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字體:
訪客簿  我要留言 共有 453 則留言
☆ 本部落格訪客簿 歡迎會員留言唷!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格主公告
多謝造訪留言.

懇請以悄悄話留言。私言私語宜藏私。非悄悄話視同廣告,或將刪除。

因時間有限,投票推薦之請,或難從命,尚祈見諒。

 
頁/共 46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中州楚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2/01 22:03
在别处看到您把
“在我幼年的時候,有一天,我的爸爸叫我和我的哥哥來”
简化为
“幼時,有一天,爸爸叫我和哥哥來”

确实非常有道理。而且这种简化与之乎者也的古文不同,对于现代人没有丝毫理解的难度。所以我不明白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白话文的这种没有意义的罗嗦?烦请指点
我的家乡在远方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junk200) 於 2009/12/01 23:18 回覆:
多謝造訪留言.

指點不敢當.還是彼此切磋討論吧.

那句是一位美國生長的ABC所寫,故句子可以見到英文的影子.或者說,其實那句是由英文直譯而來:

When I was young, one day my father called me and my brother over.

洋人寫文章的態度是「向別人講話」,故出現「我的父親如何如何」;而中國人則是「自言自語」,所以是「父親如何如何」.

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為例,第一段是這麼寫的: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籍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仔細品味,這是自言自語的口氣.若將上文改為洋式中文,即對著別人講話,那就變成這個樣子:

我與我的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我的祖母死了,我的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我的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我的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我的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我的眼淚


意思一樣,只是變得嚕嗦許多.

余光中於「中和西」一書中言道,洋文有時確實比中文要精確.然而精確隔壁即住著繁瑣.並舉了一例.

中文說「他比班上同學都強」
英文說「他比班上任何其他同學都強」

「任何其他」四字,即是贅字.余說道,仔細分析,「任何」的意思已經包含在「都」裏,而想也知道,一個人不會比自己強,實不必再用「其他」二字.

讀翻譯文章,「任何」、「其他」、「所有」等贅詞,四處可見,真是莫可奈何.

L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1/22 04:09
當時是參看了一些網路上的文章(很抱歉如今已找不到那些文章了),其中一篇有那麽一點含義,後來我發覺可能是因爲高羅佩博士研究的不是所謂的正統漢學,所以算是對他的一種偏見。不過我是一直遺憾很多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還停留在從前,特別是二次大戰之前的西方——當然,現在觀念已大大改變。

個人常常思緒跳躍,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還乞見諒。


L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1/20 04:09
謝謝您到敝格回應。我相信高羅佩博士是一位很高明的漢學專家,只是個人對他不能真正了解當時的中國有些遺憾罷了。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junk200) 於 2009/11/20 05:19 回覆:

多謝造訪留言.

敢問妳因何而說高不能真正了解當時的中國?

我對高羅佩的印象全由一篇文章而來.胡光麃著有一冊「影響中國現代化的一百洋客」,其中有五頁介紹高羅佩.當然,這種書只講好不提壞.全文對高並無微詞.


古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1/19 00:20

Thanks for visiting my Blog, I didn'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

Anyway, I read some of your articles, it is very wonderfuly and

worth it to read from your experience, thanks for sharing..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junk200) 於 2009/11/19 07:29 回覆:
多謝造訪.希望我的文章能令妳快樂.

提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1/17 12:58
 淒涼悲壯的美... 不禁令我聯想起另一首相關的唐詩

兵車行   杜 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 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不濕聲啾啾。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junk200) 於 2009/11/17 20:45 回覆:
這首詩很悽苦,讀來令人淚下.杜甫一生適值唐朝由盛轉衰之際,民生應該是不錯,至少尚可,乃困頓如此,「千村萬落生荊杞」、「被驅不異犬與雞」,真是可悲.也許我們該慶幸生於現代,日子好過多了.然而,曾見一些清朝末年的像片,窮困的年代距今也不過百多年,實不算遠啊.

阿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1/13 10:14
感謝您惠賜卓見

流浪的人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0/28 14:58
在報上見到,有某大學系主任遺失身份證,遭應召女郎冒用,警察竟然要該系主任提出證據,證明並未應召.警察局跑了好幾趟,尚未解決.咦!警察的職責不是去抓壞人嗎?怎麼成了纏好人?

雖然這與顧問不太一樣(顧問要收錢),但警察領的薪水是小民出的呀.而且,若提不出證據,搞不好會被送到法院,這比找顧問慘多了.
LLB(uniliu) 於 2009-10-28 14:57 回覆: 刪除
很奇!都遺失身分證了,警察還要系主任提出證明.但"應召"要如何證明? 在警局不都有任何的筆錄嗎? 為什麼他不動個手去察;反要求受害者去證明. 這實在有夠誇張了.
頁/共 46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