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1/09 17:36:52瀏覽132|回應0|推薦0 | |
台中市國中理化老師於課堂上向學生下跪引發社會爭議,結果學校的處置就是堅守二個月輔導期的規定,看這位老師的脫序行為繼續上演,要不是家長「有感」出來抗議,這鬧劇恐怕還得再看下去,讓人質疑這「無感」的學校考評體系、迂腐的「師師相護」作風,如何培養健全的下一代? 過去對於不適任的老師,多半發配「邊疆」,算是偏鄉學童倒楣;如今雖然有看似健全的「處理不適任教師注意要點」,但是學校單位顯然是照章辦事成習慣,對於輔導期間僅憑監課人員錄影,卻對持續脫序的行為不能斷然處置,難道要出人命才會停止這冗長的輔導過程嗎? 從這名林姓女老師農曆7月時突然下跪,在課堂上喃喃自語說:「這樣會折壽,你們可以去查,不孝師長你會得到什麼樣的報應,我都替你們磕頭…」就讓人可以合理懷疑其有精神上問題,應該立刻停止其教學工作,去看心理醫師,而不是拿學生當白老鼠,試看看老師有沒有病。然而這一切看在我們龐大的教育體系和工作者眼裡,竟然只是申誡一次、再輔導就行了? 無獨有偶,月前東海大學一位助教因懷疑其女兒被言語霸凌,憤而求告三位男同學,原來這恐龍般的教育體系要「有感」,得要老師有切身之痛才會產生,一般家長們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