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03 07:27:39瀏覽26286|回應55|推薦22 | |
《野武士周報試刊30》每周評論1 前言:支持過馬英九的七百多萬張選票而言,他們也在看,看他們選出來的總統,是不是在中國面前矮了一截?馬英九是不是依然「懦弱」,對內,對陳水扁沒輒;對外,連陳雲林都可以騎在頭上。 人類的文明有許多模式,有的追求征服,有的力求宰制,有的唯恐天下不亂,但最優秀的,乃是追求新的進步價值,讓自己和別人都能超越昇華。 陳雲林即將到台灣訪問了,在這個兩岸對抗一甲子,即將走向共榮的前夕,但願有人能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去領取已放在那裡很久了的諾貝爾和平獎! 該怎麼做?馬英九接見陳雲林的當口,陳雲林當然該大大方方,毫不猶豫地稱呼馬英九是「馬總統」! 目前的兩岸關係正由陳水扁時代的「共毀」快速奔向「雙贏」的方向。 但是為了阻擋司法究辦,陳水扁正積極寄希望於中國人民,希望中國保持著一貫的傲慢,寄望台灣海峽依然是「鍋鼎」,雙方都變成鍋鼎裡被烈火煎烤的禽畜。在對立中,陳水扁可以找到脫困的巧門。 蔡英文與民進黨則被陳水扁綁架著往對抗路線前進,蔡英文與民進黨已經失去了創造新政治論述的能力,她與民進黨,也寄希望於陳雲林的傲慢,能讓民進黨找到對抗馬英九的戰場。 對支持過馬英九的七百多萬張選票而言,他們也在看,看他們選出來的總統,是不是在中國面前矮了一截?馬英九是不是依然「懦弱」,對內,對陳水扁沒輒;對外,連陳雲林都可以騎在頭上。 一聲「馬總統」都出不了口,泛綠的找到對抗馬英九的正當戰場;泛藍,對馬英九的庸弱,產生了更憤怒,除了捍衛人民託付的天職外,在政治影響上,馬英九都該堅定地要求陸委會與海基會,要求陳雲林喊出一句「馬總統」! 馬英九與國安會幕僚,更不該心存僥倖,以為可以「混過去」!據瞭解,根據國民黨的「國共平台」與國安會協商的初步構想,就是打算用「混」的。 這個「混」劇本是當 看似沒錯,但偷偷摸摸的安排,民進黨怎麼可能不借題發揮;泛藍的選民,怎麼可能不產生一點若有疑憾的憤怒。 許多人都在說,遠來是客,要體諒陳雲林與中國的胡錦濤,口中說不出「總統」兩字。這樣的說法,簡直是「媚共投匪」! 國共平台與國安會的人士們,都忽略掉一點,在中國,並沒有「總統」這一職稱。既然沒有「總統」稱謂,也沒有對「總統」職權的定義。稱馬英九「總統」又何妨?這不正是「互不否認」最具體的展現嗎! 如果陳雲林還有顧忌,至少,當江丙坤介紹過「馬總統」後,陳雲林能趨前握手,口中稱呼一聲:「總統先生,您好」,既尊重了台灣選民的選擇,又不那麼官式稱謂,也迴避了中國內部鷹派的發神經,也是最起碼的雙贏之道。 這樣的雙贏,互不否認,比江陳會簽下多少的協議更有意義。 當陳雲林口稱「馬總統」或「總統先生」之時,這樣的影音畫面透過上千名來台採訪的世界媒體傳布,這時候,就能讓世人想到了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這兩個具有嚴重對比性的「亞洲火藥庫」,不再是火藥庫了! 眾所周知,南北韓分裂乃是昔日韓戰的延長,隔著三十八度線的狹窄區域而對峙,全球兩大陣營在此交鋒,一邊是美日,另一邊則是俄中。朝鮮半島的人民,隨時有可能淪為這種代理戰爭的戰場。這種被動的、被別人所決定了的命運,在由韓戰到冷戰的將近半世紀裡,乃是朝鮮半島人民共同的悲哀。 而這樣的命運困境,在金大中和盧武鉉手中出現了完全革命性的改變。他由歐洲從一九七○到八○年代,藉著持續的「脫美」和「脫俄」,終於找回了歐洲自主性,不但讓歐洲本身不必再成為美俄對峙下可能的戰場,甚至更因歐洲的中立,加速了冷戰時代的結束這種經驗,決心走自己的路。
於是,金大中主動面對俄中,以背向著美日,這不但為南韓的經濟發展找到了更大的舞台,也替朝鮮半島問題的緩和找到了完全不同思維方式的答案。緊接著,他的陽光政策,以及親赴平壤訪問,使他的想法落實。這是亞洲從未曾有的歷史性開創偉業。他得到了美日之外全世界的讚揚。在朝鮮半島這個火藥庫,他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而更重要的,乃是朝鮮半島的主動權回到了南韓人民自己的手中。 朝鮮半島人民已取得了自己問題自行協商解決的主導性。告別了過去那種成為代理戰爭戰場的可能。這時候,就長期角度看,設若美日那種「宰制文明」繼續,日本勢必將由過去的「二線國家」變成戰爭的「一線國家」。 由於「一線國家」必須直接承受戰爭的代價,於是,在南韓已拒絕成為「一線國家」之後,日本遂必須另外尋找一個新的「一線國家」來做為代理戰場。這也是朝鮮半島情勢緩和與台灣海峽在陳水扁時代趨緊張這種對比性同步形成的原因。 其實,台海形勢與朝鮮半島可謂相當類似。它們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以及因為歷史條件而形成的思維及行為方式之產物。南韓之所以傑出,乃是他們在警覺到這點之後,能主動地去文明的先例裡,去尋找更好的榜樣來學習。金大中由西德布朗德總理開創型的思維裡找到了更文明也更合乎道德與人性的榜樣。
金大中的啟示是不再浪費精神替現狀做各種無意義的辯護或曲解,因為耽於舊思維和舊行為模式裡,一切的答案皆早已注定。舊思維和舊行為模式所產生的問題,不可能靠舊思維和舊行為模式來解決,更不可能靠曲解歷史來解決。 要解決舊問題,必須換個新腦袋,而這種腦袋,不可能在美日「宰制文明」裡,而祇能在歐洲的「協商文明」中。一個國家的真正潛力乃是思維力,也正是因為南韓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展現出在亞洲絕無僅見的思想力,也才有可能解釋南韓為何在科技和文化上近年來為何表現得如此突出。 兩岸問題由國共內戰、 兩岸熱戰、冷戰,再到陳水扁發動的新冷戰,以及想要透過陳雲林來台引爆的新熱戰,都是一脈相傳,同一思維和行為模式的產物。根據舊邏輯,終於造成了死胡同。 當發現到舊邏輯預告著某種不可避免性時,兩岸就共同有責任來開創出一種相互對待的新邏輯,必需由「你對我兇──我對你更兇」這種惡性循環圈,蛻變出「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的良性循環。 而這種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所需要的祇是有人起頭,它祇要有了開始,就會和惡性循環圈一樣,自動地運轉下去。此刻的兩岸不能你搞你的民粹,我搞我的民粹。祇需要有人像更文明的歐洲一樣,以另一種腦袋,另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走出第一步。第一步非常難走,但祇要走出了這一步,海闊天空的新局即會出現。整個亞洲也將一併受惠。甚至,連日本也都會因此而出現全新的轉變。 這樣的第一步,就由一聲「馬總統」或「總統先生」開啟吧! ===============================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