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同學遊陽明山國家公園、林語堂故居記
2015/01/25 12:42:14瀏覽1037|回應0|推薦7

    

    這回(12/18)老同學健行輪由方兄召集,以參觀林語堂故居為重點,但先在捷運劍潭站會合,搭公車上陽明山國家公園,讓大家重溫這座眾人頗為熟悉的台北後花園。很難得的,羅大嫂也同行,她對植物滿在行的,適時為大家介紹解說,更豐富了這趟知性行程。

    陽明山公園是台北市的後花園,每年春天的花季都吸引滿山人潮,為全國最知名的賞花處所之一,塞車湊熱鬧去賞花,相信是許多人有過的共同經驗。其實,陽明山樹木參天、滿眼青翠,只要非假日、不在花季期間前往,少了人潮擁擠、人聲喧嘩,能悠閒安靜地享受森林浴,才是遊陽明山最美的時光。

    巨型花鐘青草底座綠意盎然,彷彿更出色了;山坡上辛亥光復樓年代久了,仍然古色古香,蔣公親筆「辛亥光復」,揭示踵武辛亥革命的宏願,卻是壯志未酬,徒留遺憾。聽泉亭旁那棵百年無患子老樹華蓋亭亭,依然挺拔。我們在樹蔭下小歇,吞吐盡是芬多精、負離子,舒暢寫意極了。

    之後轉往陽明山腰的林語堂故居,先用完午餐,再由志工導覽參觀。這座融合中式四合院、西班牙式拱門迴廊、藍瓦白牆的典雅建築,是林先生親自設計,於民國55年完工,因為此地貌似福建龍溪故鄉的山景、可以聽到親切的閩南話,故選擇作為生前最後定居的住所,是非常傳統的落葉歸根想法。

    中庭透天,愛竹、愛石的林先生刻意在一角以翠竹、楓香、蒼蕨、藤籮等植物與石頭造型,營造觀賞魚池,池中錦鯉悠游,抬眼天光、藍瓦、白牆、楓紅爭寵,是進門最引人注目的小天地。在此住了十年,他形容這座住所是「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有幸於午後來遊,拋開俗物,就只是靜靜地凝視優美情境,也深有同感─ 不亦快哉。

    導覽志工穿着秀氣飄逸,像是從「人間四月天」那齣戲裡走出來的,她引領著大家重新認識「幽默大師」的「有不為齋」。陽台攬景是另一處迷人的地方,據說,林先生晚飯後最喜歡坐在陽台藤椅上,口含煙斗,欣賞觀音山夕照及山腳下天母華燈初上的點點燈火;如今,他長眠於故居後園,斯情斯景永遠伴隨左右,死而有知,亦當滿意吧,若是還有遺憾,那就是夫人未能陪伴在側了。

    台北市政府為紀念林先生的文學成就,並獲得林夫人廖翠鳳女士捐贈其藏書、著作、手稿及遺物,乃於民國745月在其舊居成立「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台北市文化局成立後,擴充原有圖書館功能,成為目前結合名人故居、文學生活館及餐飲休憩的多元化經營樣貌,而於民國91326全新開館。所以,書房裡的擺設完全如同其生前,書桌彷彿還在使用中,一抬頭,庭園景觀躍入眼中;林先生是傳統讀書人的典型,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君子,另一邊窗台上掛著一幅對聯:「文如秋水波濤靜,品似春山蘊藉深」,當是他喜歡或是嚮往的境界吧,如今看來恰好也是他一生最好的寫照吧。

    最喜歡他設計的餐桌椅,合乎人體工學不說,每一把椅背上都有「鳳」字,林先生以此表達愛意,也彰顯出鶼鰈情深的意境。林夫人起初雖然不是他的首選,但之後的人生際遇諒想會讓許多女性同胞羨煞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20437947