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3-10素婚宴過後
2012/03/11 15:29:49瀏覽276|回應0|推薦2

素食婚禮有感Sunday, March 11, 2012

吃素十多年,這還是頭一遭參加純()素婚禮,首先要感謝素易網的布丁先生,因為他的活動促成了一段良緣(目前所知),宴客地點在台北市的蓮香齋素食餐廳(高雄市的本店且附有旅店提供住宿,平日還打六折),附近還算好停車,只要是吃素的朋友都知道這家人道國際集團所開的餐廳,多年前新竹中壢都有分店,可能是太重養生吧,食材和用油較貴、不放味精,口味稍淡,以國人的飲食習慣來說是不太有「客」緣的

話說回來這場婚禮吧,近代的新婚者時尚用一些軟體製作並播映倆人相處照,或是先感謝雙方父母的養育及經典的兒時照片,讓大家比較一下今昔的不同;這對新人是屬於比較搞笑活潑的,求婚過程對話實在太好笑,請看:

男:(倆人有次坐台北捷運)ㄟ,妳好像68年次的喔?

女:你這不是廢話嗎?都認識多久了還問這種問題,真是…

男:(停頓一下)ㄟ,這樣算起來妳是高齡產婦哦?

女:對啊,知道還不趕快把我娶回家。

男:(笑)阿 妳這是在跟我求婚嗎?

女:(愣住嬌羞)厚,那有女生跟男生求婚的啦…

男:這樣喔?那妳要不要嫁給我啊?

女:(半驚半疑)真的假的?

男:妳說呢?我們結婚吧…?

女:真的假的,真的假的?可是…戒指呢?

男:我早就買好放在家裡啦。

女:(開心)真的假的真的假的…那……你沒有單膝下跪?

男:(豁出去了)好,等一下下了捷運,我就在捷運站下跪。

 

參加完有幾個結論:

一、        雙方要有共同興趣:這對新人最喜歡研究探索吃的。

二、        如果雙方吃素,生活習性(至少一天三餐不會起衝突,只須稍微配合一下即可)、台灣人最重視的農曆新年(如:拜拜的貢品、年夜飯的菜色等),或雙方家族重要聚會,禮物不會造成對方的處理困擾。如果一方吃素,另一方要給予適當尊重,娘胎素的小孩果然比較好帶(較不會哭鬧、懂事),而不是聯合配偶的父母一起攻擊禁止,畢竟生活習慣是可以不同的,帶給對方痛苦,自己又有多快樂呢?大家接觸層面與環境各異,有人因緣來的早,有人開悟來的遲,這並不是罪過,也沒有人說 一定要對方依著自己的意思來過生活,free will(自由意志)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必需學習的,而非以男尊女卑 三從四德來規範,基本的道德固然該遵守,但也請給對方適當的空間,讓他╱她可以做自己同時互相學習成長與包容,這才是婚姻的最終、也最難的人生修煉,若是真苦,就想想玩遊戲吧,哪天你╱妳過了自己心態上的那一關,你就晉級啦,連老天也會為你喝采的。

三、        專業的主持人也很重要,帶髞活動可以讓整場熱起來,而非單純尷尬的與寞生人坐一桌+盯著及將上菜的推車,或僅僅是客氣犄請人用菜(禮貌上誰也不能伸出第一筷…如果有人夠活大方,就會提議每人輪流取第一道菜,這樣就有趣啦)。

四、        年紀與大方成正比。發現20多歲的小妹妹都比較放不開去跟同桌址隔璧的男性對話,男生也差不多(即使已經接近30歲或是30 出頭);反而是越過37歲左右,就會比較大方,也比輁勇敢的表達自己;在我的想法裡,也許也有夠多的社會歷練了、此時不說更待何時尤其在爭取權益的時候),再自閉的人也會想要多認識朋友或同好(以免老了沒有同伴可以相約分享苦水^^),或找個「真的懂你又適合與n年後的你聊天」,或哪天想轉職的時候,或是遇到相談投緣、脾胃相投的莫逆之交)。緣份是很難說的,同性朋友亦然。

五、        姻緣果真天注定。這次最有趣的,是新郎的妹妹跟新娘味道好接近,也都是屬於活潑大方型的。第一次看到的人會以為她們才是一家人。大概很多賓客都這麼說,所以女方的親屬就真的招手再看仔細些,連親屬自己都覺得有幾分神似,哈哈哈哈哈,反而是比較親的堂姐妹不覺得,更耐人尋味的是,一個家庭有其獨特的氣質,難怪說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影響更深遠啊。

六、        每個世代(包括穿著、手勢)也有差距,這點在正式喜慶的場合就看得出老中青代了…嗚嗚,我已經是中年的`那一代了啊,還有,果然青春無敵啊啊啊啊啊~~

 

最後呢,我摸到了婚禮顧問們設計的個獎―一張大樂透彩券(每張桌子壓在一張椅套裡的坐墊上),大後天開獎,被要求要上台說些祝福的話,為了不落俗套且來點善意的提點,『珍惜所愛、愛惜所選』是我送給新人的滿滿祝福。也希望有緣相遇的人們,多結善緣多說善語,這樣的明日才會漸漸光,心靈的喜樂才能保大家快樂,我相信善意是可以傳遞下去,就像電影的「把愛傳下去」。這樣慢慢的帶給週圍的正面能量,就如同反作用力一般,最終還是會回到我們身上,善緣來惡緣遠離,也可以改變我們既有的思維,改變自己永遠是進步成長的法則,步向更美善的每一個當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ylady&aid=6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