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5 18:45:56瀏覽115|回應0|推薦10 | |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 這本書像候鳥一樣停留在某一個我曾留鳥的地方,但我早已啟程了,而這書仍然在等待著我的「回家」。 如果不是為了拿書,這次我不會回去,也不會在轉身回到另一個「巢」時,遇到A君憶起我當時離開前的一些耳語、情景, 美國很遠吧!關於候鳥而言,美國並不遠,其實最遠的是人與人間心的距離。書中「飛得再遠,也會回去的地方,叫做家。」把家形容的很貼切,而我不在美國,我只是順著形容我消失去美國般言語,說出不得不告訴別人我在那裡的言語及善意的推辭。 我在我舊巢穴讀了「候鳥來的季節」這本書,以前我總在那個歐式風格大廳談公事或是閱讀,在離開前我特別賴在那個地方做了閱讀,一本書的五十頁我已放在心上了。 對於在書中的一開始的夢境場景敘述,一開始是連結到「貴子永遠」這本書,因為這兩本書都是從夢開始了序幕,但這本書在細膩筆觸下,傳達更深層而遠的目的與對立、價值。 對於本書主角家民在關渡生態保育員的工作及形容場景,我有總無法貼近的不真實,像是小說有種「虛」的感覺。 關於生態,對一個不常接近大自然的上班族而言,有一種不屬於「家」的感覺,那種距離是在你面前有些感動,但無法觸動到內心深處。 到候鳥回到新巢穴時,這本書在搖晃的行程裡,已經被我大略啃噬粗幹及結局了。但我仍停留在屬於小說裡挑骨頭的想法裡。 隔天,一大早我從河濱自行車道,在基隆河的右岸到關渡、淡水,其間經過自然公園、水鳥保護區…經過這一路的旅程後,我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書中的場景描述。 這是有了電影以後,才產生出電影小說,對於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來看這本小說,我本來以為會有些的不足,但就先看電影小說者而言,我卻覺得剛剛好,不用帶著對電影的觀感,來評論同樣故事內容,但截然不同的傳媒工具。 用一個最原始而空白的閱讀者來看這本小說,也許是最接近真實。這本小說在成為電影時,就已經經過議題及一些的角色、人物的設定。 家民、家雄、阮雲鳳的心裡都有著候鳥的心情,甚至連含櫻、幸梅都是另一種候鳥,他們都等著回去內心裡最真實而渴望的家。 所以我說:在羽翼下,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一個足印,等著我們自己去發掘自己的內心,而「候鳥來的季節」乙書,只是在引導讀者進入故事的角色裡,去感動或是去觸動個人內心世界裡屬於『家』的歸屬感覺。 為了完整一個家庭,他們即將失去彼此。 家庭總會傷人,親情卻將撫癒所有傷口。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