第四、 這樣的「新」社會運動,表面上被政客譏為「嘉年華」,少了「傳統」社會運動的「悲壯」,或是肅穆。但它其實是歐美民主先進國家在一九六○年代後發展出來的新類型,如美國的反越戰運動,或是一九六八年法國學生的「憤怒之愛」,終結了法國「第四共和」,引領法國發展出「第五共和」。一九六○年代後,歐、美、北歐和法、德的新社會運動,都持續產生源源不絕的「創意」,迫使政治部門不得不低頭。
這類型「新社會運動」會在二十世紀末發生,哈伯瑪斯﹝Habermas﹞指出:是因為現代社會中,由於政治和經濟這兩大部門的「雙面夾殺」,往往會讓人民的「生活世界」﹝life-world,指社群和家庭的價值﹞發生岌岌可危的危機感,「第三部門」社會力因而奮起,為的是要捍衛他們的「生活世界」。
台灣的庶民社會中,中產階級和婦女,對「生活世界」一向最願意投入最多的關注,他們在乎「教養」、她們關切「品格」,關切「信諾」。
所以,在2006年中,當「禮義廉恥」、「反貪腐」成為紅衫軍運動的主訴求,一向不太願意介入政治部門的中產階級和婦女,為了捍衛他/她們早就很焦慮的「生活世界」已被太多的「政治」部門的謊言和惡意所動搖,主動而積極站了出來了。
他/她們曾經出現在街頭,為的是除弊與反貪,他/她們曾經展現出百萬紅潮,創造「九一五圍城」傳奇。
馬英九政權上任這麼多天,弊緩查、貪未肅,「信諾」何在?
執政當局若依然用「政治」部門邏輯在應對,有不少人終將會義憤不平!這股力量,就是台灣的婦女,她們,曾是支持馬英九的主力部隊,很快的,她們,也將是讓馬英九政府光芒不再的特攻隊!
《相關文章》馬英九政府周年建言系列
¤¤¤¤¤¤¤¤¤¤¤¤¤¤¤¤¤¤¤¤¤ 《國民黨之先贏後敗》
《群龍無首,大吉》 《唱歌吧!新年加油》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