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令人感動的平凡---盧玉串師姊
2008/07/20 22:44:56瀏覽1335|回應1|推薦23

     每天清晨五點多,總會見到現年七十二歲的阿嬤級志工盧玉串,風雨無阻的出現在鹽埔環保場,動手將一包包的垃圾分類整理成為回收物資,為護持慈濟善盡一己之力。

     人稱阿玉師姊的盧女士,笑言自己每天三點多就起床,做完晨間運動就到環保場,在和其他志工們說笑聲中開始每一天。因為住家鄰近鹽埔聯絡處,「每天做環保兼運動,讓心情很輕鬆,身體也健康」阿玉師姊戴著斗笠、頭巾,熟練的進行分類,圓潤的身形略顯吃力的移動,胖胖的臉頰不停冒出汗珠,卻顧不得停下手邊的工作擦汗。

    「年輕時和先生投資養雞場經營失利,賠了不少錢 」四十歲時,衝勁十足的夫妻倆借錢設置的養雞場,剛開始還賺了些錢,預計可以很快清償負債,沒想到突如其來的雞瘟,不但賠光了養雞十年的獲利,也使家中經濟陷入絶境。阿玉師姊很快認清無法改變的事實坦然的面對挫折,一想到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的遭遇比自己更可憐,也經常聽說慈濟助人為善的義舉,阿玉師姊暗自在心中發願,只要有機會也要加入慈濟幫助別人。

       夫妻倆和一雙兒女的生活擔子,逼得盧師姊不得不暫時放下加入慈濟志工的心願,轉進工廠賣力工作,每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走過人生低潮的阿玉師姊,始終謹記當初萌生的善念,每當看到工廠裡有廢棄的電扇和鐵桶,總是想盡辦法載到慈濟回收,不曾興起賣錢補貼家用的私念。

      十多年的省吃減用的慘澹歲月,逐漸改善家境也蓋了新房子後,對於收集回收物更是全力以赴,就連到台北幫女兒帶孩子的期間,看到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也會送交慈濟整理。兩年多前回到鹽埔,才真正投身環保志工行列,當時就在鄭美人師姊家後院分類清理可用物資,「以前頂著風吹日曬在樹下做回收,下雨天穿著雨衣也在做,現在聯絡處的回收場有鐵皮屋,真正好很多呢!」

      前年和鄭美人師姊一起到大仁技術學院帶領學生回收資源,阿玉師姊覺得很歡喜,「我不識字,又年紀大,還能和大家一起教孩子做環保,心中很快樂。」剛開始有些學生認為花錢到學校唸書,不是來學做工的,可是在這群志工的用心帶領下,現在他們已經可以自己做得非常好了,去年更獲選為環保回收教學的示範學校。

      記得當時阿嬤志工鄭吳玉英委員,一語道盡大家戮力以赴的心聲:「剛接大仁回收工作被當作笑話,因為別人都說做不起來。可是孩子們都有善良的一面,當我向他們求助說『幫阿嬤提,好嗎?阿嬤提不動』,他們都會幫忙,雖然我不知道他們心中是否歡喜,但是做回收時,她們都阿嬤長、阿嬤短的一直問、一直做,就算自己親生的孩子、孫子,也沒有這麼聽話。做慈濟這麼久,這件事讓我最高興,比賺大錢還開心。做環保讓孩子們從心改變,學校有師生一萬三千多人,我們若是可以影響一千人就足夠了!」

      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響應回收就是行善救人。像是紙類回收可以減少砍伐樹木,就能減輕因水土保持不佳而引起的土石流災害;塑膠類的回收,也可以減少焚燒時產生的有毒氣體,節能減碳利人利己。何況回收物資所得,將提供大愛電視台製播優質節目,透過網路讓全球人收看,達到淨化人心的作用。回收架上「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標語,就是促使這群志工無怨無悔、持續投入的最佳動力了。    

     和許許多多的福田志工們一樣,盧玉串師姊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卻仍謙虛的表示自己是如此平凡,全因先生認同、家人成就,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全心投入,「還能做得動,就是福氣啊!」阿玉師姊幾句話輕輕帶過,卻在我們的心中久久迴盪。「真正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得少」,師姊不但努力做好社會的環保,也做好了內心的環保,難怪總是能輕鬆自在的隨遇而安。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candy&aid=1999622

 回應文章

Mahavaipulya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也曾讓無數雞禽因我送命
2009/06/01 00:59
也曾讓無數雞禽因我送命,回顧前塵,總以為是自己的三業所致。現在懺悔三惡,命也改了。
小魚媽媽(jscandy) 於 2009-06-01 12:08 回覆: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