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6 11:52:10瀏覽4055|回應2|推薦0 | |
新店人的寶貝~好山好水(一) 碧潭 如要問起什麼是新店人心中的寶貝,那肯定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一定可以列出一長串名單,沒個準兒;但首推碧潭,相信會是眾議咸同。 提到新店,大部分人浮上腦海的印象就是碧潭吊橋和泛舟,沒錯,試想:在青山綠水環繞、清風徐來之際,無論漫步吊橋上或盪漾綠波間,都像人在圖畫中那般的詩情畫意,看人或讓人看,舒暢無比。而這樣的生活經驗,恐怕也是許多人曾經走過、共同擁有的美好回憶吧。 碧潭吊橋造型優美,如長虹凌空橫跨,和國道三號大拱橋、碧潭大橋,是難得一見的三橋匯集景觀,西岸石壁陡峭,潭面遊船如織,彼此襯托輝映,相互成趣,風光美景引人入勝,自然是新店無庸置疑的地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吊橋雖係日治時期所建,卻是由新店庄助役賴雲爭取興建、台北州技手江石定設計的;於1937年完工啟用,長200公尺、寬3.5公尺、橋柱高20公尺,橋柱底座用鎢鋼球承重並紓解橋面扭力,為當時創新的工程設計。 碧潭風情一直是詩人墨客流連所在,多少風流韻事流傳,「台灣通史」作者連橫的寫景詩:「大橋千尺枕江流,畫舫笙歌古渡頭。隔岸素馨花似雪,香風吹上水邊樓。」就很傳神地留下當年的盛事。吊橋西岸碧亭邊岩壁上斗大的「碧潭」兩字,是孫科所寫; 橋頭不太顯眼處有一石碣,是板橋林家子孫林爾嘉為抗拒日本統治,避往廈門50年,光復後返台重遊碧潭時,所寫抒情詩:「一潭水色共長天,僂指前遊五十年,風景蒼茫人老大,慰情舉目卻依然。」每次經過,都刻意往前去看看,這首小詩最能引起我共鳴。 早年先民溯溪移墾,披荊斬棘;郭錫瑠散盡家財,開鑿瑠公圳灌溉台北盆地松山錫口一帶,血淚斑斑,讓人緬懷。連橫另一首「竹枝詞」:「春水初添新店溪,溪流停蓄綠玻璃,香魚上釣剛三寸,斗酒雙柑去聽鸝。」記載了那時候溪畔居民烤魚、飲酒的家常生活;日本人則忘情山水,月下盪舟、喝酒作樂,留下只成追憶的香魚季文化。這些歷史舞台上演的戲碼俱往矣,而列為台灣十二勝景的青山綠水依舊在,今日仍然是人們喜愛流連的風景名勝。 碧潭東岸有獅頭山,西岸有和美山,登山健行,難度不高,兼可從山上俯瞰湖光山色,是許多新店人的最愛。 當然別忘了還有碩果僅存的新店渡,搭個船過溪去,就可漫步於灣潭綠竹林間,信步往海會寺走,也是新店人喜愛的選項之一。 週末假日遊客驟增,摩肩接腫,也只有耐著性子亦步亦趨,可別壞了自己的遊興。不過,近年自行車運動風行,沿溪腳踏車道四通八達,從碧潭出發,可沿新店溪向北延伸到淡水,也可跨過秀朗橋往中、永和、板橋方向漫遊,因而分散了部分遊客,可也吸引諸多騎士過客前來一遊。 從過去到現在,新店的好山好水一直就是新店人心目中的寶貝,朝朝暮暮盤桓的後花園。可惜近年來冒出多棟高樓,硬是遮蔽了風景視野,尤其是美河市,在捷運公司徵收供建設捷運路線的地基上,居然沿線綿延蓋出十幾棟高聳大樓,更像是一堵高牆,無情地剝奪了許多新店人原本出門就能欣賞美麗山水的原貌,可真是名符其實的殺風景!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