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亡-真是生命的終結嗎?
2010/03/17 19:00:59瀏覽1249|回應11|推薦86

寫下這個題目  我也頗好奇的想要了解有多少人會在活著的時候思考這個問題?

台灣曾有一位年輕的歌手薛岳   正當英年之時卻因罹患肝癌而不得不放下他

熱愛的音樂創作而告別人世  但他也因此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如果還有明天" 

這首歌::

                     

                          如果還有明天 你要如何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

憂傷的旋律  如泣的歌聲  動人的詞句  深深敲打著聽者的心絃   令人低迴不已

事實上  ' 死亡 '  是你我終其一生早晚都會碰上的問題  差別是在於有人在死亡

之前可能已準備好去面對它   而更多的人卻是不願  不捨  或是一時偏激而

被迫去面對它(如自殺或意外者)

千古以來絕不例外的    就是每個人都得單獨面對死亡   而這也是它最公平和神秘

之處   絕不因身分高低或神聖卑微而有差異  即使功績彪炳的亞力山大帝  或

希特勒   拿破崙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秦始皇  只要在死亡之前  誰能不低頭呢?!

多年來 科學對死亡的探索也頗多  可是始終未能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  所以迄今

為止   對所有的人類或生者來說:   死亡 依舊是個難解的謎.........

因此 睿智的教育家孔老夫子   多年前並未替死亡下註解   卻只留下一句名言 : 

 "未知生 焉知死?"--是問句抑斷句  留待後世的你我去思考.......... 

死亡---真是生命的終結嗎?  或是有死後的世界存在? 現今的科學在這方面似乎

仍交了白卷  但是  宗教  或玄學  神祕學就不見得了  中國道家甚至有長生不老

的傳說  佛教 基督教的經典都有明文記載死後的地獄  道家也有鬼神之說  至於

民間繪聲會影的流傳就更多了

死後真的就一了百了嗎?  還是每個人仍須為生前所為付出代價或有所報償?  

如果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你會因此而改變生活的態度或方向嗎?  也許就不會依然

過著不知明天的人生吧?

 死亡-真是生命的終結嗎?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曾說:  "吾之患在有吾身"

言外之意是否有吾身以外之物存在?.........否則何以有身為患?

雖無眾人公認的答案  "但自科學發現比電子還小的物質單位夸克後  迄今已有

部分的科學家因統計研究 '臨終體驗' 和 '兒童的前世記憶' 等結果後   開始主張

'死後生' 的觀念;   因為現代科學終於查覺到真空中能量的存在   而且已開始利用

捕捉電磁波或磁氣波的機器如: MRA等波動機器  以及捕捉經絡微弱電流的 EAV

.....而察覺人類和萬物除肉體之外的另一種存在  進而推論出宇宙能量的存在

以及人類是肉體和靈魂的雙重構造:  其中靈魂非身體 而是由幽體(感情體) 精神體

神體.....等多重構造而形成的   而每一個體都是由超微粒子的波動所構成  因此

利用 先前敘述的MRA  聲音能量系統等  都能檢測出肉眼看不到的本質生命體

也就是說波動機器不僅能檢測出物質和肉體  也能檢測出本質生命體"(註)

那麼: 我們似乎可以合乎邏輯的質疑: '死亡'  真的是生命的終結嗎???

註: 本段內容引用自網址https://city.udn.com/64290/3878105?tpno=0&cate_no=91296

                                      https://city.udn.com/64290/3886378?tpno=0&cate_no=0

p.s.本圖取材自網路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secp&aid=385930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晚安
2010/03/17 20:12

吉祥

這真是 最佳 題目

生死學

至今無人能解

或許 佛教有具體的答案

但不易見著 具體事證

謝謝好文

祝如意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玄宇居(julsecp) 於 2010-03-20 23:37 回覆:

是的

死亡之謎雖難解

但在人類鍥而不捨的鑽研以及近代發現超微粒子及量子的理論後

的確透出了微弱的曙光

或許 不久之後我們會找到答案的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