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師的孫子兵法」 詹惟鈞
2007/09/13 19:21:22瀏覽1151|回應0|推薦5
「教師的孫子兵法」詹惟鈞  
 

二千多年前春秋時期「孫子兵法」早蘊含教師如何做教學、輔導、班級經營及親師溝通的方針。

「教師的孫子兵法」 

       教部和教改團體對「零體罰」政策見解不同、立場各異。殊不知,二千多年前春秋時期,名軍事家孫武所撰「孫子兵法」,早蘊含教師如何做教學、輔導、班級經營及親師溝通的方針。
       「孫子兵法」十三篇,如果教師能掌握到其中奧妙,則教學順遂、家長讚頌、班級治矣。礙於篇幅,僅舉數例。
      「始計篇」之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帶班是導師的頭等大事,它關係到學生的未來和家長的觀感,因此,我們必須嚴肅對待、認真考察。
        之二:「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者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不詭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故:教師要如何進行考察呢?要以決定教學氛圍五個基本要素為經(五事),配以由五事引出來的七個方面情況(七計)為緯,對師生雙方進行比較,作出估量,從中探索出教學氛圍的情勢。五個基本要素:一是人和,二是天時,三是地利,四是將領,五是法制。
        所謂「人和」,指上下同欲、師生一心,一旦班級需要,學生就會聽從導師的命令,趕赴各教室或掃區,為學校和老師出生入死、奮勇求知,而不存二心。所謂「天時」,指陰晴圓缺、暑寒假、節氣時令。所謂「地利」,指教室環境、遠途近路、險勢易域、地廣道狹,和教學上的學習角、死角。所謂「將領」,指導師及各股長的才智、篤信、仁愛、勇武、威嚴。所謂「法制」,指班級幹部組織編制與班級公約之規定和家長委員供應的管理。
        之三:「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故:七計說的是:哪一班的人和、老師賢明?哪一班的幹部才能過人?哪一班占有好的天時地利?哪一班的班規嚴格執行、命令如山?哪一班的學生資質較佳?哪一班的學生訓練有素?哪一班賞罰分明、令行禁止?然後依據對這些情況的分析對比,就完全能夠判明誰勝誰負了。
      之六:「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故:如果學生貪利,那就用利去引誘他;如果學生混亂,那就要乘機找帶頭者﹔如果學生惡行實多,那就要加倍防範他﹔如果學生火氣強大,那就設法避開他﹔如果學生易於發怒,那就想出行為改變技術,使他順輔﹔如果甲生卑視乙生,那就要設法使甲生更加驕橫,然後尋機小損甲生﹔如果學生懶得學習,那就要設法找出他的多元智慧﹔如果學生結黨集社,那就要設法利益均霑。
       「謀攻篇」之二:「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可見,帶領班級,上策是及早察明學生和家長之心理和生理動向,從智謀上輔助家長及學生,用計謀使學生乖巧;其次是從外交上壓服學生,即聯合隔壁班的導師或行政人員,拆散惡劣學生的同盟,使劣生處於孤立無援的困境﹔再次便是罵學生,用嘴巴造口業﹔而下策是打學生,這是帶班中不得已而為之的最下等策略。因為打學生所需器械,如熱熔膠〈打腫〉和藤條〈裂傷〉,需要氣力,構築在家長可能告導師之下,如果沒打好,就忍不住導師的憤怒而驅使學生像螞蟻一樣爬梯攻城,其結果是學生信心及自尊被殺三分之一,而乖巧只是暫時,這就是體罰之法所帶來的災難。
        當然筆者不是要老師把學生當敵人,而是要明瞭孫子兵法內所蘊涵的深邃哲學思想,進而用於日常的帶班教學、輔導、班級經營及親師溝通,教師們不可不察呀。

 

本博文在大陸博客數個圈子中由多位網友加为精华博文!請點擊下面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a3cf00100a5yo.html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lman&aid=122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