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妹妹通電話﹐談完爸爸的病情﹐談最近彼此的近況。妹妹說她最近上 GoodTV,討論在災難中﹐如何陪伴受創兒走出傷痛﹐走出流淚谷﹐這是一個很需要讓大家關心的議題﹐尤其 921大地震, 88水災後﹐許多小孩不但失去父母﹐更失去熟悉的環境﹐居住的房子﹐他們是受重創的一群。如何陪伴受創兒走出傷痛? 很多人都想安慰他們﹐卻不知如何去作。妹妹告訴我﹐這段專訪在 YouTube上﹐掛斷電話﹐我趕忙上網觀賞 看完影片﹐頗有同感﹐如幾位來賓所言﹐在幫助受創者的過程中﹐有時安靜的陪伴﹐與他們感同身受﹐比有形的言語更重要。尤其當他們碰到生離死別﹐甚至看到死者大體﹐恐懼感揮之不去﹐無法解釋﹐他們對外人的安慰﹐反而會覺得你沒經歷過他們受過的痛﹐你不可能理解。 專訪中﹐妹妹提到文學治療﹐教輔導者可以鼓勵受創兒, 把對親人的思念用文字﹐繪畫表現出來﹐他們一宣泄出來﹐往往情緒會得到平靜﹐文字﹐繪畫就成為他們永遠的支持與安慰。我覺得這段話其實也適用於大人。人藏在心裡面的創傷總在尋找一個出口﹐這可能也是部落格這麼盛行的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