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闲话林彪的军事能力
2009/03/02 22:16:10瀏覽1089|回應2|推薦1

对林彪的评价曾经长期作为一个敏感的话题,随着政治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在没完没了的夸赞和批判都结束了的今天,他曾经的辉煌和耻辱都已经落幕,或许此时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他的能力。

林彪成名于国共内战。看林彪的军事能力,当然要看他在内战中的表现。我认为,林彪的战术指挥和战略谋划能力似乎比不上彭德怀或粟裕,在共产党将领中并非是最出色的。他真正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对军队的组织领导能力。

当年共产党从各边区抽调派去东北的军队,主要包括苏北新四军黄克诚部的三万余人和山东部队的七万余人,其中山东部队大多为军区部队和地方部队,也就是说在土共中都不算什么正规部队。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杂牌军”,而林彪到东北时未带部队,更是个“光杆司令”。仅仅三年半之后,共产党在东北有了近百万正规部队,其中38军等更是解放军中的佼佼者。这足可表明林彪的整军与建军的能力。

他和他的班底在军队建设中的许多做法都可圈可点。比如,他对指挥员的培养。解放军在东北大量扩军,需要的军官从何而来?当时的共产党几乎没有军事院校,军官主要从士兵中提拔,而在东北扩军的过程中,大批老兵成为军官,大批基层指挥员得以升迁。我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不够合格的。林彪非常重视对基层将领的轮训,重视对战术和指挥方法的总结、推广和讲解(比如他出名的“一点两面”的战术和“四快一慢”指挥方法)。“一点两面”也好,“四快一慢”也罢,都是简单易懂、具体实用的方法,非常适合当时共产党军队基层军官出身于士兵、军事教育缺乏及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林彪在他的军队中反复宣讲这些方法,较快的提升了基层军官的整体军事素养。

他对于士兵的补充和训练也很重视。当时的东北部队的兵员补充制度在解放军各部队中是最完善的。他的军队补充实行二线兵团制度,实际上就是新兵训练营,这使得他的部队比当时其它的共产党部队更加的正规化,新组建部队的作战能力也较高。

如何处理投靠过来的敌对部队从来都是一个难题。比如陈毅对投降的伪军郝鹏举部的处理就十分糟糕,而邓小平后来承认他对于原东北军高树勋部的处理也不太合适。但是林彪对国民党60军的改编就十分成功,这支部队也是唯一一支成为解放军主力部队的国民党军,而其他起义投诚部队(不管是杂牌军还是曾经的嫡系主力部队)大多在五十年代被改编成了各种“建设兵团”,其实就是变相的退伍。 我看过很多人对于内战中东北战场的重新推演,也听到过大量关于蒋介石、卫立煌、陈诚等人中谁该对失败负责,以及毛泽东和林彪谁在战略上意见更正确的讨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认为当时国民党东北部队的整体素质比起共产党来差的太远,即使战略和战术指导上有所进步,军队能不能实现指挥官的意图也是个问题。打仗不是纸上谈兵或者沙盘推演,如臂使指的排兵布阵要求将领和军队全面的素质。韩信认为自己的军队人数可以“多多益善”,而刘邦只能统帅数目有限的部队,因为统领一万军队与百万大军的难度差别不可以以道理计。东北内战已经证明能力不足的将领统领的部队越多或许越糟糕,我指的是国民党西进兵团的覆灭。较之淮海战役中同样由于战略指导上的失误被围困的黄伯涛和黄维兵团,国民党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廖耀湘的表现实在是糟透了。在辽西被林彪围困之后,他和他部队中的高级将领很快就失去了对部队的掌握,未能组织起任何有效的反击,3天之内,5个军12个师十万余人全军覆没。我认为这个战役最能体现双方高级将领的军事管理能力和军队的整体素质的差距。仅仅从军队管理的角度也可以看出,林彪是一位像韩信那样真正的帅才。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lor&aid=2702739

 回應文章

孫立人的粉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善在逆境中找轉機
2009/03/11 22:25

是在下對林彪的肯定,而「圍點打援」等戰法的運用更令我折服。

但是,別忘了幾件事:

林彪在東北受到中共中央絕對的信任,打了幾次敗仗仍屹立不搖。

反觀國民黨軍,號稱幾大主力,但南方部隊北上東北打仗,不僅天時、地利、人不和,連高層也各懷鬼胎,爭功、爭寵、諉過等小動作不斷。

還有那「土改分田」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打勝仗的絕招!

另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原因撇開不說,大凡對外的「民族禦侮」戰爭,啥都甭計較;但是八年抗戰,甚至打得更久的軍人,祖上燒好香沒死,熬到日寇敗了卻連塊地都分不到,解甲歸田後還要繼續給地主幹活當農奴,世世代代不得翻身,這事任誰都不依的,換上我也會死命幫共產黨打仗的。

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前就沒覺悟,到了這個時候連軍心也渙散了,想到要和接近三億的農民父老為敵,這仗能打麼?打得下去嗎?下得了重手嗎?

可偏偏老蔣不審時度事,動不動就要「軍法從事」,將孫文「‧‧‧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主張全拋在腦後,當然是「仗越打越難打,兵越打人越少」。

要說國共內戰解放軍有多能打,將領有多行,唉!不就是──張飛打岳飛!誰贏?甭提了!

要不是毛澤東同志對「平均地權」有深刻的認識,趁著戰後搞土改,誰家天下啊!

換個位置來說,共產黨執政打抗戰,國民黨在戰後搞分田,如今又會是啥局面呢?

如果當年廖耀湘能像林彪那般被充分授權,上頭沒有一堆不知長進的老保定、黃埔老大哥胡亂指揮,又敢像孫立人那般「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歷史定位或將改寫!

俺父親是山東出來打抗戰的,聽老鄉說俺祖父是大地主,在戰後就主動把田給分給下人了,所以一直活得好好的,但生前還是沒來得及與俺爹見最後一面,這才是人生憾事!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岸上观察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我转 的
2009/03/06 20:01
 

平型關戰鬥的經驗

林彪

原文發表於193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